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向辉专利>正文

分体式制冷装置室内外机之间的连接管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3323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制冷装置室内外机之间的连接管,分体式制冷装置包含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外机包含压缩机和冷凝器,室内机包含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连接管的特征在于:包含高压通道和低压通道,高压通道的两端分别用来连接室内外机的高压接口,低压通道的两端分别用来连接室内外机的低压接口;高压通道的一部分和低压通道的一部分还组成了换热器,从而使通过高压通道的冷媒和通过低压通道的冷媒可以换热。本发明专利技术易于实现,而且通过直接或间接控制所述换热器低压冷媒出口冷媒的过热度,可以使蒸发器的换热效果得到提升,进而提升制冷装置的效率。

Connecting pipe between indoor and outdoor machine of split type refrigera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plit type refrigeration device between the indoor machine connecting pipe, split type refrigeration device comprises an outdoor machine and an indoor machine, an outdoor machine includes a compressor and a condenser, the indoor machine comprises a throttling device and an evaporator, wherein the connecting pipe includes high-pressure channel and low pressure channel, high pressure high pressure on both sides of the interface channel are used to connect the indoor machine, low pressure low pressure channel on both sides of the interface are used to connect the indoor machine; a part of a part and a low voltage channel high voltage channel is composed of a heat exchanger, so that the refrigerant pressure channel and through the refrigerant pressure channel can heat. The invention is easy to realize, and the heat transfer effect of the evaporator can be improved by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ontrolling the superheat degree of the cold medium outlet refrigerant of the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体式制冷装置室内外机之间的连接管。
技术介绍
在我国南方常年不需要室内制热的地区,单冷型的空调器应用比较普遍,而且多为分体式空调器,安装时,其室内外机之间需要连接管路,目前普遍的方法为采用两根铜管分别连接,这两根铜管分别是高压液管和低压吸气管,这样的话,连接的铜管仅起到连接的作用,浪费了其潜在的换热能力。同样,在冷藏冷冻领域,也常年需要制冷,采用分体式机组的话,也有高压液管和低压吸气管需要连接,连接的铜管也一样仅起到连接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体式制冷装置室内外机之间的连接管,所基于的分体式制冷装置包含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外机包含压缩机和冷凝器并设置有高压冷媒接口和低压冷媒接口,室内机包含节流装置和蒸发器并设置有高压冷媒接口和低压冷媒接口,室内外机之间的连接管包含两个通道,分别是高压冷媒通道和低压冷媒通道,所述高压冷媒通道的两端分别用来连接所述室外机的高压冷媒接口和所述室内机的高压冷媒接口,所述低压冷媒通道的两端分别用来连接所述室外机的低压冷媒接口和所述室内机的低压冷媒接口;所述高压冷媒通道的一部分和所述低压冷媒通道的一部分还组成了换热器,从而使通过所述高压冷媒通道的冷媒和通过所述低压冷媒通道的冷媒可以换热。优先的,所述换热器是二重管换热器。进一步的,所述二重管换热器的外管和内管之间还设置有固定装置。优先的,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优先的,所述固定装置焊接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优先的,所述内管是内螺纹铜管。优先的,所述内管是外螺纹铜管。进一步的,所述内管的外壁上带有能强化换热的棱翅。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用于的分体式制冷装置是单冷型的空调器。进一步的,流通于所述连接管中的冷媒不是R134a,也不是R74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制冷装置中节流前的高压液态冷媒可以为蒸发器出口的低压冷媒提供热量,通过控制上述换热器低压冷媒出口冷媒的过热度(也可以通过控制排气过热度或排气温度或设计时匹配毛细管等方法间接控制此处的过热度),上述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越大,高压液态冷媒通过上述换热器提供的热量就越多,蒸发器之前的节流装置提供的冷媒冷量就越多,节流装置多提供的冷量由蒸发器出口的低压冷媒通过上述换热器又传递给了高压液态冷媒,最终为蒸发器提供的冷量并没有减少,反而由于蒸发器中液态冷媒成分的增多,蒸发器的换热效果得到了提升,使蒸发压力(或温度)上升以致冷媒流量加大,从而使蒸发器输出的冷量加大,制冷装置的效率也得到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分体式制冷装置的系统组成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管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应用本专利技术连接管的分体式制冷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系统组成原理示意图。图4为上述现有技术分体式制冷装置与应用本专利技术连接管的分体式制冷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一种情况之间运行对比的理论压焓图。