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能料浆罐满料的保护系统,包括蓄能料浆罐、连接管和单向阀,蓄能料浆罐具有入料端和出料端,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在蓄能料浆罐的入料端,在连接管上设有限制蓄能料浆罐内的水砂磨料经连接管流出的单向阀。由于设置了单向阀,因此,即使蓄能料浆罐内的磨料满了,也不会通过连接管流出,避免影响水射流的速度和流量,避免了堵塞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喷砂系统,尤其涉及喷砂系统中的蓄能料浆罐满料的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磨料射流技术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工业切割、岩石掘进、表面清洗和钻探开采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根据磨料加入方式的不同,磨料射流分为前混合磨料射流和后混合磨料射流。在相同能耗情况下,前混合磨料系统的切割深度可达到后混合磨料射流切割深度的两倍,且在岩石掘进、钻探开采等方面无法使用后混合磨料射流。相比于后混合磨料射流,前混合射流具有更广阔的利用空间和能量利用率。针对后混合磨料射流技术,水射流经水泵加压后一路抽吸其他容器内的磨料进入到料罐中,水射流经水泵加压后另一路进入到混合仓内,同时部分水射流进入到料罐中,促使料罐中的磨料进入到混合仓中,磨料和水在混合仓中混合经喷砂枪喷出。上述系统在向料罐中加料时,如果料罐中的磨料满了,磨料则会流入到水泵与混合仓之间的管路中,这样,不能会影响水射流的速度和流量,而且还可能出现堵塞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能料浆罐满料的保护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能料浆罐满料的保护系统,包括蓄能料浆罐、连接管和单向阀,蓄能料浆罐具有入料端和出料端,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在蓄能料浆罐的入料端,在连接管上设有限制蓄能料浆罐内的水砂磨料经连接管流出的单向阀。进一步的,蓄能料浆罐的入料端设有第一阀门,蓄能料浆罐的出料端设有第二阀门。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阀门为第一气动阀,第二阀门为第二气动阀。进一步的,蓄能料浆罐的入料端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第三阀门。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阀门为第三气动阀。进一步的,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四阀门。进一步的,所述的第四阀门为第四气动阀。进一步的,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节流阀连接有空化发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设置了单向阀,因此,即使蓄能料浆罐内的磨料满了,也不会通过连接管流出,避免影响水射流的速度和流量,避免了堵塞的现象。(2)由于设置了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通过控制第一阀门能实现是否给蓄能料浆罐加料的目的,通过控制第二阀门能实现是否给蓄能料浆罐放料的目的。(3)出料管便于排放磨料,同时出料管与外界连通,通过控制第三阀门还能实现是否让蓄能料浆罐与外界大气连通,达到加料和放料的目的。(4)通过控制第三阀门,实现是否输出水射流的目的。(5)通过控制第二节流阀,能调节水射流的量。(6)阀门选用气动阀,控制方便,控制的精确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连续供砂系统包括水泵24、磨料的输送系统、喷砂枪25和二组以上的储料混合系统;所述的储料混合系统包括储料系统、空化系统和混合系统;在本实施例中,以两组储料混合系统为例。所述的水泵24为隔膜泵,由于采用了隔膜泵,因此,能实现精确的计量,并且能实现本系统的连续工作。所述磨料的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节流阀13、射流泵14、计量阀15和磨料计量罐16,水泵24的输出端通过接头23与第一节流阀13相连接,接头23为三通接头,第一节流阀13的输出端与射流泵14的输出端相连接,射流泵14的输出端与储料系统相连接,磨料计量罐16的出料口通过计量阀15与射流泵14相连接。第一组储料系统包括蓄能料浆罐17、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出料管和第三阀门;第一阀门为第一气动阀4,第二阀门为第二气动阀2,第三阀门为第三气动阀3。第一组空化系统包括第四阀门、第二节流阀11和空化发生器21,第四阀门为第四气动阀1。第一组混合系统包括混合仓19。