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结除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0320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含油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聚结除油器,其包括壳体,在壳体内有聚结填料腔,在聚结填料腔内装有聚结填料,在壳体的底部有进液口,在壳体的顶部有出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含油污水的油珠由小变大并从壳体顶部的出液口排出,由于提高了使含油污水的油珠由小变大的效率,从而有利于含油污水的后续处理。本聚结除油器特别适用于安装在现有公知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内,从而使含油污水先流经本聚结除油器,使油珠由小变大,长大后的油珠可直接被污水处理罐分离,强化了含油污水处理罐的除油功能,提高了处理效率,极大减轻了下段处理负担,回收的原油对原油处理系统没影响。(*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含油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聚结除油器。二、
技术介绍
油气田的含油污水处理罐及原油处理的化学沉降罐,常常采用穿孔管或喇叭口布水,油 水分离主要是依靠罐的停留时间,处理效率较低。聚结又称粗粒化,是使含油废水通过一个 装有填充物(聚结材料)的装置,在废水流经填充物时,使油珠由小变大的过程。经过聚结处 理后的废水,其含油量及污油性质并不变化,只是更容易用重力分离法将油除去。现有公知 的聚结除油装置不能使含油污水直接通过污水处理器实现除油功能,效率比较低。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聚结除油器,克服了现有技术之不足,提高了使含油污水的油珠 由小变大的效率,从而有利于含油污水的后续处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聚结除油器,其包括壳体,在壳 体内有聚结填料腔,在聚结填料腔内装有聚结填料,在壳体的底部有进液口,在壳体的顶部 有出液口。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聚结除油器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在上述壳体的底端可固定安装有锥形过渡段,该锥形过渡段呈上大下小的锥形,锥形过 渡段与聚结填料腔相通,在锥形过渡段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短管。 在上述连接短管的底端可固定安装有进口连接法兰。在上述壳体顶部的侧壁上可有出液口,该出液口呈竖向的长条形出液口。 上述长条形出液口可均匀分布在壳体顶部的侧壁上。在上述壳体的顶端可固定安装有腔体法兰,腔体法兰盖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腔体法兰上。在上述壳体内的底部可固定安装有填料下支撑,聚结填料置于填料下支撑上。 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含油污水的油珠由小变大并从壳体顶部的出液口排出, 由于提高了使含油污水的油珠由小变大的效率,从而有利于含油污水的后续处理。本聚结除 油器特别适用于安装在现有公知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内,从而使含油污水先流经本聚结除油 器,使油珠由小变大,长大后的油珠可直接被污水处理罐分离,强化了含油污水处理罐的除油功能,提高了处理效率,极大减轻了下段处理负担,回收的原油对原油处理系统没影响。四、 附图说明附图l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l为进口连接法兰,2为连接短管,3为锥形过渡段,4为填料下支 撑,5为聚结填料,6为聚结填料腔,7为长条形出液口, 8为腔体法兰,9为腔体法兰盖,10 为紧固件。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实际需要来确定具 体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所示,该聚结除油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有聚结填料腔6,在聚结填料腔6内装 有聚结填料5,在壳体的底部有进液口,在壳体的顶部有出液口。使用时,含油污水从壳体 底部的进液口进入聚结填料腔6内,经过聚结填料5使含油污水的油珠由小变大并从壳体顶部 的出液口排出,由于本技术提高了使含油污水的油珠由小变大的效率,从而有利于含油 污水的后续处理。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聚结除油器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所示,壳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锥形过渡段3,该锥形过渡段3呈上大下小的锥形,锥 形过渡段3与聚结填料腔6相通,在锥形过渡段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短管2,这样有利于含 油污水与聚结填料5充分接触,从而使含油污水的油珠由小变大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如 附图1所示,该连接短管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进口连接法兰1,这样有利于与输送含油污水管 的安装连接。如附图1和2所示,在壳体顶部的侧壁上有出液口,该出液口呈竖向的长条形出液口7,并 且长条形出液口7最好均匀分布在壳体顶部的侧壁上,这样既有利于使含油污水的油珠由小变 大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又有利于含油污水的后续处理。如附图1所示,在壳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腔体法兰8,腔体法兰盖9通过紧固件10固定安装 在腔体法兰8上,在壳体内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填料下支撑4,聚结填料5置于填料下支撑4上,这 样有利于填料下支撑4和聚结填料5的安装。在本技术中聚结填料分粒状、纤维状和板状三大类粒状的有无烟煤、蛇纹石、 石英砂、陶粒及聚丙烯球等;板状的有聚氯乙烯、聚丙烯、玻璃钢或不锈钢等,纤维状的有玻璃丝纤维、聚酯纤维或涤纶纤维等。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 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将本技术安装在现有公知的含油污 水处理装置内(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特别适用于安装在现有公知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内); 其次,含油污水从本聚结除油器的长条形出液口7送入聚结填料腔6内,在聚结填料5的吸附 和碰撞作用下,使含油污水的油珠由小变大并从本聚结除油器的长条形出液口7流入含油污 水处理装置内进行处理,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含油污水经过上述本聚结除油器和现有公 知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其含油可保证小于80毫克/升。权利要求1. 一种聚结除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壳体内有聚结填料腔,在聚结填料腔内装有聚结填料,在壳体的底部有进液口,在壳体的顶部有出液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含油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聚结除油器,其包括壳体,在壳体内有聚结填料腔,在聚结填料腔内装有聚结填料,在壳体的底部有进液口,在壳体的顶部有出液口。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含油污水的油珠由小变大并从壳体顶部的出液口排出,由于提高了使含油污水的油珠由小变大的效率,从而有利于含油污水的后续处理。本聚结除油器特别适用于安装在现有公知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内,从而使含油污水先流经本聚结除油器,使油珠由小变大,长大后的油珠可直接被污水处理罐分离,强化了含油污水处理罐的除油功能,提高了处理效率,极大减轻了下段处理负担,回收的原油对原油处理系统没影响。文档编号C02F1/40GK201132783SQ20072020168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8日专利技术者清 于, 浩 何, 张学鲁, 朱泽民, 王爱军 申请人:新疆时代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结除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壳体内有聚结填料腔,在聚结填料腔内装有聚结填料,在壳体的底部有进液口,在壳体的顶部有出液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浩张学鲁王爱军于清朱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时代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