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590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电解模式下可除去附着在阴极上的水垢而不会导致构成阳极的电极劣化的电解处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解处理装置具有:第一主电极(3)、第二主电极(4)、辅助电极(5)、和调控向这些电极进行通电的调控机构C,调控机构C包括如下模式:将第一主电极(3)作为阳极并且将第二主电极(4)作为阴极而对被处理水进行电化学处理的电解模式、将第二主电极(4)作为阳极并且将辅助电极(5)作为阴极而除去附着在第二主电极(4)的水垢的第二主电极水垢除去模式、将辅助电极(5)作为阳极并且将第二主电极(4)作为阴极而除去附着在辅助电极(5)的水垢的辅助电极水垢除去模式。

Electrolytic treatment uni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olytic treatment device capable of removing a scale adhering to a cathode without causing an electrode deterioration of an anode in an electrolytic mode. Electrolytic processing devic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a first main electrode (3), second (4) main electrode and auxiliary electrode (5), and control electricity regulator C to the electrode regulator C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odes: the first main electrode (3) as the anode and second main electrodes (4 to be used as the cathode) treated water electrolysis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mode, the second main electrode (4) as the anode and the auxiliary electrode (5) as the cathode and remove attached to the second main electrode (4) the second main electrode scale scale removal mode, the auxiliary electrode (5) as the anode and the second main electrode (4) as the cathode and remove attached to the auxiliary electrode (5) auxiliary electrode scale scale removal m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劲置,特别涉及可有效除去将自来水作为被处理水时生成的并附着到阴极结 构电极上的水垢的电解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公开有如下离子水生成装置至少将一对电解用电极浸渍于水 中,通过在它们之间设置隔膜并对电极间进行通电,从而将水电解而生成 碱性离子水或酸性离子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除此之外,也公开有如 下电解处理装置利用电化学方法对作为被处理水并至少含有氯化物离子 的自来水等进行处理,例如至少将一对电极浸渍于上述被处理水中并对电 极间通电而进行电解处理,从而在被处理水中生成次氯酸或臭氧等(例如参 照专利文献2)。由于在被电解处理的自来水中含有4丐离子或镁离子,故因对电极间进 行通电而在构成阴极的电极表面附着以这些钙离子或镁离子为主要成分的 水垢。若该水垢随析出而生长,则将导致构成阴极的电极表面被水垢覆盖, 从而存在作为电极而发挥作用的面积变小、电解效率降低的问题。并且, 在电极配置成电极间的距离比较近时,因形成于该电极间的水祐的堆积, 故也产生被处理水的流路被堵塞、难以生成电解水的问题。因此, 一般来说,每进行一定时间的电解处理,通过切换电极的极性, 除去附着在构成阴极的电极表面的水垢。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6 - 16598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 - 24943号公报另一方面,作为电解水生成装置所使用的电极,开发出具有各种功能 的电极,例如,作为表示具有臭氧生成能力高这种性质的电极,开发出在 作为催化剂而起作用的表面层包含以氧化钽等电介质为主要成分的电极。 在电解水生成装置中,对该电极施加正电位,另一方面,对由不溶性金属 构成的电极施加负电位,从而对自来水等被处理水进行电化学处理。由此, 利用构成具有催化功能的表面层的电极即阳极,可高效率地生成臭氧。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若通过切换它们的极性而除去构成阴极的不溶 性电极的水垢,则因形成有具有催化功能的表面层的电极成为阴极,会导 致以电介质为主要成分的表面层被破坏而变脆,表面层的剥离变得显著。因此,导致存在如下问题形成有该表面层的电极的耐久性显著下降,正 常电解时的臭氧生成功能显著降低。因此,需要一种不用将该电极作为阴极而在电解时可除去附着在另一 电极表面的水垢的方法。作为该方法,可考虑使用试剂的酸清洗或物理的 水垢除去方法。但是,此时存在试剂管理或系统变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现有的技术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电解 模式下可除去附着在阴极的水垢而不会导致构成阳极的电极发生劣化的电 解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电解处理装置,具有第一主电极、第二主电极、辅助电极、 以及调控向上述这些电极进行通电的调控机构,所述第一主电极是因作为 阴极使用而被劣化的电极,所述调控机构包括如下模式电解模式,将所述第一主电极作为阳极,将所述第二主电极作为阴极, 并对被处理水进行电化学处理;第二主电极水垢除去模式,将所述第二主电极作为阳极,将所述辅助 电极作为阴极,由此除去附着在第二主电极上的水垢;辅助电极水垢除去模式,将所述辅助电极作为阳极,将所述第二主电 极作为阴极,由此除去附着在辅助电极上的水垢。第二方面专利技术的电解处理装置,在第一方面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第二主电极水垢除去模式下,与第二主电极相比,在第一主电 极中通过更小的阳极电流。