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坝地质灾害的GNSS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502535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30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电坝地质灾害的GNSS监测系统,包括基准站设备、监测站设备和服务器,所述基准站设备包括GNSS接收机和基准站发射机,所述监测站设备包括GNSS接收机、监测站接收机和EVDO发射机,所述基准站发射机与监测站接收机通信连接,所述EVDO发射机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GNSS接收机连接有GNSS天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统可以直观地看到坝体整体变形和位移,可以对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测,判断运动方向和运行类型,及时进行风险预警,提示用户采取相关防灾减灾的措施,真正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化连续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地质灾害的监测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水电坝地质灾害的GNSS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水电坝通常坐落在地势高,落差大的河段。由于地势险峻,大坝的安全关乎下游的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对水电坝的安全非常重视,每年在水电坝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占整个水利投入相当大的比例。我国未来水电建设工程规模巨大,而且大都分布在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灾害频发、地震震级高的西部高山峡谷地区,其建设开发技术和运行管理难度巨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任务艰巨。水电站大坝的灾害主要有垮坝、洪水漫坝等,目前传统的方式是,大坝管理方采取人员上堤巡查,以及大坝定期安全检查的措施,保证水电站安全稳定可靠运行。这种监测方式需要人员24小时值守巡逻,非常耗费人力资源,而且采集到的数据也不能实时上传到监控中心。下面介绍水电坝地质灾害监测系统需要用到的术语:GN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实现的是全天候24小时无人监测水电坝和实时自动预警功能,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电坝地质灾害的GNSS监测系统,包括基准站设备、监测站设备和服务器,所述基准站设备包括GNSS接收机和基准站发射机,所述监测站设备包括GNSS接收机、监测站接收机和EVDO发射机,所述基准站发射机与监测站接收机通信连接,所述EVDO发射机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GNSS接收机连接有GNSS天线。进一步的,所述基准站发射机包括基准站主控制模块、基准站无线发送电台和基准站电源模块,所述基准站主控制模块分别与GNSS接收机和基准站无线发送电台连接,所述基准站电源模块分别与GNSS接收机、基准站主控制模块和基准站无线发送电台连接,所述基准站无线发送电台连接有基准站发射机天线。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站接收机包括监测站无线接收电台、监测站主控制模块、数据解算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监测站电源模块,所述监测站主控制模块分别与监测站无线接收电台、数据解算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EVDO发射机连接,所述监测站电源模块分别与GNSS接收机、监测站无线接收电台、监测站主控制模块、数据解算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EVDO发射机连接,所述监测站无线接收电台连接有监测站接收机天线。进一步的,所述EVDO发射机采用的是EVDORevA模块。进一步的,所述基准站电源模块可以使用市电、蓄电池或太阳能等电源。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站电源模块可以使用市电、蓄电池或太阳能等电源。进一步的,所述GNSS接收机与GNSS接收天线采用分体结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基准站无线发送电台和基准站发射机天线采用分体结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站无线接收电台和监测站接收机天线采用分体结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基准站发射机与监测站接收机采用UHF频段通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GNSS接收机接收北斗卫星系统的B1、B2和B3频段,GPS卫星系统的L1、L2和L5频段以及GLONASS卫星系统的L1和L2频段的卫星数据。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解算模块采用的是RTK解算引擎。进一步的,所述基准站设备以广播的方式发送数据给监测站。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站设备通过3G网络向服务器传输数据。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水电坝地质灾害的GNSS监测系统采用高精度的GNSS定位终端,通过接收卫星信息,通过数据链传输,进行24小时不间断高精度安全检测。