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转换膜及应用此色彩转换膜的面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2117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色彩转换膜及应用此色彩转换膜的面光源,其中,色彩转换膜包括硅胶基材以及均匀散布于硅胶基材中的多个第一量子点及多个第二量子点,其中第一量子点中包含氨基二甲聚硅氧烷及红色量子点荧光粉,且第二量子点中包含氨基二甲聚硅氧烷及绿色量子点荧光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的面光源包括至少一蓝光发光元件以及前述的色彩转换膜,色彩转换膜配置于蓝光发光元件旁以接收来自蓝光发光元件所发出的蓝色光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量子点荧光粉分散于硅胶基材中,提升色彩转换膜的稳定性并减缓了受光容易黄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源的色彩转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将蓝光光源利用量子点(QuantumDots)转换为广色域光源的色彩转换膜及面光源。
技术介绍
现有的广色域色彩转换膜以蓝光(波长450nm)作为光源,并激发绿色与红色荧光材料组成的薄膜材料。现有市售产品例如3M/Nanosys公司的量子点增亮膜(QuantumDotsEnhancedFilm,QDEF)以红色与绿色量子点荧光粉组成广色域色彩转换膜,或是PhosphorTech公司的RadiantFex以黄色与红色荧光粉组成广色域色彩校正膜。然而现有的QDEF的基体材料都采用环氧树脂(Epoxy)或丙烯酸树脂(Acrylic),且环氧树脂或丙烯酸树脂使用于色彩转换膜中会有不稳定与受光容易黄化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针对利用量子点将蓝光转换为广色域色彩的技术及相关的应用装置,仍有极大的改善空间。“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公知技术。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技术申请前已被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提供的色彩转换膜包括硅胶基材、多个第一量子点以及多个第二量子点,上述多个第一量子点及多个第二量子点均匀散布于硅胶基材中,其中第一量子点中包括氨基二甲聚硅氧烷(siliconeaminepolymer)及红色量子点荧光粉,且第二量子点中包括氨基二甲聚硅氧烷及绿色量子点荧光粉。本技术也提供一种面光源,其包括至少一个蓝光发光元件以及前述的色彩转换膜,色彩转换膜配置于蓝光发光元件旁以接收来自蓝光发光元件所发出的蓝色光束,其中色彩转换膜包括硅胶基材、多个第一量子点以及多个第二量子点,上述多个第一量子点及多个第二量子点均匀散布于硅胶基材中,第一量子点中包含氨基二甲聚硅氧烷及红色量子点荧光粉,且第二量子点中包含氨基二甲聚硅氧烷及绿色量子点荧光粉。本技术因采用硅胶作为量子点增亮膜的基体材料,因此可以解决已知技术中环氧树脂与丙烯酸树脂在转换膜中所具有的较不稳定及受光容易黄化等问题。而硅胶较为稳定的特性,还可以使量子点技术更广泛的应用在相关产业之中。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依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色彩转换膜的剖面及工作示意图。图2为依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面光源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依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面光源的剖面及工作示意图。图4为依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色彩转换膜在不同的红色与绿色配比的比率下的亮度变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色彩转换膜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及工作示意图。色彩转换膜1包括硅胶基材11、多个第一量子点12以及多个第二量子点13,第一量子点12和第二量子点13均匀散布于硅胶基材11中。每个第一量子点11中包含氨基二甲聚硅氧烷及红色量子点荧光粉,每个第二量子点12中则包含氨基二甲聚硅氧烷及绿色量子点荧光粉。所述第一量子点中包含的氨基二甲聚硅氧烷及红色量子点荧光粉被定义为第一色彩转换元件,所述第二量子点中包含的氨基二甲聚硅氧烷及绿色量子点荧光粉被定义为第二色彩转换元件。在过去的量子点应用中,由于尚未出现合适的配体(Ligand)可以让量子点分散在硅胶中,故传统量子点增亮膜尚未出现以硅胶作为基材的产品。本技术解决了量子点在硅胶中的分散问题,故可得到特性较传统量子点增亮膜更佳的色彩转换膜,解决此一问题的方法将在稍后的色彩转换膜制造流程中详述。为了让光线折射以达到光线扩散的效果,色彩转换膜1还包括了多个光散射透明粒子14,均匀散布于硅胶基材11中。这些光散射透明粒子14的材质例如是氧化铝(Al2O3)、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硅(SiO2)或其他适当的化合物。