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含葡萄糖的电解质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570466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6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不含葡萄糖的新电解质注射液涉及化学药物的技术领域,是根据创伤、手术后患者的病理、临床体征以及机体代谢反应的基本特征,采用等渗性脱水的补液治疗所需的常量元素钠、钾、镁、钙、氯和微量元素锌的无机盐以及代表性的纠酸药物进行组方,其溶液中的无机盐离子的浓度与人血液正常浓度一致,pH值更接近人血液的正常pH。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解质注射液临床用于维持创伤与手术后患者的水与电解质平衡、改善循环容量、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对稳定细胞内环境、保障重要生命器官的生理功能、维持生命,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Na+、K+、Mg2+、Ca2+、Zn2+、Cl-和纠酸药物,而不含糖类的电解质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是根据创伤、手术后患者的病理、临床体征、机体代谢反应的基本特点,补充机体生理所必需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与纠酸药物,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恢复循环容量、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防止因输入葡萄糖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技术介绍
临床上的补液治疗主要是补充晶体溶液与胶体溶液。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微创手术的普及,手术引起的失血量越来越少,大部分的手术能控制血红蛋白浓度大于60g/L,失血量小于总血量的20%,因此,几乎都不需要输血;同时对循环容量严重不足的病人可采取输全血、成分输血,除非战争等造成大量人员出现创伤、烧伤需要大量使用胶体溶液补充库血不足的情况外,以补充循环容量为目的的胶体溶液在临床上应用量相对较小,而用于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晶体溶液临床用量十分巨大。水、电解质的平衡是机体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内环境,也是维持生命及各脏器生理功能的必备条件。文献报导创伤、手术后期病人死亡几乎都是由于全身器官反应综合症(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这一共同途径引起,而MODS的病因之一是细胞内环境的改变,因此对创伤、手术患者使用晶体溶液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与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在临床上愈来愈受到重视,其用量越来越大。目前很多晶体溶液的处方未考虑到创伤、手术后的机体代谢反应的基本特征,以及无机盐在r>体内的动态变化等,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有的晶体溶液不仅不能维持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反而对细胞的内环境有破坏作用。目前晶体溶液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晶体溶液中所含无机盐的成分不全,如有的缺钙,有的缺镁,普遍缺锌,达不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补液与纠正酸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目的。人体含钙、磷、钠、钾、氯、镁、硫七种常量元素以及碘、锌、硒、铜、钼、铬、氟、铁八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因微量元素在细胞外液含量极微,主要分布于组织、肌肉,随体液流失的量很少,并在体内存在“贮库”,因此除锌外其它微量元素在较短时间内不需要由晶体溶液进行补充。锌在血液的含量较少,细胞外液中的锌可与创伤、手术后的机体高代谢反应产生的3-甲基组氨酸形成复合物从肾脏排出,使细胞外液的锌流失。而锌在体内起重要的催化与调节作用,体内有近百种酶依赖锌的催化,其中体内参与酸碱平衡调节的重要物质——碳酸酐酶就依赖锌的催化。细胞外液中H2CO3分解为CO2需要碳酸酐酶的催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含碳酸酐酶,能催化CO2与H2O生成HCO3-而回收NaHCO3;红细胞内含有碳酸酐酶,对红细胞运输O2与CO2起重要作用;另外锌流失后碳酸酐酶受抑制,则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泌H+作用大大减弱,H+-Na+交换减少,而K+-Na+交换增加,可引起低血钾;因此理想的晶体溶液应含有锌的无机盐。创伤、手术后的机体高代谢反应在体内产生过量的SO42-与H2PO4-,故硫与磷元素不需补充;同时细胞外液SO42-与H2PO4-浓度的升高,则细胞外液的Ca2+浓度必然减少,因此应补充Ca2+以维持血液钙磷浓度的平衡。主要以肾排泄的钠、钾、镁、氯离子,可随体液的流失而排泄,故应补充。综上述分析,理想的晶体溶液应含有钠、钾、镁、钙、锌与氯离子。(二)晶体溶液中无机盐离子的浓度不在人血液的正常离子浓度范围之内,可引起新的电解质失衡。创伤、手术后机体细胞外液各无机盐离子的浓度因个体差异、创伤严重程度、体液丢失量等不同而不同,临床上无法进行个体化有针对性的补充。同时如果补充电解质不当,可能由一种电解质失衡转化为另一种电解质失衡,进一步造成细胞内环境的紊乱,如血液中磷高则钙低、钙高则磷低,体内钙镁存在竞争性拮抗作用,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存在H+-K+-Na+交换,红细胞存在Cl-与HCO3-交换等。无论情况多复杂,将晶体溶液中的无机离子浓度设计与人血液正常浓度相一致,不失为最安全而比较有效的方法。因此理想的晶体溶液所含的无机盐类离子的浓度应在正常人血液的离子浓度范围之内。目前大部分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都存在与正常人血液无机盐离子浓度不一致的问题。近来国外有部分电解质注射液停止上市,可能与此有关。(三)晶体溶液的组方不合理,缺乏科学依据1、用于围术期补液治疗的处方中含有葡萄糖,无论其用量多少,只能是加重已有高血糖症状,并不能满足机体的能量消耗,反而引起渗透性利尿,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并加重机体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状态,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升高。2、处方中采用乳酸钠作为代谢性酸中毒的纠酸药物,当机体严重缺氧时,体内乳酸堆积,反而加重代谢性酸中毒;同时对临床以乳酸浓度作为监测机体组织代谢情况的指标有干扰。3、处方中采用碳酸氢钠作为代谢性酸中毒的纠酸药物,碳酸氢钠在血液中和酸性物质时生成大量二氧化碳,输入大量含碳酸氢钠的晶体溶液,因患者处于麻醉或休克状态的通气量不足可引起高碳酸血症,加重呼吸性酸中毒;同时碳酸氢钠在血液直接中和酸性物质,急剧升高血液pH值,造成代谢性碱中毒,引起低钾血症;碳酸氢钠在细胞间液直接中和酸性物质,使细胞间液的pH值升高,造成氧解离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不利于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氧,可加重组织缺氧。(四)晶体溶液pH值不合理,pH值过低,正常人输入后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临床上将血液的pH<7.35、[HCO3--]低于22mmol/L、BE<-3mmol/L作为代谢性酸中毒的诊断标准,现以正常人的体重60kg、血浆约3L、血浆的HCO3--浓度为27mmol/L、血浆的H2CO3为1.35mmol/L、输入等渗性晶体溶液约有20%留存在血管内为基础,按Hendeson-Hao-Selbalch公式pH=pKa+log{[HCO3-]/[H2CO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含葡萄糖的新电解质注射液,包含Na+、K+、Mg2+、Ca2+、Zn2+、Cl‑和纠酸药物,且不含葡萄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含葡萄糖的新电解质注射液,包含Na+、K+、Mg2+、Ca2+、Zn2+、Cl-和纠酸药物,且
不含葡萄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注射液为晶体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的pH值为7.1~7.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注射液中各离子含
量:
Na+:135~145mmol/L;
K+:3.5~5.0mmol/L;
Mg2+:0.65~1.5mmol/L;
Ca2+:2.25~2.75mmol/L;
Zn2+:16~30.6μmol/L;
Cl-:97~110mmol/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纠酸药物为醋酸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解质注射液,其特征在于:醋酸钠的浓度为25~27m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注射液,其特征在于:含有用于提供Na+的氯化钠、醋酸
钠、葡萄糖酸钠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安德张奇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利星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