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4150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处理反应器,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现场情况对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关系进行调整,以提高提高出水质量的水处理反应器。在外壳内固定有中心筒、喇叭筒,外壳底部设置有排泥管、进水管,侧壁上有出水管,进水管的端部固定有喷嘴,喷嘴上端固定有喉管,喉管的上端插入喇叭筒内,在喇叭筒上固定有喇叭筒支架,喇叭筒支架与喇叭筒调节螺机构连接;喉管上固定有喉管支架,喉管支架与喉管调节机构连接,中心筒下端外壁上套有第二反应区调节筒,第二反应区调节筒与调节筒调节机构连接。由于增加了调节机构,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反应器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关系进行调整,达到最佳的效果,提高了出水质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领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更具体的说,是设计一种水处理反应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处理反应器主要包括外壳、中心筒、喷嘴、喉管、进气管、喇叭筒和排泥管,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外壳4内通过中心筒支架固定有中心筒3,中心筒内设置有喇叭筒1,外壳底部设置有排泥管12,外壳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9,外壳下端固定有进水管6,进水管的端部固定有喷嘴5,喷嘴上端固定有喉管11,喇叭筒与喉管固定连接成一体。原水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由进水管通过喷嘴以较高速度喷入喉管。喉管处由于水流速度增大,促使动能增加,相应位能降低,使喷嘴处的压力低于周围的静水压力,故在喉管下部的喇叭周围形成水位差,从而将数倍于原水的含有泥渣的水回流吸入喉管。回流泥渣与原水在喉管内进行快速混合,然后进入第一反应区8和第二反应区2进行反应,由于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的过水端面都是顺水流方向逐步扩大的,因此流速相应降低,从而增加了颗粒间的碰撞,有利于一系列物化反应。水流离开第二反应区后进水断面突然增大,水流速度突然降低,泥渣在分层区10下沉,一部分被排泥管12定时排出,大部分泥渣又被吸入喉管进行回流,清水向上由水槽流向出水管并排出系统,完成水处理过程。在上述过程中,回流水量的大小及在第一、第二反应区的反应时间等直接影响到水处理的效果。而回流水量的大小与喉管和水射器喷嘴的位置有关,在第一、第二反应区的反应时间与喇叭筒的高度等反应器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关系有关。目前,水处理反应器都是根据水质条件及处理后要达到的标准进行理论计算,得出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和位置关系,根据设计结果制成产品后进行现场安装调试。由于反应器各部分结构是固定的,当计算结果与实际有差别时,特别是水质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反应器各部分的位置关系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而变化,致使设备运行功能下降,出水质量差,同时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能源的浪费。而且,其底部采用泥斗收泥或管道排泥,容易造成污泥堆积,造成排泥不净,影响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关系进行调整,以提高水处理设备的功效,提高出水质量的水处理反应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处理反应器,在外壳内通过中心筒支架固定有中心筒,所述中心筒内设置有喇叭筒,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排泥管,所述外壳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外壳下端固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端部固定有喷嘴,所述喷嘴上端固定有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喉管的上端插入所述喇叭筒内,在所述喇叭筒上固定有喇叭筒支架,所述喇叭筒支架上连接有喇叭筒调节螺杆,所述喇叭筒调节螺杆与喇叭筒调节螺母连接,所述喇叭筒调节螺母与喇叭筒调节手轮连接;所述喉管上固定有喉管支架,所述喉管支架上固定有喉管调节螺杆,喉管调节手轮通过空心传动轴与互相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被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被动齿轮通过内螺纹与所述喉管调节螺杆连接;所述中心筒下端外壁上套有第二反应区调节筒,所述第二反应区调节筒上固定连接有调节筒调节螺杆,调节筒调节轮盘与内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内齿轮与第二被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二被动齿轮通过内螺纹与所述调节筒调节螺杆连接;所述中心筒的端部固定有上盖板,所述第一被动齿轮和空心传动轴穿过上盖板并与上盖板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喇叭筒调节螺母穿过所述空心传动轴并与空心传动轴活动连接。在出水管下部设置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通过管道与射流泵连接,所述射流泵上连接有多根射流管,所述多根射流管的端部分别连接有喷嘴,所述多根射流管均匀分布在外壳底部周围的侧壁上。所述喷嘴口朝向外壳底部沿侧壁倾斜,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度。