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金璞专利>正文

多层纤维除铁除锰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456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层纤维除铁除锰水处理设备,在罐体1内设有至少两层通透的支架3,每层纤维2竖向排列在支架上,下层支架纤维的上面与相邻上层支架的底部留有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地下水除铁除锰效果比压力式曝气设备除净率能提高40%左右,运行2-3月才需进行一次反冲,比压力式曝气设备少用一个罐体,所以占地是它的1/2-3/4,设备投资是它的3/4,耗电量是它的1/2。同时对水中浊度、硬度及有机物均有一定的去除率。(*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纤维除铁除锰水处理设备主要用于地下水的处理。目前普遍采用压力式曝气设备进行地下水的除铁和除锰,此种设备存在除铁除锰效果差,设备运行短时间(10-15天)就要进行一次反冲清洗,设备需两个罐体,所以存在占地面积大,成本高,耗电量大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研制一种采多层纤维去除地下水中含铁含锰的设备,该设备应具有除铁除锰效果好,运行时间长,占地面积小、成本低、耗电量小的特点。本技术由一个罐体、至少两层纤维、管道、阀门组成。罐体内设有至少两层通透的支架,每层纤维竖向排列在支架上,下层支架纤维的上面与相邻上层支架的底部要留有空间。进水管经阀门伸到罐体内的顶部,处于罐体内的进水管上均布着多个喷头,出水管经阀门与最下层支架下方的罐体内连通。进气管经阀门与罐体内底部连通,出气管经阀门与罐体内顶部连通。反冲进水管分别经阀门与罐内每层纤维的下方连通,反冲排水管分别经阀门与罐内每层支架的下方连通。本技术用于地下水除铁除锰效果比压力式曝气设备除净率能提高40%左右,运行2-3个月才需进行一次反冲洗,比压力式曝气设备少用一个罐体,所以占地是它的1/2-3/4,设备投资是它的3/4,耗电量是它的1/2。该设备出水铁含量在0.1mg/L以下,锰含量小于0.1mg/L。同时对水中浊度、硬度及有机物均有一定的去除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实施例本实施例由罐体1、四层纤维2、管道、阀门组成。罐体1内设有四层通透的支架3,每层纤维2竖向排列在支架3上,下层支架纤维的上面与相邻上层支架底部留有空间。进水管4经阀门5伸到罐体1内的顶部,处于罐体内的进水管上均布着多个喷头6,出水管7经阀门8与最下层支架下方的罐体内连通。进气管9经阀门10与罐体内底部连通,出气管11经阅门12与罐体内顶部连通,反冲进水管13分别经阀门14、15、16、17与罐体内每层纤维2的下方连通,反冲排水管18分别经阀门19、20、21、22与罐体内每层支架3的下方连通。纤维2的填充密度为10-20kg/m2,纤维2每层的高度为25--35cm为佳。权利要求1.多层纤维除铁除锰水处理设备,它由一个罐体(1)、至少二层纤维(2)、管道、阀门组成,其特征在于罐体(1)内设有至少两层通透的支架(3),每层纤维(2)竖向排列在支架(3)上,下层支架纤维的上面与相邻上层支架(3)的底部留有空间;进水管(4)经阀门(5)伸到罐体(1)内的顶部,处于罐体内的进水管(4)上均布着多个喷头(6),出水管(7)经阀门(8)与最下层支架下方的罐体内连通,进气管(9)经阀门(10)与罐体内底部连通,出气管(11)经阀门(12)与罐体内顶部连通,反冲进水管(13)分别经阀门(14)、(15)、(16)、(17)与罐体内每层纤维(2)的下方连通,反冲排水管(18)分别经阀门(19)、(20)、(21)、(22)与罐体内每层支架(3)的下方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纤维除铁除锰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纤维(2)的填充密度为10-20kg/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纤维除铁除锰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纤维(2)每层的高度为25-35cm。专利摘要多层纤维除铁除锰水处理设备,在罐体1内设有至少两层通透的支架3,每层纤维2竖向排列在支架上,下层支架纤维的上面与相邻上层支架的底部留有空间。本技术用于地下水除铁除锰效果比压力式曝气设备除净率能提高40%左右,运行2—3月才需进行一次反冲,比压力式曝气设备少用一个罐体,所以占地是它的1/2—3/4,设备投资是它的3/4,耗电量是它的1/2。同时对水中浊度、硬度及有机物均有一定的去除率。文档编号C02F1/28GK2287622SQ9720372公开日1998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7日专利技术者宋金璞 申请人:宋金璞, 杨镇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层纤维除铁除锰水处理设备,它由一个罐体(1)、至少二层纤维(2)、管道、阀门组成,其特征在于罐体(1)内设有至少两层通透的支架(3),每层纤维(2)竖向排列在支架(3)上,下层支架纤维的上面与相邻上层支架(3)的底部留有空间;进水管(4)经阀门(5)伸到罐体(1)内的顶部,处于罐体内的进水管(4)上均布着多个喷头(6),出水管(7)经阀门(8)与最下层支架下方的罐体内连通,进气管(9)经阀门(10)与罐体内底部连通,出气管(11)经阀门(12)与罐体内顶部连通,反冲进水管(13)分别经阀门(14)、(15)、(16)、(17)与罐体内每层纤维(2)的下方连通,反冲排水管(18)分别经阀门(19)、(20)、(21)、(22)与罐体内每层支架(3)的下方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金璞
申请(专利权)人:宋金璞杨镇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