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微污染原水及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2380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微污染原水及污水处理装置,主要适用于自来水厂微污染原水及污水中对有机物及氨氮的处理,由进水、气区域,轻质滤层,出水管及脉冲反冲洗构造组成,滤料采用轻质滤料,运行时采用气水上向流,反冲洗脉冲反冲洗的形式,其优点是:滤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适合微生物生长,且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对水中的氨氮、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处理效果,能有效防止原水堵塞,反冲洗效果较好,耗水、气量小,反冲洗过程中无需配备反冲洗水泵。(*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污染原水预处理及污水处理装置,主要适用于自来水厂微污染原水预处理及污水中有机物、氨氮及SS的去除,提高出水水质。目前,自来水厂的水源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原水中有机污染物质的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关注,有机物容易造成微生物繁殖,造成出厂水的嗅味和色度的提高,水中的氨氮较高时,会导致水体发臭,常规处理对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处理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以往的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长距离引水等措施以避让微污染原水,虽然水质有所改善,但往往工程投资大,且有些地方已经找不到较好的水源,生物处理在对微污染原水处理是较好的方法。在污水处理中,除了去除BOD5、CODcr、SS等含碳有机污染物外,对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氨氮必须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很多污水厂多采用生物陶粒滤池,一般滤池有进水、气区、滤料层、出水管及反冲洗排水管组成,其中滤料多采用陶粒滤料,该滤料价格较高,运行过程中为防止堵塞,多采用下向流,由于受气水逆向流条件限制,水头损失大,过滤速度低,基建费用较高,占地面积大,反冲洗时采用高强度水反冲洗,故反冲洗耗水量较大等缺点,在工程中难以大规模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给水微污染原水处理装置,它能用于给水微污染原水预处理及污水处理,以提高水中氨氮、有机物及SS去除效率,具有水头损失小、过滤速度高、反冲洗耗水、气量小等优点,能有效降低工程费用及占地面积。为实上述目的,本装置主要由下部进水、气区域,轻质滤层,出水管及脉冲反冲洗构造组成,其中进水、气区域、出水管与常规陶粒滤池一致,在滤层方面,装置采用聚苯乙烯发泡粒子EPS等轻质滤料作为填料,上面采用盖板(装有滤头)抵抗滤料浮力,该滤料价格便宜,来源广泛,由于滤料粒径较小,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填料表面有大量的生物膜,填料上的异养微生物利用水中的有机物、氨氮进行代谢,因此装置对水中的氨氮、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处理效果,同时水中的浊度(SS)经过滤层过滤后一部分被截留。运行时,气和水从滤池底部进入,采用气水同向流,相对异向流时,能有效的减少气阻,降低水头损失较小,同时过滤速度可以提高,因此装置占地面积及工程费用均可得到降低。在反冲洗方面,常规陶粒滤池一般采用高强度水反冲洗方法,耗水量较大,该装置根据滤料比重轻的特点,采用脉冲反冲洗的形式,通过在滤池底部或旁边增加一气囊,囊层与滤池通过中空管相通,反冲洗时,首先压缩空气进入气囊,使气囊达到一定体积后,瞬时打开放气阀门把气囊中的气体导出,由于气体流速较快,使得滤层中的水通过中空管迅速补充至气囊中,造成出水对滤层进行短时间、高强度的水反冲洗,达到有效更新生物膜的目的,来回几次后即形成脉冲反冲洗,此反冲洗方式耗水量、气量较少,且不需要反冲洗专用水泵。本技术与常规的生物滤池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该装置采用的滤料具有比表面积大,适宜微生物附着生长,且来源广泛、价格便宜。2、采用气水同向流,滤层阻力小,由于采用上向流,滤层不易堵塞,且配水均匀。3、滤池采用与滤料相适应的脉冲冲洗的方法,该冲洗方法具有耗水、气量小,冲洗效果较好等优点,是本处理工艺的技术关键。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例一的装置单元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实例二的装置单元剖面图;图中1.