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高效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204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高效反应器,包括管体、上封头、下封头、填料,所述的管体由外管和内管组成,该外管与上、下封头相连,该内管设有膜分离器以及曝气装置,所述的上封头为椭圆封头,所述的下封头为倒锥形封头,所述的填料为悬浮填料,该填料填充在管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填料流动性好、能耗较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高效反应器。传统的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方法一般是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以及生物流化床,这些方法对难生物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受到了限制,主要表现在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上。活性污泥法占地面积大,对污泥的控制要求较高,易发生污泥膨胀。生物膜法使用固定填料,该填料易堵塞,需经常对填料进行反冲洗,填料的安装需固定支架,维修困难。而生物流化床则使用小颗粒、较大密度的填料,该填料存在能耗较高和颗粒不易均匀分布的缺点。而且上述反应器基本都是完全好氧状态的,对难以被好氧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不佳。再有,这些反应器都需要进行泥水分离的二沉池,从而增加了占地面积、投资费用和运行成本。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填料流动性好、能耗较低的用于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高效反应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高效反应器,包括管体、上封头、下封头、填料,其特点是,所述的管体由外管和内管组成,该外管与上、下封头相连,该内管设有膜分离器以及曝气装置,所述的上封头为椭圆封头,所述的下封头为倒锥形封头,所述的填料为悬浮填料,该填料填充在管体内。所述的外管为圆柱形,其侧上部设有一进水口。所述的膜分离器设有出水口。所述的椭圆封头设有废气出口。所述的倒锥形封头设有排泥出口。所述的膜分离器以及曝气装置设在内管底部。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即在内管内曝气,利用内管和外管的水压差使水循环,同时使反应器内填充的填料随水一起流动,膜上的微生物和反应器内的污泥一起参与生化作用,因此它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1.本技术反应器混合充分,利于生物反应的进行,并且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减少反应器容积。2.选用了密度接进于水的悬浮填料,填料的存在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使世代期较长的微生物(如硝化菌)得以生长,且填料的流化无需额外的推动力。3.通过控制曝气强度来控制溶解氧浓度(DO),使反应器内存在不同的溶解氧区域;废水在循环过程中不断流经好氧、缺氧和厌氧的环境,利于同时硝化反硝化以脱氮,以及一些难降解有机物水解酸化成易生化降解的有机物。4.进水进入反应器后很快地被内部循环水稀释,适应冲击负荷。5.出水利用高性能的膜分离装置,省去了二沉池,保证了出水水质,且无污泥膨胀之虞。6.使用膜出水可调节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浓度,无需污泥回流,老化的污泥可与填料分离,通过反应器底部的泥斗间歇排出。7.较易调节污泥负荷以适应处理的要求。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气提升循环悬浮填料床(AirliftCirculating Floating-carrier Bed,ACFB)反应器,它包括外管1、内管2、悬浮填料3、椭圆封头4、倒锥形排泥斗5;所述的外管1为圆柱形,其上端与椭圆封头4连接。下端与排泥斗5连接,所述的内管2下部设有膜分离器6以及曝气装置7,所述的悬浮填料3填充在外管及内管的腔体内,所述的外管1侧上部设有进水口11,所述的膜分离器6设有出水口61,所述的椭圆封头4顶部设有废气出口41,所述的排泥斗5底部设有排泥出口51。本技术的外管1和内管2之间是缺氧区域,进行反硝化,内管2内是好氧区域,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硝化,悬浮填料3为生长生物膜的载体,膜分离器6用以分离脱落的生物膜和出水,曝气装置提供好氧微生物所需的氧气,并提供水在反应器内循环的动力,排泥斗5用以贮存脱落的生物膜。本技术综合了好氧和厌氧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以及生物流化床的优点,它与流化床不同,本技术用的ACFB填料是悬浮填料,而且填料尺寸较大。流化床使用粒径为0.3~1.0mm的密度较高的石英砂或活性碳载体,其流化需较高的动力,并造成流化床的整个床层水流速度较高,不易控制DO的分布,填料上的膜所受的冲刷也使膜量受到限制。目前悬浮填料多用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中,用于高浓度工业废水的COD降解和脱氮。从废水的流态来看,本技术同时具有推流和完全混合反应器的特点,类似氧化沟的流态,不仅抗冲击负荷,同时通过调节反应器内、外管的体积比,来适应废水对缺氧和好氧的要求,当废水不断地循环时,实现脱氮。膜分离设备已有用于生物方法的实例,但膜质量的差异限制了其广泛使用,本技术使用了国外进口的膜分离装置,分离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在反应器中利用曝气的冲刷,保持膜表面不被堵塞。本技术反应器底部设泥斗,用于排除老化的污泥,调节污泥负荷,实现了二沉池和生化反应器的一体化。本技术适合于中、小水量的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的处理及脱氮等。本技术的参数填料φ1~5cm,密度0.95~1.05g/cm3;填料填充率50~70%;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D0)为0~4mg/l;反应器高度直径为5~10∶1;反应器内的内、外管体积比为1~2∶1;循环水与进水的比为10~30∶1;反应器容积负荷为2~20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24h。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高效反应器,包括管体、上封头、下封头、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由外管和内管组成,该外管与上、下封头相连,该内管设有膜分离器以及曝气装置,所述的上封头为椭圆封头,所述的下封头为倒锥形封头,所述的填料为悬浮填料,该填料填充在管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高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为圆柱形,其侧上部设有一进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高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分离器设有出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高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椭圆封头设有废气出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高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锥形封头设有排泥出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高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分离器以及曝气装置设在内管底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高效反应器,包括管体、上封头、下封头、填料,所述的管体由外管和内管组成,该外管与上、下封头相连,该内管设有膜分离器以及曝气装置,所述的上封头为椭圆封头,所述的下封头为倒锥形封头,所述的填料为悬浮填料,该填料填充在管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填料流动性好、能耗较低等优点。文档编号C02F3/00GK2479009SQ0123868公开日2002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4日专利技术者李峰 申请人:上海华业环保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高效反应器,包括管体、上封头、下封头、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由外管和内管组成,该外管与上、下封头相连,该内管设有膜分离器以及曝气装置,所述的上封头为椭圆封头,所述的下封头为倒锥形封头,所述的填料为悬浮填料,该填料填充在管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业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