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尾矿尾泥处理的浓缩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4711 阅读:3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尾矿尾泥处理的浓缩池,包括支撑柱、浓缩池体、出口阀门和稳流桶,在浓缩池中设有中心立柱和集泥盆,在浓缩池体的上端面设有溢流沿、溢流槽和环形导轨,在浓缩池体的外端面设有故障阀和排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企业产生的尾泥经稳流桶流入浓缩池,以防止浓缩池里表层的净水再次搅浑,尾泥在集泥盆内沉淀可通过出口阀门排出,溢流沿和溢流槽能实现净水二次利用,设有故障阀能方便在浓缩池故障时快速放水修复。在浓缩池体的上端面设有的环形导轨,使得刮泥装置的转轮运行时更稳,同时增大集泥盆的倾角,使集泥盆中排出的泥浆浓度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得浓缩池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寿命长,能有效的将尾泥液中的固体物与水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尾矿尾泥处理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尾矿尾泥处 理的浓縮池。
技术介绍
目前,工矿企业产生尾矿浆体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是一项非常重要 的技术课题,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然而, 常规对尾矿尾泥的处理方式是修建尾矿库,尾矿库通常采用拦截谷口 或围地筑坝的方式建成,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存 在溃坝危险,尾矿一旦失事,将会给工农业生产及下游人民财产造成 巨大的灾害和损失。据我国有关部门统计的数字,我国现有尾矿已占地约3000km2 ,这对像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来说是非常不利 的,尾矿如不及时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农田和林业用地,而且经风吹 雨淋会对空气、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破坏周围的自然环境,对人类产 生很大的危害。因此积极开展对尾矿的处理研究,不仅可以避免以上 情况,而且可以通过制得产品,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也有 人采用浓縮池收集尾泥技术,但因尾矿浆体的处理设备和^^縮池的设 计不尽合理,浓縮池呈锥形,浓縮后泥浆容易在池的边缘带形成沉淀, 并凝结,因此不容易清理。且在泥浆入池后,没有收集措施,没有做 到合理的利用能源且运行成本较高,从而无法得到推广使用,因此需 要提供一种分离浓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且适于各种选矿厂、选 煤厂及电厂处理浆状尾料的尾矿尾泥处理的浓縮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尾 矿尾泥处理的浓縮池,结构简单、造价低、效率高,便于收集尾泥。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 用于尾矿尾泥处理的浓縮池,包括支撑柱、浓縮池体、出口阀门及设 置在浓縮池内的刮泥装置和稳流桶,在浓縮池中设有中心立柱,中心 立柱的顶端高于浓縮池体,底端设置在浓縮池的底座上,在浓縮池底 部的一侧设有一个集泥盆,集泥盆呈漏斗状,出口阀门设置在集泥盆 的下部,在浓縮池体的上端面设有溢流沿、溢流槽和环形导轨,在浓 縮池体的一个外端面上还设有故障阀和排水管。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溢流槽与排水管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故障阀与排水管为一体结构。本专利技术,在浓縮池中部设有稳流桶,其作用是防止流进的尾矿浆 体把浓縮池里沉淀后表层的净水再次搅浑;在上部设有溢流沿和溢流 槽,溢流槽与排水管相通,能实现净水的二次利用;在浓缩池体的一 个外端面上还设有故障阀和排水管,当浓縮池出现故障时便于快速放 水修复;在浓縮池体的上部设有的环形导轨,方便于刮泥装置上的转 轮沿导轨运行时更稳;同时增大了浓縮池底部集泥盆的倾角,使底部 排出的尾泥浓度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得浓縮池结构简单、造价低、使 用寿命长,能有效的将尾泥液中的固体物与水分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加大了浓縮池底部的集泥盆的倾角,排出的泥浆浓度重量比为50%—70%,能有效的将浓縮池中的固体物与水分离。2、 在浓縮池中部设置稳流桶,有效的防止了沉淀后的净水再次 搅浑。