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芦管石蓄水层收集雨水的方法及其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452970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芦管石蓄水层收集雨水的方法及其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所述收集雨水的方法包括铺设蓄水层步骤,所述蓄水层的厚度为30~40cm。所述蓄水层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芦管石、陶粒、棉粉、石棉粉、决明子粉、分心木粉、淀粉接枝丙烯酸钠、蟹壳粉、磷灰石。所述的陶粒:粒径为1.5~1.9cm,堆积密度为378kg/m³。所述的石棉粉:纤维长度为10~15mm,比重为2.3~2.4,莫氏硬度3.2。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改良盐碱地4个月后,盐碱地土壤的容重为1.08~1.23g/cm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芦管石蓄水层收集雨水的方法及其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属于土壤改良

技术介绍
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碱土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的土壤,pH值较高,土壤呈碱性,盐碱土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作物不易促苗。盐碱地的改良方法如下:洗盐。洗盐就是把水灌到盐碱地里,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状盐渍化。深耕深翻。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为地表层多,下层少,经过耕翻,可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扣到耕层下边,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翻耕能疏松耕作层,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地控制土壤返盐。盐碱地翻耕的时间最好是春季和秋季。春、秋是返盐较重的季节。通常情况下,土壤地下水与表层土壤水维持一定的动态平衡,地下水位恒定,表层土壤中的离子含量相对稳定。气候干旱时,土壤蒸发量增大,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下降,引起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移,土壤中的盐分也随着水分同时运动。水分蒸发以后,盐分则在土壤表层积累,盐分离子达到一定高的浓度时,就发生土壤盐碱化。所以,绝大部分盐碱土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春冬季节降雨量小,降雨时间多集中在短暂的夏季。雨季发生洪涝时,水分很难迅速疏导,又不易储存,淡水资源浪费的同时,还导致水土流失。现有盐碱地的改造技术中存在以下缺点:(1)盐碱地土壤容重的改良效果不好;(2)盐碱地土壤孔隙度、含盐量和pH改良效果差;(3)黄秋葵在盐碱地中种植的成活率低;(4)改良后并没有改善土壤的蓄水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芦管石蓄水层收集雨水的方法及其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以实现以下专利技术目的:(1)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改良盐碱地明显降低土壤的容重;(2)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改良盐碱地明显降低土壤的含盐量和pH;(3)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改良盐碱地明显提高土壤孔隙度;(4)提高黄秋葵在盐碱地中种植的成活率、产量以及品质;(5)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改良盐碱地,增强蓄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采用芦管石蓄水层收集雨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整地做畦在种植前8~9d开始整地做畦,做畦之前将地块深耕40~44cm,将土块敲碎,耙细耙平后做畦,畦宽2~2.5m,畦长50~60m,畦与畦之间距离0.8~1.0m。步骤2深挖种植畦将种植畦内的原土挖出,挖土深度为50~60cm,形成长方体性状的土槽,槽底部夯实。步骤3铺设蓄水层在土槽底部铺设细沙层,细沙层厚度为5~10cm,所述细沙粒径为2~2.5mm。在细沙层上面铺设蓄水层,蓄水层厚度为30~40cm,所述蓄水层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芦管石70~80份、陶粒45~56份、棉粉12~15份、石棉粉12.5~14.5份、决明子粉2~5份、分心木粉10~13份、淀粉接枝丙烯酸钠5~9份、蟹壳粉2~5份、磷灰石9~14份;所述的陶粒:粒径为1.5~1.9cm,堆积密度为378kg/m³;所述的石棉粉:纤维长度为10~15mm,比重为2.3~2.4,莫氏硬度3.2;铺设蓄水层时,将蓄水层各原料组分混合均匀。步骤4原土回填将步骤2挖出的原土回填到种植畦内,回填至与种植畦壁相平;防止压平时机械力度过大。一种采用芦管石蓄水层收集雨水的方法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所述的应用包括播种步骤,所述的播种:雨后4~6小时之内播种,播种时,每穴先撒入草珊瑚提取物2~2.5g。所述的草珊瑚提取物:颜色为棕红色,异嗪皮啶含量为0.18%,含水量为3.5~3.8%,杂质含量为0.2~0.5%。