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耕机用耕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0230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30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耕机用耕刀,包括耕刀主体和微耕机输出轴,所述耕刀主体由基板、支杆和耕刀头构成为一体,基板的一侧通过支杆连接耕刀头,基板内腔的中部安置微耕机输出轴,基板的正面位于微耕机输出轴外围的位置从里到外依次设有增稳装置和夹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轻巧,设计合理,通过增稳装置和夹紧装置的共同作用下,有利于耕刀迅速的安装,降低耕刀安装的难度的同时,能够大幅度的提高耕刀安装时的稳定性和稳固性,防止在使用耕刀时耕刀在微耕机输出轴出现滑动移位,甚至脱离的现象,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使用耕刀进行耕地作业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配件领域,尤其涉及微耕机用的配件,具体为一种微耕机用耕刀
技术介绍
微耕机是一种小型的耕地机械,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地方进行耕地作业。而耕刀则是微耕机中不可或缺的配件之一,耕刀使用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微耕机使用时耕地的效果和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耕刀的种类不断增多。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耕刀体积较大,耕刀的安装较为复杂,安装效率低,安装使用时的稳定性差,常常在使用微耕机时会出现耕刀脱离微耕机输送轴的情况,既影响耕作的效果,又影响耕地的效率,难以满足市场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具有高稳定稳固性的微耕机用耕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耕机用耕刀,包括耕刀主体和微耕机输出轴,所述耕刀主体由基板、支杆和耕刀头构成为一体,基板的一侧通过支杆连接耕刀头,基板内腔的中部安置微耕机输出轴,基板的正面位于微耕机输出轴外围的位置从里到外依次设有增稳装置和夹紧装置。所述增稳装置包括加固圈、增固拉簧和限位扎块,所述加固圈位于微耕机输出轴的外表面,所述增固拉簧的两端均铰接于微耕机输出轴表面,增固拉簧的端合并拢处通过限位扎块固定。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定板、固定螺栓、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定板位于基板的正面,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均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上夹板与下夹板的中部均贴合于微耕机输送轴表面。优选的,所述增固拉簧的底部截面外形为三角形结构。优选的,所述耕刀头的一侧均设有凸齿,且所述凸齿的表面涂覆有防腐耐磨层。优选的,所述耕刀头的外形为圆弧结构,且耕刀头的表面设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支杆与基板相接触位置设有弹簧,且支杆的截面外形为“T”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轻巧,设计合理,通过增稳装置和夹紧装置的共同作用下,有利于耕刀迅速的安装,降低耕刀安装的难度的同时,能够大幅度的提高耕刀安装时的稳定性和稳固性,防止在使用耕刀时耕刀在微耕机输出轴出现滑动移位,甚至脱离的现象,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使用耕刀进行耕地作业的效率。2、本技术通过加固圈、增固拉簧和限位扎块的配合与定板、固定螺栓、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对耕刀实现双重的夹紧增稳效果,提高了耕刀安装的稳定性和稳固性,从而有利于进行耕地作业。