3、 在浓縮池体的上端面设有溢流沿、溢流槽,能实现净水二次 利用。4、 在浓縮池的一个外端面上设有故障阀和排水管,便于浓縮池 出现故障时快速放水修复。5、 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支撑柱,2、浓縮池体,3、出口阀门,4、稳流桶, 5、中心立柱,6、集泥盆,7、溢流沿,8、溢流槽,9、环形导轨, 10、故障阀,11、排水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用于尾矿尾泥处理的浓縮池,包括支撑柱l、浓縮池体2、 出口阀门3及设置在浓縮池内的刮泥装置和稳流桶4,在浓縮池中设 有中心立柱5,中心立柱5的顶端高于浓縮池体2,底端设置在浓縮 池的底座上,在浓縮池底部的一侧设有一个集泥盆6,集泥盆6呈漏 斗状,出口阀门3设置在集泥盆6的下部,在浓縮池体2的上端面设 有溢流沿7、溢流槽8和环形导轨9,在浓縮池体2的一个外端面上 还设有故障阀lO和排水管ll。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溢流槽8与排水管11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故障阀10与排水管11为一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使得工矿企业产生的尾矿浆体经稳流桶4流入浓縮池,以 防止沉淀后表层的净水再次搅浑。泥浆在集泥盆6内沉淀可通过出口 阀门3排出,在浓縮池体2的上端面设有溢流沿7和溢流槽8能实现 重复利用沉淀后的净水。在浓縮池体2的一个外端面上设有故障阀 lO和排水管ll,方便于在浓縮池出现故障时快速放水修复。在浓縮 池体的上端面设有的环形导轨9,使得刮泥装置上的转轮运行时更稳。 同时增大了集泥盆6的倾角,使集泥盆6中排出的泥浆浓度进一步提 高,从而使得浓縮池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寿命长,能有效的将尾 泥液中的固体物与水分离。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尾矿尾泥处理的浓缩池,包括支撑柱(1)、浓缩池体(2)、出口阀门(3)及设置在浓缩池内的刮泥装置和稳流桶(4),其特征在于在浓缩池中设有中心立柱(5),中心立柱(5)的顶端高于浓缩池体(2),底端设置在浓缩池的底座上,在浓缩池底部的一侧设有一个集泥盆(6),集泥盆(6)呈漏斗状,出口阀门(3)设置在集泥盆(6)的下部,在浓缩池体(2)的上端面设有溢流沿(7)、溢流槽(8)和环形导轨(9),在浓缩池体(2)的一个外端面上还设有故障阀(10)和排水管(1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尾矿尾泥处理的浓縮池,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槽(8)与排水管(11)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尾矿尾泥处理的浓縮池,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故障阀(10)与排水管(11)为一体结构。全文摘要一种用于尾矿尾泥处理的浓缩池,包括支撑柱、浓缩池体、出口阀门和稳流桶,在浓缩池中设有中心立柱和集泥盆,在浓缩池体的上端面设有溢流沿、溢流槽和环形导轨,在浓缩池体的外端面设有故障阀和排水管,本专利技术使得企业产生的尾泥经稳流桶流入浓缩池,以防止浓缩池里表层的净水再次搅浑,尾泥在集泥盆内沉淀可通过出口阀门排出,溢流沿和溢流槽能实现净水二次利用,设有故障阀能方便在浓缩池故障时快速放水修复。在浓缩池体的上端面设有的环形导轨,使得刮泥装置的转轮运行时更稳,同时增大集泥盆的倾角,使集泥盆中排出的泥浆浓度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得浓缩池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寿命长,能有效的将尾泥液中的固体物与水分离。文档编号C02F11/12GK101456659SQ20081023145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曲万山, 曲清亮, 殷玉莲, 睢修业 申请人:洛阳万山高新技术应用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尾矿尾泥处理的浓缩池,包括支撑柱(1)、浓缩池体(2)、出口阀门(3)及设置在浓缩池内的刮泥装置和稳流桶(4),其特征在于:在浓缩池中设有中心立柱(5),中心立柱(5)的顶端高于浓缩池体(2),底端设置在浓缩池的底座上,在浓缩池底部的一侧设有一个集泥盆(6),集泥盆(6)呈漏斗状,出口阀门(3)设置在集泥盆(6)的下部,在浓缩池体(2)的上端面设有溢流沿(7)、溢流槽(8)和环形导轨(9),在浓缩池体(2)的一个外端面上还设有故障阀(10)和排水管(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万山睢修业殷玉莲曲清亮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万山高新技术应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