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回用深度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0198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污水回用深度净化装置,本装置在壳体内腔设有垂直向的导流筒,导流筒上方为进水腔,下方为反应腔,反应腔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层,活性炭层上方设有出水腔,导流筒内设有搅拌桨,搅拌桨下方设有与臭氧发生器相连的布气管,本装置耗能小,溶氧效率高,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好,而且具有自行在本装置内对活性炭层进行再生处理的功能。(*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一种污水净化装置。现有污水净化深度处理装置中,常采用物理方法,即活性碳过滤净化,这种活性碳过滤层饱合后,多数是用燃烧再生法烧掉其附着物,这种方法很不方便,且活性碳也会在燃烧过程中损失掉约10%,还有用化学方法的,如用投加絮凝剂、净水剂再过滤的方法,这类方法运行费用较高,处理效率较低。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耗能少,净化效果好,同时可自行再生活性碳层的污水回用深度净化装置。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参见图1实施例)本装置包括外壳(21)、进水管(19)、出水管(16)、活性碳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腔垂直向设一上、下开口的导流筒(17),导流筒上开口对着设有所述进水管(19)的进水腔(22),下开口对着设有排污阀(8)的封闭的反应腔(9),反应腔上方设有活性碳层(6),活性碳层上方设有与进水腔、反应腔均隔离并带有所述出水管的出水腔(18),出水腔与进水腔之间设能控制两腔开通或关闭的阀门(1),导流筒(17)内设有装在轴支撑架上的垂直向的转轴(24),转轴上装有能产生向下方向推力的推流搅拌浆(15),推流搅拌浆下方设有带布气孔的布气管(14),布气管入口与臭氧发生器(3)及鼓风机(2)相通。本装置的工作理是污水从进水管进入进水腔后,向下进入导流筒17,导流筒内旋转的推流搅拌浆15产生很大向下的推力和搅拌力,使液体产生激烈的轴向和径向运动,从而在搅拌浆下方的布气管14周围产生一个低压区,鼓风机通过布气孔鼓入的臭氧很容易进入该低压水区并与其充分混合,这些污水向下进入反应腔后,水中的污物被臭氧分解,再经活性碳层6过滤进入出水腔流出净化水。使用一定时间后,活性碳层逐渐饱合,可在本容器内自行进行再生处理,具体方法是将出水管关闭,打开进水腔与出水腔之间的阀门1,向进水腔注入清水,在导流筒内推流搅拌浆的作用下,容器内的清水按进水腔-导流筒-反应腔-活性碳层-出水腔-进水腔这样的路径作循环流动,在这过程中,不断鼓入臭氧,液体中的臭氧在穿过活性碳层时即可将其上的附着物分解掉,同时液体对活性碳层进行清洗,最后将反应腔下部的排污阀打开,将不溶于水的污物排出。由于本装置在导流筒内所设推流搅拌浆和布气管的配合使用,能够在耗能少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溶氧效率,这些足够量的臭氧可与污物进行较充分的反应,使污水得到高程度的净化,再经活性碳层的过滤,得到深度净化的水。本装置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合理,可在同一装置中对污水进行物理的和化学的深度净化处理,不仅具有较强的污水净化功能,同时还具有在装置内自行对活性碳层进行再生处理的功能,而且进行再生的操作简单,对活性碳的损耗小。 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1-球阀2-臭氧发生器3-鼓风机4-进气管5-筛网6-活性碳层7-筛网 8-排污阀9-反应腔10-深度搅拌桨11-固定轴套 12-导流板 13-轴支撑架 14-布气管 15-推流搅拌桨16-出水管 17-导流筒 18-出水腔 19-进水管 20-隔板21-外壳 22-进水腔 23-排气阀 24-转轴 25-减速器图2推流搅拌桨15俯视图图3布气管14俯视图26-布气孔实施例说明本例壳体21为上、下封闭的筒状,设有进水管19的进水腔22在壳体内腔顶部,进水腔底部设有隔板20将该腔与其它腔体隔离,导流筒17直径小于壳体直径,位于壳体内腔中心部位,其与进水腔相通的上开口高于进水腔底部的隔板20,进水管19低于导流筒上开口,这样可使进来的液体从导流筒上开口均匀地溢入导流筒内腔。