3、本技术弹簧的运用能够降低耕刀头在使用时由于机械压力造成的磨损,有利于延长耕刀头的使用寿命,且通过凸齿的运用能够增加耕刀头对土壤等的抓力,从而提高了耕刀耕地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装状态时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未安装状态时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耕刀主体、11基板、12支杆、121弹簧、13耕刀头、131凸齿、2微耕机输出轴、3增稳装置、31加固圈、32增固拉簧、33限位扎块、4夹紧装置、41定板、42固定螺栓、43上夹板、44下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耕机用耕刀,包括耕刀主体1和微耕机输出轴2,耕刀主体1由基板11、支杆12和耕刀头13构成为一体,基板11的一侧通过支杆12连接耕刀头13,耕刀头13的外形为圆弧结构,该圆弧结构便于耕刀头13的使用,增加了耕刀头13与土壤的接触面积的同时,能够便于耕刀头13快速的旋转进行耕地作业,且耕刀头13的表面设有加强筋,该加强筋的运用能够增加耕刀头13的使用年限,增强耕刀头13的整体强度,耕刀头13的一侧均设有凸齿131,凸齿131的运用能够增加耕刀头13对土壤等的抓力,从而提高了耕刀耕地的效率,且凸齿131的表面涂覆有防腐耐磨层,该防腐耐磨层能够延长耕刀头13的整体使用寿命,支杆12与基板11相接触位置设有弹簧121,弹簧121的运用能够降低耕刀头13在使用时由于机械压力造成的磨损,有利于延长耕刀头13的使用寿命,且支杆12的截面外形为“T”状结构,基板11内腔的中部安置微耕机输出轴2,基板11的正面位于微耕机输出轴2外围的位置从里到外依次设有增稳装置3和夹紧装置4。增稳装置3包括加固圈31、增固拉簧32和限位扎块33,加固圈31位于微耕机输出轴2的外表面,增固拉簧32的底部截面外形为三角形结构,该三角形结构的增固拉簧32能够增加本身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增加耕刀安装的稳定性和稳固性,增固拉簧32的两端均铰接于微耕机输出轴2表面,增固拉簧32的端合并拢处通过限位扎块33固定。夹紧装置4包括定板41、固定螺栓42、上夹板43和下夹板44,定板41位于基板11的正面,上夹板43与下夹板44均通过固定螺栓42固定,上夹板43与下夹板44的中部均贴合于微耕机输送轴2表面,通过加固圈31、增固拉簧32和限位扎块33的配合与定板41、固定螺栓42、上夹板43和下夹板44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对耕刀实现双重的夹紧增稳效果,提高了耕刀安装的稳定性和稳固性,从而有利于进行耕地作业。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加固圈31、增固拉簧32和限位扎块33的配合实现第一重的加固增稳,而后通过定板41、固定螺栓42、上夹板43和下夹板44的配合实现第二重的加固增稳,从而大幅度的提高耕刀安装在微耕机输出轴2时的稳定性和稳固性,从而有利于耕刀的使用,通过凸齿131的运用能够增加耕刀头13对土壤等的抓力,从而提高了耕刀耕地的效率,弹簧121的运用能够降低耕刀头13在使用时由于机械压力造成的磨损,有利于延长耕刀头13的使用寿命,将耕刀安装在微耕机输出轴2即可使用耕刀进行耕地作业。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耕机用耕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耕机用耕刀,包括耕刀主体(1)和微耕机输出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耕刀主体(1)由基板(11)、支杆(12)和耕刀头(13)构成为一体,基板(11)的一侧通过支杆(12)连接耕刀头(13),基板(11)内腔的中部安置微耕机输出轴(2),基板(11)的正面位于微耕机输出轴(2)外围的位置从里到外依次设有增稳装置(3)和夹紧装置(4);所述增稳装置(3)包括加固圈(31)、增固拉簧(32)和限位扎块(33),所述加固圈(31)位于微耕机输出轴(2)的外表面,所述增固拉簧(32)的两端均铰接于微耕机输出轴(2)表面,增固拉簧(32)的端合并拢处通过限位扎块(33)固定;所述夹紧装置(4)包括定板(41)、固定螺栓(42)、上夹板(43)和下夹板(44),所述定板(41)位于基板(11)的正面,所述上夹板(43)与下夹板(44)均通过固定螺栓(42)固定,上夹板(43)与下夹板(44)的中部均贴合于微耕机输出轴(2)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耕机用耕刀,包括耕刀主体(1)和微耕机输出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耕刀主体(1)由基板(11)、支杆(12)和耕刀头(13)构成为一体,基板(11)的一侧通过支杆(12)连接耕刀头(13),基板(11)内腔的中部安置微耕机输出轴(2),基板(11)的正面位于微耕机输出轴(2)外围的位置从里到外依次设有增稳装置(3)和夹紧装置(4);所述增稳装置(3)包括加固圈(31)、增固拉簧(32)和限位扎块(33),所述加固圈(31)位于微耕机输出轴(2)的外表面,所述增固拉簧(32)的两端均铰接于微耕机输出轴(2)表面,增固拉簧(32)的端合并拢处通过限位扎块(33)固定;所述夹紧装置(4)包括定板(41)、固定螺栓(42)、上夹板(43)和下夹板(44),所述定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海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锦达商业设备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