所述射流管为3-10根。所述进水管处连接有进气管或气水混合器。所述排泥管为4-10个。本技术的水处理反应器具有下述优点1.由于在第一、第二反应区出水口、喉管和喷嘴部分增加了调节机构,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反应器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关系进行调整,达到最佳的效果,提高了水处理设备的功效,提高了出水质量。2.由于采用齿轮、螺杆等机构进行调节,提高了调整的灵活性和调整精度。3.由于增加了多点促紊射流机构,能提高底部污泥的流动性,增加了反应机会,提高了水处理效果。4.在排泥方式上,采用底部多点同时排泥,使底部污泥能够均匀的同时排放,减少了污泥堆积现象,提高水处理效果。5.由于在进水管处增加了气水混合器,提高了水的溶氧量,提高了出水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水处理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水处理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调节筒调节轮盘传动部分的示意图;图4为喉管调节手轮传动部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详细说明。图2为本技术水处理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在外壳23内通过中心筒支架7固定有中心筒22,中心筒内固定有喇叭筒20,外壳底部设置有排泥管43,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36,下端固定有进水管29,进水管的端部固定有喷嘴28,喷嘴上端固定有喉管26,喉管的上端插入喇叭筒内,使原来为一整体的喇叭筒和喉管变为两部分,有利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喉管和喇叭筒的位置分别进行调节。为了改变喇叭筒的高度,在喇叭筒上固定有喇叭筒支架19,喇叭筒支架上连接有喇叭筒调节螺杆18,喇叭筒调节螺杆与喇叭筒调节螺母32连接,喇叭筒调节螺母与喇叭筒调节手轮31连接。转动喇叭筒调节手轮,使喇叭筒螺母与喇叭筒调节螺杆之间产生转动,从而使喇叭筒调节螺杆带动喇叭筒支架及喇叭筒产生直线运动,使喇叭筒在中心筒内上升或下降,产生位差,从而改变喇叭筒内第一反应区21出水的势能和反应时间,以适应实际水处理的要求。由于喉管与喷嘴之间的距离变化直接影响回流效果和回流比例,在喉管26上固定有喉管支架25,喉管支架上固定有喉管调节螺杆17。图4为喉管调节手轮传动部分的示意图,喉管调节手轮13通过空心传动轴14与互相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16和第一被动齿轮15连接,第一被动齿轮通过内螺纹与喉管调节螺杆连接,调节喉管和喷嘴之间的距离。转动喉管调节手轮,带动空心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被动齿轮产生转动。第一被动齿轮具有内螺纹,转动时带动喉管调节螺杆产生直线运动,使喉管上升或下降,从而改变喉管与喷嘴之间的距离,达到所需的回流比例,达到最佳回流效果。为了对下端出水口27的出水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改变水在第二反应区24中的反应时间及内部水利条件,在中心筒下端外壁上套有第二反应区调节筒40,第二反应区调节筒上固定连接有调节筒调节螺杆38,图3为调节筒调节轮盘传动部分的示意图,调节筒调节轮盘33与内齿轮35固定连接,内齿轮与第二被动齿轮44连接,第二被动齿轮通过内螺纹与调节筒调节螺杆连接。转动调节筒调节轮盘,与其固定连接的内齿轮带动第二被动齿轮转动,第二被动齿轮具有内螺纹,转动时带动与其连接的调节筒调节螺杆产生直线运动,从而带动第二反应区调节筒上升或下降,改变下端出水口的高度,从而改变水在第二反应区中的反应时间及内部水利条件,使中心筒与外壳之间的分层区39的水平稳上升,改变出水条件。中心筒的端部固定有上盖板34,第一被动齿轮15和空心传动轴14穿过上盖板并与上盖板之间活动连接。喇叭筒调节螺母32穿过空心传动轴14并与空心传动轴活动连接。在出水管下部安装有吸水管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处理反应器,在外壳内通过中心筒支架固定有中心筒,所述中心筒内设置有喇叭筒,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排泥管,所述外壳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外壳下端固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端部固定有喷嘴,所述喷嘴上端固定有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喉管的上端插入所述喇叭筒内,在所述喇叭筒上固定有喇叭筒支架,所述喇叭筒支架上连接有喇叭筒调节螺杆,所述喇叭筒调节螺杆与喇叭筒调节螺母连接,所述喇叭筒调节螺母与喇叭筒调节手轮连接;所述喉管上固定有喉管支架,所述喉管支架上固定有喉管调节螺杆,喉管调节手轮通过空心传动轴与互相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被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被动齿轮通过内螺纹与所述喉管调节螺杆连接;所述中心筒下端外壁上套有第二反应区调节筒,所述第二反应区调节筒上固定连接有调节筒调节螺杆,调节筒调节轮盘与内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内齿轮与第二被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二被动齿轮通过内螺纹与所述调节筒调节螺杆连接;所述中心筒的端部固定有上盖板,所述第一被动齿轮和空心传动轴穿过上盖板并与上盖板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喇叭筒调节螺母穿过所述空心传动轴并与空心传动轴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文钟李彦孙雁杨卓王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水环保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