进水腔顶部设有排气阀23。转轴24上部与减速机相连,下部垂直向穿过导流筒内轴支撑架上的固定轴套11,位于推力搅拌桨下方的布气管14为环状,位于布气管下方的转轴上还设有深度搅拌桨10。臭氧发生器2一端与鼓风机3相联,一端与进气管4相联。导流筒下开口对着壳体底部的反应腔9,反应腔下部设有排污阀8,活性碳层设在导流筒外壁与壳体内壁形成的环形夹套之间,并从上方将反应腔9隔离,活性碳层上表面与进水腔底部的隔板20保留一定距离,形成出水腔18,隔板20上设有球阀1,出水腔设有出水管16,在对活性碳层进行再生处理时即将球阀1打开,使出水腔与进水腔相通,并将出水管关闭。活性碳层上、下表面设有筛网5、7。本实施例结构设计紧凑合理。权利要求1.污水回用深度净化装置,包括外壳(21)、进水管(19)、出水管(16)、活性碳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腔垂直向设一上、下开口的导流筒(17),导流筒上开口对着设有所述进水管(19)的进水腔(22),下开口对着设有排污阀(8)的封闭的反应腔(9),反应腔上方设有活性碳层(6),活性碳层上方设有与进水腔、反应腔均隔离并带有所述出水管的出水腔(18),出水腔与进水腔之间设能控制两腔开通或关闭的阀门(1),导流筒(17)内设有装在轴支撑架上的垂直向的转轴(24),转轴上装有能产生向下方向推力的推流搅拌浆(15),推流搅拌浆下方设有带布气孔的布气管(14),布气管入口与臭氧发生器(3)及鼓风机(2)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回用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为上、下封闭的筒状,所述进水腔(22)在壳体内腔顶部,进水腔底部设有隔板(20)将该腔与其它腔体隔离,所述导流筒(17)直径小于壳体直径,位于壳体内腔中心部位,其与进水腔相通的上开口高于进水腔底部的隔板(20),进水管(19)低于导流筒上开口,所述导流筒下开口对着壳体底部的反应腔(9),反应腔下部设有排污阀(8),活性碳层设在导流筒外壁与壳体内壁形成的环形夹套之间,并从上方将反应腔(9)隔离,活性碳层上表面与进水腔底部的隔板(20)保留一定距离,形成所述的出水腔(18),隔板(20)上设有球阀(1)。专利摘要污水回用深度净化装置,本装置在壳体内腔设有垂直向的导流筒,导流筒上方为进水腔,下方为反应腔,反应腔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层,活性炭层上方设有出水腔,导流筒内设有搅拌桨,搅拌桨下方设有与臭氧发生器相连的布气管,本装置耗能小,溶氧效率高,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好,而且具有自行在本装置内对活性炭层进行再生处理的功能。文档编号C02F1/28GK2341977SQ9724445公开日1999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1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1日专利技术者左耀太, 魏永杰, 宁长满, 郭宏, 姚晋雄, 张伟明, 王兴义, 李慧, 李月梅 申请人:山西科林环境保护技术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污水回用深度净化装置,包括外壳(21)、进水管(19)、出水管(16)、活性碳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腔垂直向设一上、下开口的导流筒(17),导流筒上开口对着设有所述进水管(19)的进水腔(22),下开口对着设有排污阀(8)的封闭的反应腔(9),反应腔上方设有活性碳层(6),活性碳层上方设有与进水腔、反应腔均隔离并带有所述出水管的出水腔(18),出水腔与进水腔之间设能控制两腔开通或关闭的阀门(1),导流筒(17)内设有装在轴支撑架上的垂直向的转轴(24),转轴上装有能产生向下方向推力的推流搅拌浆(15),推流搅拌浆下方设有带布气孔的布气管(14),布气管入口与臭氧发生器(3)及鼓风机(2)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耀太魏永杰宁长满郭宏姚晋雄张伟明王兴义李慧李月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科林环境保护技术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