图5为上述现有技术分体式制冷装置与应用本专利技术连接管的分体式制冷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二种情况之间运行对比的理论压焓图。图6为上述现有技术分体式制冷装置与应用本专利技术连接管的分体式制冷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三种情况之间运行对比的理论压焓图。图7为上述现有技术分体式制冷装置与应用本专利技术连接管的分体式制冷装置第一实施例第四种情况之间运行对比的理论压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一种分体式制冷装置的系统组成原理示意图。其中,虚线框O内为室外机部分,包含压缩机21和冷凝器22,虚线框I内为室内机部分,包含节流装置23和蒸发器24,111为室内外机之间的高压连接管道,222为室内外机之间的低压连接管道。箭头方向为冷媒的流向,实心箭头处为高压液态冷媒,空心箭头处为低压冷媒。系统运行时,从冷凝器22输出的高压液态冷媒(A点)进入节流装置23节流,从节流装置23输出的冷媒(B点)进入蒸发器24,从蒸发器24输出的冷媒(C点)为过热蒸汽,过热度约5K至8K。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管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连接管的一部分为二重管换热器,外铜管31内套了一根内铜管32,从而形成了两个通道:内铜管32内部是第一个通道,内铜管32的外壁与外铜管31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个通道。两个通道中的冷媒可以通过内铜管32换热,为增强换热能力,内铜管32优先采用内螺纹铜管,并且内铜管32的外壁最好有加强换热的螺纹或翅片。另外,为防止安装时管路弯曲导致内铜管32的位置偏移,在内铜管32的外壁上每隔一段在不同的角度上还焊接有固定装置33,固定装置33可以采用较短(约1厘米)的合适直径的铜管。如图3所示,为应用本专利技术连接管的分体式制冷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系统组成原理示意图。其中,虚线框O内为室外机部分,包含压缩机21和冷凝器22,虚线框I内为室内机部分,包含节流装置23和蒸发器24,30为室内外机之间的连接管,采用上述本专利技术连接管的第一实施例,111为连接管30的高压冷媒通道,222为连接管30的低压冷媒通道。箭头方向为冷媒的流向,实心箭头处为高压液态冷媒,空心箭头处为低压冷媒。系统运行时,高压液态冷媒(A点)首先进入连接管30的高压冷媒通道111,在其中被通道222中的低压冷媒冷却,从高压冷媒通道111输出的高压液态冷媒(a点)再进入节流装置23,经节流后成为低温低压的冷媒(b点),再进入蒸发器24中吸热蒸发,气体成分越来越多,从蒸发器24输出的冷媒(c点)经过连接管30的低压冷媒通道222,在其中被通道111中的高压液态冷媒加热,从低压冷媒通道222输出的冷媒(d点)为过热蒸汽,过热度约5-8K。因为控制的是连接管30的低压冷媒通道222出口冷媒(d点)的过热度,所以连接管30的换热能力越大,其通道111中的高压液态冷媒提供的热量就越多,蒸发器24之前的节流装置23提供的冷媒(b点)冷量就越多,节流装置23多提供的冷量(B点和b点之间的焓差与冷媒流量的乘积)由蒸发器24出口的低压冷媒通过连接管30又传递给了高压液态冷媒,最终为蒸发器24提供的冷量(b点和c点之间的焓差与冷媒流量的乘积)并没有减少,反而由于蒸发器24中液态冷媒成分的增多,蒸发器24的换热效果得到了提升,使蒸发压力(或温度)上升以致冷媒流量加大,从而使蒸发器24输出的冷量加大,制冷装置的效率也得到提升。当然,即使连接管30两个通道之间的换热面积为无穷大,连接管30的换热能力也是有上限值的,极限情况为进入节流装置23的高压液态冷媒的温度与蒸发温度相同,这时,理论上节流装置23输出的冷媒全部为低压液态冷媒,过冷度为0K。如图4所示为上述现有技术分体式制冷装置与应用本专利技术连接管的分体式制冷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一种情况之间运行对比的理论压焓图。如图5所示为上述现有技术分体式制冷装置与应用本专利技术连接管的分体式制冷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二种情况之间运行对比的理论压焓图。如图6所示为上述现有技术分体式制冷装置与应用本专利技术连接管的分体式制冷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三种情况之间运行对比的理论压焓图。如图7所示为上述现有技术分体式制冷装置与应用本专利技术连接管的分体式制冷装置第一实施例第四种情况之间运行对比的理论压焓图。需要说明的是,图4至图7中,实线的路径A-B-C为上述现有技术制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制冷装置室内外机之间的连接管,分体式制冷装置包含室外机(O)和室内机(I),室外机(O)包含压缩机(21)和冷凝器(22)并设置有高压冷媒接口和低压冷媒接口,室内机(I)包含节流装置(23)和蒸发器(24)并设置有高压冷媒接口和低压冷媒接口,室内外机之间连接管的特征在于:包含两个通道,分别是高压冷媒通道和低压冷媒通道,所述高压冷媒通道的两端分别用来连接所述室外机(O)的高压冷媒接口和所述室内机(I)的高压冷媒接口,所述低压冷媒通道的两端分别用来连接所述室外机(O)的低压冷媒接口和所述室内机(I)的低压冷媒接口;所述高压冷媒通道的一部分和所述低压冷媒通道的一部分还组成了换热器,从而使通过所述高压冷媒通道的冷媒和通过所述低压冷媒通道的冷媒可以换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制冷装置室内外机之间的连接管,分体式制冷装置包含室外机(O)和室内机(I),室外机(O)包含压缩机(21)和冷凝器(22)并设置有高压冷媒接口和低压冷媒接口,室内机(I)包含节流装置(23)和蒸发器(24)并设置有高压冷媒接口和低压冷媒接口,室内外机之间连接管的特征在于:包含两个通道,分别是高压冷媒通道和低压冷媒通道,所述高压冷媒通道的两端分别用来连接所述室外机(O)的高压冷媒接口和所述室内机(I)的高压冷媒接口,所述低压冷媒通道的两端分别用来连接所述室外机(O)的低压冷媒接口和所述室内机(I)的低压冷媒接口;所述高压冷媒通道的一部分和所述低压冷媒通道的一部分还组成了换热器,从而使通过所述高压冷媒通道的冷媒和通过所述低压冷媒通道的冷媒可以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制冷装置室内外机之间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是二重管换热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制冷装置室内外机之间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重管换热器的外管(31)和内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向辉
申请(专利权)人:赵向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