请再参照图1,硅胶基材11的相对两表面可分别贴附止挡层16、18,以止挡水份或空气直接接触硅胶基材11的表面。止挡层16、18的材质可为氧化铝(Al2O3)、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硅(SiO2)或其他适当的化合物。止挡层16、18背向硅胶基材11的表面,则可视实际应用需求分别选择性地贴附第一基材15和相对于第一基材15的第二基材17,以增加色彩转换膜1的机械强度。第一基材15、第二基材17的材质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或其他类似材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基材15、第二基材17的PET材质可直接作为阻挡水气或空气的止挡层,亦即在这些实施例中,止挡层16、18可选择性的省略,而直接以第一基材15及/或第二基材17贴附硅胶基材11的表面,以节省材料成本。在使用本实施例的色彩转换膜1时,如图1所示,色彩转换膜1的其中一表面接受蓝色光B'的照射,其中部分蓝色光B’被第一量子点12和第二量子点13分别转换为红色光R和绿色光G,加上其余部分未被转换的蓝色光B,使蓝色光B’被色彩转换膜1转换输出的光束中同时具有红色光R、绿色光G与蓝色光B等三原色,而达到广色域色彩转换的效果。本技术的色彩转换膜可应用在各种面光源上,面光源例如是使用蓝光发光二极管或蓝光激光二极管的背光模组,本技术的色彩转换膜可以增加背光模组的色域效果。如图2所示,面光源2包括一背板20、设置于背板20上的蓝光发光元件21以及配置于背板20上且和色彩转换膜1大致相同的色彩转换膜22。蓝光发光元件21例如是可发出蓝色光B’的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冷阴极管或其他适当的发光元件(图2示意性地绘示为一设置于背板20上的蓝光发光二极管灯条,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色彩转换膜22配置于蓝光发光元件21旁以接收来自蓝光发光元件21所发出的蓝色光B’并进行转换。如图3所示,面光源3包括蓝光发光元件31、和色彩转换膜1大致相同的色彩转换膜32以及导光板33。蓝光发光元件31例如是可发出蓝色光B’的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冷阴极管或其他适当的发光元件,导光板33配置于蓝光发光元件31旁,以接收来自蓝光发光元件31所发出的蓝色光B’(如图3中向右箭头),并将所接收的蓝色光B’(如图3中向上箭头)导引至色彩转换膜32以进行转换。本技术另举一实施例来说明色彩转换膜1(22或32)的制造方法。请同时参考图1,首先,将绿色量子点荧光粉与红色量子点荧光粉例如各以10%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与氨基二甲聚硅氧烷混合形成第一量子点12与第二量子点13,再将二者加入室温湿气硬化型(RoomTemperatureVulcanization,RTV)硅胶内混合,最后再掺入光散射透明粒子14以形成硅胶基材11。接着利用卷对卷技术(Roll-to-Roll)依序将前述的止挡层、基材等成形于硅胶基材11的原料层之上,再经过加热制程使硅胶基材11固化,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色彩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彩转换膜包括一硅胶基材、多个第一量子点以及多个第二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量子点以及所述多个第二量子点均匀散布于所述硅胶基材中;其中所述第一量子点中包含一第一色彩转换元件,且所述第二量子点中包含一第二色彩转换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彩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彩转换膜包括一硅胶基材、多个第一量子点以及多个第二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量子点以及所述多个第二量子点均匀散布于所述硅胶基材中;其中所述第一量子点中包含一第一色彩转换元件,且所述第二量子点中包含一第二色彩转换元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彩转换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光散射透明粒子,所述多个光散射透明粒子均匀散布于所述硅胶基材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彩转换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基材,配置于所述硅胶基材的一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色彩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硅胶基材间还包括一止挡层。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于铵
申请(专利权)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