进水管2.出水管3.排泥管4.反冲洗进气管5.放气管6.穿孔曝气管7.气囊8.进水、气区域9.轻质滤层10.盖板11.倒滤头12.中空管13.清水区域14.混凝土板15.穿孔管在图1中,进水管(1)、排泥管(3)、反冲洗进气管(4)及穿孔曝气管(6)位于装置下部,在装置中部是轻质滤料层(9),其厚度根据进水情况而定,装置上部用混凝土或钢盖板(10)以阻挡轻质滤料层(9)的浮力及运行的阻力,盖板上装有倒滤头(11)让水流通过,在滤料层下部通过中空管(12)及混凝土板(14)形成向上封闭的区域,即在反冲洗时可在封闭区域通入空气可形成气囊(7),中空管(12)的数量及长度装置的规模可调整,装置上部是清水区域(13)及出水管(2)。在正常运行时,需要处理的原水自进水管(1)进入装置内,空气由穿孔曝气管(6)进入滤层,补充生物作用所需要的氧气,由于滤层(9)中具有大量的微生物,水中的有机物及氨氮在滤层(9)中可以较好的去除,处理后的水经倒滤头(11)后进入清水区域(13),通过出水管(2)排出,滤料采用聚苯乙烯滤料,该滤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便宜,约陶料滤料价格的1/5,且滤料具有较大的表面积,适合微生物生长,运行时,水和空气采用同向流,可避免异向流时在滤层形成气阻,滤层(9)的阻力损失大大降低,同时滤层(9)的阻力可以促使进水分布均匀,可有效防止原水中悬浮物质的堵塞。反冲洗时,首先关闭进水阀(1),打开反冲洗进气管(4),在空气的压力作用下,空气进入滤池下部封闭区域内形成气囊(7),空气置换出来水由中空管(12)进入滤池,等气囊(7)厚度一定后(气囊厚度视滤层厚度定),此时通过自动或人工瞬时打开放气阀(5),气囊(7)中的空气在水压力作用下由放气阀(5)迅速排到大气中,此时清水区域(13)的水迅速通过倒滤头(11)、滤层(9)及中空管(12)补充到气囊(7),由于气囊(7)中的空气排空速度很快,导致装置在瞬间形成高强度的水对滤层(9)进行向下冲洗,从而达到高强度、短时间对滤层(9)冲洗的目的,重复以上过程,即可达到多次脉冲冲洗的目的,在脉冲冲洗结束后,静止一段时间,通过打开排泥阀(3)排出装置下部的污泥。在图2所示的另一实例中,封闭区域通过混凝土制成,通过穿孔管(15)与装置下部连通,反冲洗时在封闭区域内通入空气形成气囊(7),然后瞬时打开放气阀(5),滤池中水通过穿孔管(15)来补充空气所形成的空缺,造成对滤层形成瞬间高强度反冲洗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给水微污染原水及污水处理装置,由进水、气区域、轻质滤层、出水管及脉冲反冲洗构造组成,其特征是轻质滤层(9)采用人工合成聚苯乙烯(EPS)粒子,装置上部设置盖板(10),盖板(10)上装有滤头(11),轻质滤层(9)设在盖板下面;脉冲反冲洗构造是在装置中设置封闭区域即气囊(7),在气囊(7)顶部设有反冲洗进气管(4)及放气管(5),在气囊底部也可根据需要设进水管(1)及排泥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气囊(7)设在装置底部,由混凝土板(14)及装置壁组成气囊(7),气囊顶部与装置连通采用在混凝土板(14)上设有一定数量中空管(12),中空管(12)伸入至气囊(7)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气囊(7)设在装置旁,由混凝土组成气囊(7),气囊底部与装置连通采用一定数量穿孔管(15);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微污染原水及污水处理装置,主要适用于自来水厂微污染原水及污水中对有机物及氨氮的处理,由进水、气区域,轻质滤层,出水管及脉冲反冲洗构造组成,滤料采用轻质滤料,运行时采用气水上向流,反冲洗脉冲反冲洗的形式,其优点是:滤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适合微生物生长,且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对水中的氨氮、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处理效果,能有效防止原水堵塞,反冲洗效果较好,耗水、气量小,反冲洗过程中无需配备反冲洗水泵。文档编号C02F3/00GK2460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给水微污染原水及污水处理装置,由进水、气区域、轻质滤层、出水管及脉冲反冲洗构造组成,其特征是:轻质滤层(9)采用人工合成聚苯乙烯(EPS)粒子,装置上部设置盖板(10),盖板(10)上装有滤头(11),轻质滤层(9)设在盖板下面;脉冲反冲洗构造是在装置中设置封闭区域即气囊(7),在气囊(7)顶部设有反冲洗进气管(4)及放气管(5),在气囊底部也可根据需要设进水管(1)及排泥管(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伟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科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