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生成测井成像图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530980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生成测井成像图的方法,涉及成像测井技术领域。该方法,在保证生成的测井成像图符合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固定绘图区高度方向的像素行数,保证生成测井图像时,即便采样数据有数G大小,每次加载的磁盘数据也不会超过绘图区高度(单位是像素)*每行数据数目,而一般情况下绘图区的高度仅仅是几百像素,所以可以保证每次放大、缩小或滚动浏览操作,只提取几百行数据,提高测井成像图的生成速度,提高系统读取数据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测井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生成测井成像图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成像测井(imaginglogging)是根据钻孔中地球物理场的观测,对井壁和井周围物体进行物理参数成像的技术,是地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当今油田勘探中,测井成像数据非常大,一般会达到数千兆字节规模。用户在浏览测井成像图时,经常需要随时对成像图进行放大、缩小或滚动浏览,而每进行一次放大、缩小或滚动操作,就需要读取一次测井成像数据并重新生成测井成像图,由于测井成像数据非常大,所以,每次数据读取并生成图像,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用户每次放大、缩小或滚动操作时,不仅测井成像图生成速度慢,而且会严重占用设备的资源,影响设备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生成测井成像图的方法,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快速生成测井成像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测井成像图的采样行数;S2,确定绘图区高度的像素行数;S3,利用如下公式,计算每读取一行测井数据需要间隔的采样行数:C=A/B,式中,A,测井成像图的采样行数;B,绘图区高度的像素行数;C,每读取一行测井数据需要间隔的采样行数;S4,根据每读取一行测井数据需要间隔的采样行数,间隔读取测井数据,根据测井数据生成测井成像图。优选地,S1包括如下步骤:A1,获取待测井筒的范围;A2,获取测井的采样间隔;A3,根据井筒范围和采样间隔,计算测井成像图的采样行数。优选地,A3采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测井成像图的采样行数=待测井筒的范围/测井的采样间隔。优选地,所述采样间隔为0.001-0.01米。更优选地,所述采样间隔为0.001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速生成测井成像图的方法,在保证生成的测井成像图符合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固定绘图区高度方向的像素行数,保证生成测井图像时,即便采样数据有数G大小,每次加载的磁盘数据也不会超过绘图区高度(单位是像素)*每行数据数目,而一般情况下绘图区的高度仅仅是几百像素,所以可以保证每次放大、缩小或滚动浏览操作,只提取几百行数据,提高测井成像图的生成速度,提高系统读取数据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速生成测井成像图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a是原始测井成像图;图2b是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得到的一个测井成像图;图2c是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得到的另一个测井成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速生成测井成像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测井成像图的采样行数;S2,确定绘图区高度的像素行数;S3,利用如下公式,计算每读取一行测井数据需要间隔的采样行数:C=A/B,式中,A,测井成像图的采样行数;B,绘图区高度的像素行数;C,每读取一行测井数据需要间隔的采样行数;S4,根据每读取一行测井数据需要间隔的采样行数,间隔读取测井数据,根据测井数据生成测井成像图。上述方法可以在初始的测井成像图生成时使用,即,在实际测井生成成像图时,确定采样行数。比如,要生成地下2000米到3000米范围的成像图,测井数据是每隔0.001米采样一行数据,那么2000米到3000米就会有(3000-2000)/0.001=1000000行数据,绘图区只有500行像素,因此读取数据时就每隔1000000/500=2000行读一行数据,共读取500行数据,将该500行数据生成测井成像图。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图像的数据大小,则用户在后续的放大、缩小或滚动浏览中,每次操作只需要读取500行数据即可,与原始得到的采样数据相比,极大的降低了读取数据量,提高了测井成像图的生成速度,以及系统读取数据的性能。上述方法还可以在已经采用现有技术生成了测井成像图,而在用户进行浏览操作时使用,比如,采用现有技术生成的原有的测井成像图的高度是1000像素(或者说原图的数据有1000行采样数据),如果按照现有技术进行图像解析并重新生成图像,则每次都需要读取1000行数据,而如果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则由于绘图区高度是100像素,则每次只需要读取100像素的数据,其他的900像素的数据被丢弃掉,具体地,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每隔10个像素采样一行图像,其余9行图像丢弃掉,从而不仅保证了生成的新的图像符合测井的使用要求,而且极大的降低了读取数据量,提高了测井成像图的生成速度,以及系统读取数据的性能。上述所述的成像方案,不是压缩图像,而是丢弃某些像素,因此,采用上述方法生成的图像势必会所有失真。例如一个1000*1000像素的图像,在一个100*100像素的设备上显示,势必会产生失真。但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丢弃测井采样数据时,采用的方法为:按照相同间隔选择读取的数据行,将其余的数据丢弃。采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图像,虽然有所失真,但是,可以保证生成的测井成像图符合测井的使用要求。如图2a-图2c所示,图2a为没有丢弃数据时的原始图像,图2b为丢弃二分之一的数据时生成的图像,图2c为丢弃三分之二的数据时生成的图像,将图2a-2c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虽然丢弃数据后,图像有所失真,但是依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依然可以用于测井分析。丢失数据是因为在进行概要浏览,能起到模糊效果实现大概的相貌。这就像从高空俯视大地一样,距离越高,细节越是看不到。但总体的地貌却能大体确定。因此,按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得到的图像,会提供放大缩小功能,放大或者缩小都会重新生成一次图像,放大到1:1的比例就是真实图像。就像你从高空看大地一样,距离越近,看的越清楚越真实,所以,虽然有所失真,但是,放大后还是很清晰的。由于一般成像图的数据组织,每行的数据是连续存储在一块的,因此,上述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间隔读取N行数据,磁盘指针需要移动跳跃N次,完成数据的读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S1包括如下步骤:A1,获取待测井筒的范围;A2,获取测井的采样间隔;A3,根据井筒范围和采样间隔,计算测井成像图的采样行数。其中,A3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测井成像图的采样行数=待测井筒的范围/测井的采样间隔。比如,要生成地下2000米到3000米范围的成像图,测井数据是每隔0.001米采样一行数据,那么2000米到3000米就会有(3000-2000)/0.001=1000000行数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样间隔可以为0.001-0.01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采样间隔为0.001米。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有益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速生成测井成像图的方法,在保证生成的测井成像图符合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固定绘图区高度方向的像素行数,保证生成测井图像时,即便采样数据有数G大小,每次加载的磁盘数据也不会超过绘图区高度(单位是像素)*每行数据数目,而一般情况下绘图区的高度仅仅是几百像素,所以可以保证每次放大、缩小或滚动浏览操作,只提取几百行数据,提高测井成像图的生成速度,提高系统读取数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生成测井成像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测井成像图的采样行数;S2,确定绘图区高度的像素行数;S3,利用如下公式,计算每读取一行测井数据需要间隔的采样行数:C=A/B,式中,A,测井成像图的采样行数;B,绘图区高度的像素行数;C,每读取一行测井数据需要间隔的采样行数;S4,根据每读取一行测井数据需要间隔的采样行数,间隔读取测井数据,根据测井数据生成测井成像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生成测井成像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测井成像图的采样行数;S2,确定绘图区高度的像素行数;S3,利用如下公式,计算每读取一行测井数据需要间隔的采样行数:C=A/B,式中,A,测井成像图的采样行数;B,绘图区高度的像素行数;C,每读取一行测井数据需要间隔的采样行数;S4,根据每读取一行测井数据需要间隔的采样行数,间隔读取测井数据,根据测井数据生成测井成像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生成测井成像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生龙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红有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