水电坝地质灾害的GNSS监测方法可以直观地看到坝体整体变形和位移,可以对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测,判断运动方向和运行类型,及时进行风险预警,提示用户采取相关防灾减灾的措施,真正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化连续作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电坝地质灾害的GNSS监测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电坝地质灾害的GNSS监测系统的基准站设备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电坝地质灾害的GNSS监测系统的监测站设备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电坝地质灾害的GNSS监测系统的基准站发射机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电坝地质灾害的GNSS监测系统的监测站接收机示意图;图中:1、基准站;2、监测站;3、服务器;4、GNSS接收机;5、基准站发射机;6、监测站接收机;7、EVDO发射机;8、GNSS接收天线;9、基准站发射机天线;10、监测站接收机天线;11、基准站主控制模块;12、基准站无线发送电台;13、基准站电源模块;14、监测站无线接收电台;15、监测站主控制模块;16、数据解算模块;17、监测站电源模块;18、数据存储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电坝地质灾害的GNSS监测系统,包括基准站设备1、监测站设备2和服务器3,所述基准站设备1包括GNSS接收机4和基准站发射机5,所述监测站设备2包括GNSS接收机4、监测站接收机6和EVDO发射机7,所述基准站发射机5与监测站接收机6通信连接,所述EVDO发射机7与服务器3通信连接,所述GNSS接收机4连接有GNSS天线8。所述基准站发射机5包括基准站主控制模块11、基准站无线发送电台12和基准站电源模块13,所述基准站主控制模块11分别与GNSS接收机4和基准站无线发送电台12连接,所述基准站电源模块13分别与GNSS接收机4、基准站主控制模块11和基准站无线发送电台12连接,所述基准站无线发送电台12连接有基准站发射机天线9。所述监测站接收机6包括监测站无线接收电台14、监测站主控制模块15、数据解算模块16、数据存储模块18和监测站电源模块17,所述监测站主控制模块15分别与监测站无线接收电台14、数据解算模块16、数据存储模块18和EVDO发射机7连接,所述监测站电源模块17分别与GNSS接收机4、监测站无线接收电台14、监测站主控制模块15、数据解算模块16、数据存储模块18和EVDO发射机7连接,所述监测站无线接收电台14连接有监测站接收机天线10。所述EVDO发射机7采用的是EVDORevA模块。所述基准站电源模块13可以使用市电、蓄电池或太阳能等电源。所述监测站电源模块17可以使用市电、蓄电池或太阳能等电源。所述GNSS接收机4与GNSS接收天线8采用分体结构连接。所述基准站无线发送电台12和基准站发射机天线9采用分体结构连接。所述监测站无线接收电台14和监测站接收机天线10采用分体结构连接。所述基准站发射机5与监测站接收机6采用UHF频段通信连接。所述GNSS接收机4接收北斗卫星系统的B1、B2和B3频段,GPS卫星系统的L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电坝地质灾害的GNSS监测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电坝地质灾害的GNSS监测系统,包括基准站设备(1)、监测站设备(2)和服务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站设备(1)包括GNSS接收机(4)和基准站发射机(5),所述监测站设备(2)包括GNSS接收机(4)、监测站接收机(6)和EVDO发射机(7),所述基准站发射机(5)与监测站接收机(6)通信连接,所述EVDO发射机(7)与服务器(3)通信连接,所述GNSS接收机(4)连接有GNSS天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坝地质灾害的GNSS监测系统,包括基准站设备(1)、监测站设备(2)和服务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站设备(1)包括GNSS接收机(4)和基准站发射机(5),所述监测站设备(2)包括GNSS接收机(4)、监测站接收机(6)和EVDO发射机(7),所述基准站发射机(5)与监测站接收机(6)通信连接,所述EVDO发射机(7)与服务器(3)通信连接,所述GNSS接收机(4)连接有GNSS天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坝地质灾害的GNSS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站发射机(5)包括基准站主控制模块(11)、基准站无线发送电台(12)和基准站电源模块(13),所述基准站主控制模块(11)分别与GNSS接收机(4)和基准站无线发送电台(12)连接,所述基准站电源模块(13)分别与GNSS接收机(4)、基准站主控制模块(11)和基准站无线发送电台(12)连接,所述基准站无线发送电台(12)连接有基准站发射机天线(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电坝地质灾害的GNSS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站接收机(6)包括监测站无线接收电台(14)、监测站主控制模块(15)、数据解算模块(16)、数据存储模块(18)和监测站电源模块(17),所述监测站主控制模块(15)分别与监测站无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启田黄侠刘宇航陈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创北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