一种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7376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混合、加药、絮凝、过滤、消毒于一体的整体式的水净化处理装置,将加药混合过的待处理水在连续作业的由管道集结构成的絮凝装置中进行絮凝生成处理,再经过滤器、消毒装置过滤消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所需设备体积小,水处理能力和效率高,剂用量小,处理成本较低,且水处理质量高。(*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gral set of dosing, mixing, flocculation, filtration, disinfection in one of the water purifying device, flocculation generated by flocculation device pipeline collective structure will have chemical mixing water to be treated in continuous operation, through the filter, filtration and disinfection disinfection devic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equipment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size, high water treatment capacity and efficiency, small agent dosage, low processing cost, and high water treatment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整体式的水净化处理装置。现使用的整体式水净化装置由机架、泵、加药装置、混合装置,絮凝沉淀筒、过滤器等组成。工作时,泵将待处理水抽至装置内,加药装置将絮凝剂注入混合装置中与水充分混合,混合过的水进入絮凝沉淀筒内进行絮凝沉淀,絮凝沉淀处理过的水再进入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再由加药装置注入消毒剂进行消毒。该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1.需要一个体积较大的絮凝沉淀筒,因而装置体积大,制造成本较高,装置移动性较差;2.水处理能力较低;3.需使用较大量的絮凝剂,处理成本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净化装置,使装置的体积更小,可实现装置的方便移动,并使装置能连续不断对水进行处理,提高水处理能力和效率并降低水处理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净化装置,包括机架、泵、加药装置、混合装置、过滤器,所说的混合装置与过滤器之间联接有一絮凝装置,所说絮凝装置由一管道集结构成。所说的管道为一圆管。所说的絮凝装置由管道缠绕于一筒套架体上构成。所说的管道缠绕于筒套架体上3层至7层。所说的过滤器设置在筒套架体内部。所说的管道为塑铝管。所说的加药装置有三个独立的贮剂室,每一贮剂室分别装有一计量泵。所说的过滤器顶部有一插入滤层的管道,该管道与空压机联接,底部设有一污水出口和一水进口,顶部设有一过滤水出口和一清洗水进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水净化装置具有如下的优点1.因采用结构紧密体积较小的絮凝装置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体积较大絮凝沉淀筒,故装置整体结构紧凑、体积相对较小,易于实现移动化,特别适用于野外的需要;2.能对水作连续净化处理,水处理能力及效率较高;3.可大大降低絮凝剂的使用量,使处理成本降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水净化方法步骤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水净化装置水流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水净化装置主视图(去除面板);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水净化装置侧视图(去除加药装置、面板);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水净化装置俯视图(去除面板);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水净化装置中絮凝装置主视半剖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水净化装置中絮凝装置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水净化装置中过滤器主视剖面图。本技术提供的水净化装置由机架1、泵2、加药装置3、混合装置4、絮凝装置5、过滤器6、空压机7、活性炭过滤器8、紫外线消毒器9;电气控制装置等组成,上述装置均安装在机架上成一整体,以便于移动。加药装置上设有三个各自独立的贮剂室,分别装有氯制剂、絮凝剂、PH值调节剂,每一贮剂室装有一计量泵10、11、12,其中装有氯制剂、PH值调节剂的贮剂室分别通过计量泵与混合装置管道联接,泵、混合装置、絮凝装置、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紫外线消毒器则依次管道联接,空压机则与过滤器的顶部联接,用于对过滤器进行空气反冲再生清理。其中絮凝装置由一管道13集结构成,为使絮凝装置结构紧凑,可使用如塑铝管一类的软质圆管,将其缠绕于一筒套架体14上构成,管道一般缠绕3至7层,以保证管道的长度。管道的总长度由水流速度、处理设计能力等决定,其最终目的是让水在其中流经的时间应保证达到水絮凝所需的充分时间。为使装置结构更紧凑,将筒套架体的内径制作得大于过滤器的外径,这样,过滤器可直接放置在筒套架体内部,从外形上看,过滤器与絮凝装置成一整体。过滤器采用可反冲再生的滤料过滤器,顶部中心插入滤料20的管道15直接与空压机联接,底部出口为反冲污水出口16,17为水进口,18为过滤水出口,19为清冼水进口。本技术提供的装置工作过程和原理如下首先泵将待处理水抽至混合装置内,然后根据待处理水质情况由计量泵将加药装置中的絮凝剂和PH值调节剂按适当的量注入混合装置中,经过充分混合,絮凝剂及PH值调节剂中的水解物进入水中,使水中胶体物、悬浮物等脱稳析出并形成微絮体,之后进入絮凝装置的长管道,在流经的过程中絮凝剂水解物与水中胶体物质、悬浮物质等进一步充分反应生成微絮体,同时微絮体相互碰撞凝结成较大的颗粒絮状物质,保持一定的尺度、密度和抗剪切强度,然后水流入过滤器中进行过滤,过滤器中的滤层材料将水中絮凝生成的颗粒状物质滤除,使水得到净化,过滤后的水再进入活性炭过滤器作进一步过滤,利用活性炭的特性将水中的异味、色素及藻类等杂质去除,之后再对水进行消毒处理,装置中备有两种消毒处理系统,一为紫外线照射杀菌消毒,由常规的紫外线灯管组成的消毒器实施,另一为氯消毒,可视情况由计量泵将加药装置中的氯制剂注入管道中实施;在紧急供水情况下,仅采用紫外线照射杀菌消毒即可。过滤器的反冲清洗过程如下使用一段时间后,随着滤料中的杂质增强,过滤压力逐渐增多,当达到一定的值时,开始自动执行反冲洗再生程序,或根据时间自由设定或采用手动方式来执行反冲洗再生程序,反冲时,先通过空压机将压缩空气从管道吹入滤料内部并持续一段时间,吹走吸附在滤料上的杂质,并从污水出口处排出,当滤料杂质吹走后,从顶部清洗水进口注进水对滤料进行反冲洗,持续一段时间,直到将滤层中的杂质彻底从污水出口排出,采用此气水反冲合洗,清洗快,水耗少,过滤效果好。权利要求1.一种水净化装置,包括机架、泵、加药装置、混合装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混合装置与过滤器之间联接有一絮凝装置,所说絮凝装置由一管道集结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管道为一圆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絮凝装置由管道缠绕于一筒套架体上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管道缠绕于筒套架体上3层至7层。5.根据权求要求3所述的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过滤器设置在筒套架体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管道为塑铝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加药装置设有三个独立的贮剂室,每一贮剂室分别装有一计量泵。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过滤器顶部有一插入滤层的管道,该管道与空压机联接,底部设有一污水出口和一水进口,顶部设有一过滤水出口和一清水进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混合、加药、絮凝、过滤、消毒于一体的整体式的水净化处理装置,将加药混合过的待处理水在连续作业的由管道集结构成的絮凝装置中进行絮凝生成处理,再经过滤器、消毒装置过滤消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装置所需设备体积小,水处理能力和效率高,剂用量小,处理成本较低,且水处理质量高。文档编号C02F1/52GK2428478SQ00220129公开日2001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郝波, 朱华东, 吕伟清, 陈海忠, 刘丰, 张素玲 申请人:溧阳正昌菲利浦净化水处理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净化装置,包括机架、泵、加药装置、混合装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混合装置与过滤器之间联接有一絮凝装置,所说絮凝装置由一管道集结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波朱华东吕伟清陈海忠刘丰张素玲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正昌菲利浦净化水处理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