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4245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进行固液分离的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适宜对动荡水体进行处理的装置。本装置由薄壁外桶和置于外桶内的沉淀物收集器组成,外桶上开有入水口,沉淀物收集器连接有提升缆,外桶放入污水中并加入絮凝剂,桶内形成较平稳的状态,有利于污物沉积在收集器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不耗费电力,适宜在动荡水体中使用,大大减少治污费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进行固液分离的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适宜对动荡水体进行处理的装置。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在液、固分离时多采取过滤或离心分离,由于沉淀物要阻塞滤网,因此过滤时间需要较长,设备也比较复杂,耗电较多,设备的制造成本较高,污水的治理费用也较高,特别是对于动荡水体,如江、河、湖泊的治理现有装置更显得效果差,费用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不耗费电力,适宜在动荡水体中使用,大大减少治污费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装置主要由薄壁外桶和置于外桶内的沉淀物收集器组成,外桶上开有入水口,沉淀物收集器连接有提升缆。使用时,将其放入污染的水体中,桶的上边缘位于水面上,在外桶的内部可形成了一个相对平稳的环境,往桶内加入絮凝剂后才有利于大团的沉淀物形成,隔一定时间上拉提升缆,将收集器取出,把其中的污物排出。下面,依照说明书附图提供的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对其结构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壁进水式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部进水式装置示意图。参见各图,本装置由薄壁外桶1和置于外桶1内的沉淀物收集器2组成,外桶1可采用圆柱体或多边形柱体,收集器2可以是一刚性的盘状器皿或是柔性的滤袋,其口径略小于外桶。外桶1上开有入水口3,其位置可设在外桶1的侧壁,侧壁上装有与入水口3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封闭板4,当处理前打开封闭板4放入污水,处理时则关闭保持内部水体平稳(见图1);入水口3也可位于外桶1的底面,这时当收集器2被提出外桶1时,污水与处理过的水才发生交换(见图2)。沉淀物收集器2的边缘平衡地连接有提升缆5,提升缆的另一端位于桶外。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看,本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在使用时不用耗费电力,因此可大大减少治污费用;外桶采用薄壁桶体,可在桶内造成平稳的水体,有利于凝结的污物沉淀,适宜在江、河、湖泊进行大规模污染治理。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由薄壁外桶和置于外桶内的沉淀物收集器组成,外桶上开有入水口,沉淀物收集器连接有提升缆。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入水口位于外桶的侧壁,侧壁上装有与入水口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封闭板。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入水口位于外桶的底面。专利摘要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本技术属于进行固液分离的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适宜对动荡水体进行处理的装置。本装置由薄壁外桶和置于外桶内的沉淀物收集器组成,外桶上开有入水口,沉淀物收集器连接有提升缆,外桶放入污水中并加入絮凝剂,桶内形成较平稳的状态,有利于污物沉积在收集器中。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不耗费电力,适宜在动荡水体中使用,大大减少治污费用。文档编号C02F1/52GK2416094SQ00222359公开日2001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1日专利技术者邹开顺, 赵波 申请人: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由薄壁外桶和置于外桶内的沉淀物收集器组成,外桶上开有入水口,沉淀物收集器连接有提升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开顺赵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