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改良盐碱地4个月后,盐碱地土壤的容重为1.08~1.23g/cm3。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改良盐碱地明显降低土壤的容重;改良4个月后,盐碱地土壤的容重为1.08~1.23g/cm3;(2)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改良盐碱地明显降低土壤的含盐量和pH;改良4个月后,盐碱地土壤的含盐量为0.2~0.4%,pH为7.2~7.3;(3)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改良盐碱地明显提高土壤孔隙度,形成良好的团里机构;改良4个月后,土壤的总孔隙度为51.1~52.7%,土壤的通气孔隙度为15.5~16.2%;(4)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改良盐碱地,大大提高了黄秋葵在盐碱地中种植的成活率、产量以及品质;黄秋葵的种植成活率为99.2%~99.6%,黄秋葵的产量为3800~4200kg/公顷,黄秋葵的果长为10cm~13cm,黄秋葵的嫩果横径为2.2cm~2.8cm;(5)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改良盐碱地,大大节省了淡水资源和肥料;本专利技术方法蓄存的雨水可满足植物全年的水分需求;同时,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改良盐碱地后,水土流失量减少了75~8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采用芦管石蓄水层收集雨水的方法步骤1整地做畦在种植前8~9d开始整地做畦,做畦之前将地块深耕40~44cm,将土块敲碎,耙细耙平后做畦,畦宽2~2.5m,畦长50~60m,畦与畦之间距离0.8~1.0m。步骤2深挖种植畦将种植畦内的原土挖出,挖土深度为50~60cm,形成长方体性状的土槽,槽底部夯实。步骤3铺设蓄水层在土槽底部铺设细沙层,细沙层厚度为5cm,所述细沙粒径为2~2.5mm。在细沙层上面铺设蓄水层,蓄水层厚度为30cm,所述蓄水层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芦管石70份、陶粒45份、棉粉12份、石棉粉12.5份、决明子粉2份、分心木粉10份、淀粉接枝丙烯酸钠5份、蟹壳粉2份、磷灰石9份;所述的陶粒:粒径为1.5~1.9cm,堆积密度为378kg/m³;所述的石棉粉:纤维长度为10~15mm,比重为2.3~2.4,莫氏硬度3.2;铺设蓄水层时,将蓄水层各原料组分混合均匀。步骤4原土回填将步骤2挖出的原土回填到种植畦内,回填至与种植畦壁相平;防止压平时机械力度过大。下雨时,本实例所铺设的蓄水层可以很好的蓄存雨水,防止了水土流失,同时,给植物提供足够的水源,节省了灌溉水。实施例2一种采用芦管石蓄水层收集雨水的方法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只改变“铺设蓄水层”步骤,进行实施例2;实施例2的“铺设蓄水层”步骤:在土槽底部铺设细沙层,细沙层厚度为7cm,所述细沙粒径为2~2.5mm。在细沙层上面铺设蓄水层,蓄水层厚度为35cm,所述蓄水层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芦管石75份、陶粒50份、棉粉13份、石棉粉13份、决明子粉4份、分心木粉12份、淀粉接枝丙烯酸钠7份、蟹壳粉3份、磷灰石11份;所述的陶粒:粒径为1.5~1.9cm,堆积密度为378kg/m³;所述的石棉粉:纤维长度为10~15mm,比重为2.3~2.4,莫氏硬度3.2;铺设蓄水层时,将蓄水层各原料组分混合均匀。实施例3一种采用芦管石蓄水层收集雨水的方法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只改变“铺设蓄水层”步骤,进行实施例3;实施例3的“铺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芦管石蓄水层收集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雨水的方法包括铺设蓄水层步骤,所述蓄水层的厚度为30~40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芦管石蓄水层收集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雨水的方法包括铺设蓄水层步骤,所述蓄水层的厚度为30~40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芦管石蓄水层收集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层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芦管石、陶粒、棉粉、石棉粉、决明子粉、分心木粉、淀粉接枝丙烯酸钠、蟹壳粉、磷灰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芦管石蓄水层收集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芦管石70~80份、陶粒45~56份、棉粉12~15份、石棉粉12.5~14.5份、决明子粉2~5份、分心木粉10~13份、淀粉接枝丙烯酸钠5~9份、蟹壳粉2~5份、磷灰石9~14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芦管石蓄水层收集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粒:粒径为1.5~1.9cm,堆积密度为378kg/m³。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芦管石蓄水层收集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棉粉:纤维长度为10~15mm,比重为2.3~2.4,莫氏硬度3.2。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