射流泵14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气动阀4连接到蓄能料浆罐17的入料端,第二气动阀2设在蓄能料浆罐出料端与混合仓19之间;出料管连接在蓄能料浆罐入料端,第三气动阀3设在出料管上。第四气动阀1、第二节流阀11和空化发生器21自三通接头依次连接,空化发生器21的另一端与混合仓19相连接。在第四气动阀1与第二节流阀11之间的连接处与蓄能料浆罐入料端之间连接有连接管,在连接管中设有单向阀9,在加料过程中,但蓄能料浆罐17中的磨料满了后,单向阀9能阻止磨料回流到空化发生器21中,避免影响水射流的速度和流量,也能避免堵塞的现象。第二组储料系统包括蓄能料浆罐18、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出料管和第三阀门;第一阀门为第一气动阀8,第二阀门为第二气动阀6,第三阀门为第三气动阀7。第二组空化系统包括第四阀门、第二节流阀12和空化发生器22,第四阀门为第四气动阀5。第二组混合系统包括混合仓20。射流泵14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气动阀8连接到蓄能料浆罐18的入料端,第二气动阀5设在蓄能料浆罐18出料端与混合仓20之间;出料管连接在蓄能料浆罐18入料端,第三气动阀7设在出料管上。第四气动阀5、第二节流阀12和空化发生器22自三通接头依次连接,空化发生器22的另一端与混合仓20相连接。在第四气动阀5与第二节流阀12之间的连接处与蓄能料浆罐18入料端之间连接有连接管,在连接管中设有单向阀10,在加料过程中,但蓄能料浆罐18中的磨料满了后,单向阀10能阻止磨料回流到空化发生器22中,避免影响水射流的速度和流量,也能避免堵塞的现象。每组中的蓄能料浆罐、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出料管、第三阀门、连接管、单向阀、第四阀门、第二节流阀和空化发生器组成蓄能料浆罐满料的保护系统。混合仓19、20通过高压管连接到喷砂枪25上。上述连续供砂系统的供砂方法是:(1)开启所有的第一气动阀和第三气动阀,关闭所有的第二气动阀和第四气动阀;启动水泵24,水射流经水泵24加压后一路进入到磨料的输送系统中的射流泵14内,经过射流泵14的水射流通过射流泵14抽吸磨料计量罐16中的磨料为储料系统中的所有蓄能料浆罐加料;蓄能料浆罐中的水砂磨料满了后,停止水泵24。实施例中的计量阀15、磨料计量罐16可以精确控制磨料的添加,通过第一节流阀13全程精确控制磨料和水的用量。(2)开启第一组储料混合系统中的第二气动阀2和第四气动阀1,关闭第一组储料混合系统中的第一气动阀4和第三气动阀3;启动水泵24,水射流经水泵24加压后另一路经第一组空化系统中第四气动阀1、第二节流阀11进入到空化发生器21内,进入到空化发生器21中的水射流经空化发生器产生含有介孔气泡的空化水射流进入到混合仓19内;经第四气动阀1的水射流经单向阀9进入到蓄能料浆罐17中,来自蓄能料浆罐17中的水砂磨料和空化水射流在混合仓19中充分混合为空化磨料水射流,空化磨料水射流经喷砂枪25喷出。(3)开启第二组储料混合系统中的第二气动阀6和第四气动阀5,关闭第二组储料混合系统中的第一气动阀8和第三气动阀6,同时开启已经放料的储料混合系统中的第一气动阀4和第三气动阀3,关闭已经放料的储料混合系统中的第二气动阀2和第四气动阀1;水射流经水泵24加压后一路进入到磨料的输送系统中的射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能料浆罐满料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能料浆罐、连接管和单向阀,蓄能料浆罐具有入料端和出料端,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在蓄能料浆罐的入料端,在连接管上设有限制蓄能料浆罐内的水砂磨料经连接管流出的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能料浆罐满料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能料浆罐、连接管和单向阀,蓄能料浆罐具有入料端和出料端,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在蓄能料浆罐的入料端,在连接管上设有限制蓄能料浆罐内的水砂磨料经连接管流出的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料浆罐满料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蓄能料浆罐的入料端设有第一阀门,蓄能料浆罐的出料端设有第二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能料浆罐满料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阀门为第一气动阀,第二阀门为第二气动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能料浆罐满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力,安祥瑞,李世栋,张洪亮,邹国辉,李小锋,刘景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运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