第三方面专利技术的电解处理装置,在第一方面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 于,在辅助电极水垢除去模式下,与辅助电极相比,在第一主电极中通过 更小的阳极电流。第四方面专利技术的电解处理装置,在第一方面到第三方面任一方面的发 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电极配置于该第一主电极和辅助电 极之间。第五方面专利技术的电解处理装置,在第一方面 第四方面中任一项专利技术 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相比第一主电极和第二主电极,所述辅助电极对 电解有贡献的面积更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解处理装置,在电解模式中可以除去附着在阴极上的 水垢,不会使构成阳极的电极劣化。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解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电解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电解处理装置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3是第一主电极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表示第一主电极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作为其他实施例的电解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表示电解处理装置在电解模式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电解处理装置在第二主电极水垢除去模式状态下的结构示 意图8是调控部的电路^f医图9是表示电解模式及第二主电极水垢除去模式时第一电源的电压变 化的图IO是表示试验结果的图11是表示电解处理装置在辅助电极水垢除去模式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表示实施例2的电解处理装置在电解模式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13是表示实施例2的电解处理装置在第二主电极水垢除去模式状态 下的结构示意图14是表示实施例2的电解处理装置在辅助电极水垢除去模式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c调控部(调控机构) 2 处理槽 4 第二主电冲及 6 A 流入侧4矣头 13 表面层1、 15 电解处理装置3 第一主电极 5 辅助电极 7 A流出侧4妾头 17、 18 电源19、 22、 23、 25、 26、 27 转换开关20 调4空面4反21 电压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解处理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解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电解处理装置1的结 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电解处理装置1的示意性的立体图,图3是第一 主电极3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表示第一主电极3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作为其他实施例的电解处理装置15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表示电解 处理装置1在电解模式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表示电解处理装置1 在第二主电极水垢除去模式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ll是表示电解处理装 置1在辅助电极水垢除去模式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电解处理装置1安装于流通作为被处理水例如自来水的 自来水管道中,其结构为具有与该自来水管道的流通方向平行地延伸而 构成的处理槽2、第一主电极3、第二主电极4、辅助电极5以及调控部(调 控机构)C。处理槽2由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容器构成,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 为越往前端越窄的形状,在该端部形成有开口,用于流通被处理水。在一 侧的开口形成有连接;陂处理水的流入侧自来水管的流入侧接头6A,在另一 侧的开口形成有连接被处理水的流出侧自来水管的流出侧接头7A。由此, 通过在各接头6A、 7A分别连接自来水管,形成在处理槽2内流通作为被处 理水的自来水的结构。另外,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处理槽2内的一个壁面,设置有沿长度方 向延伸而形成的第一主电极3,并且,在另一壁面设置有同样地沿长度方向 延伸而形成的第二主电极4。在这些第一主电极3和第二主电极4之间,设 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而形成的辅助电极5。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辅助电 极5配置于第一主电极3和第二主电极4之间且相比第一主电才及3和第二 主电极4的中间位置更靠近第二主电极4侧。在本实施例的电解处理装置1中,从耗电量和温度上升的观点来看, 为了维持低电压,第一主电极3和第二主电极4之间的电极间距离优选非 常小,但为了避免因构成阴极的电极(此时为第二主电极4)上附着的水垢而 引起短路,设为例如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主电极、第二主电极、辅助电极、以及调控向上述这些电极进行通电的调控机构,其中,所述第一主电极是因作为阴极使用而被劣化的电极, 所述调控机构包括如下模式: 电解模式,将所述第一主电极作为阳极,将所述第二主电极作为阴极,并对被处理水进行电化学处理; 第二主电极水垢除去模式,将所述第二主电极作为阳极,将所述辅助电极作为阴极,由此除去附着在第二主电极上的水垢; 辅助电极水垢除去模式,将所述辅助电极作为阳极,将所述第二主电极作为阴极,由此除去附着在辅助电极上的水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塚健太关根宽直小泉友人池松峰男井关正博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