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974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公开的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是在电絮凝槽(1)内设置有多组相互平行的电极板(2)和聚结填料(17)、电极板相互连接后与直流电源(3)连接,聚结填料设置在电絮凝槽内的出水口部位,在电絮凝槽的上端面设置有刮油器(4)、下端设置有反冲洗装置(5);在电气浮槽(7)内设置有多组相互平行的电极板(8)和聚结填料(18)及超声阻垢器(19),电极板相互连接后与直流电源(9)的连接,聚结填料及超声阻垢器设置在电絮凝槽内的出水口部位,在电气浮槽的上端面设置有刮油器(10)、下端设置有反冲洗装置(11)。解决了设备占地面积大,投资费用高,运行能耗和物耗费用高的问题,有效降低电耗,防止极板结垢,使处理后的含油污水稳定达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主要涉及的是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用于石油开发集输过程中的污水处理,炼油厂石油化工厂原油的污水处理及化 工污水处理,尤其适用于油田三次采油回注含油污水的处理。技术背景含油污水是一种量大而面广的污染源。据有关资料表明,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00-1000万吨油类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含油污水的来源十分广泛,主要 来自石油、石油化工、钢铁、焦化、煤气发生站、机械等工业企业,另外铁路 运输业、纺织与轻工行业中都会产生含油污水。含油污水中的油一般以四种状态存在于水中(l)悬浮油油品粒径较大, 一般大于100Mm ,易于浮于水面而能撇除,它是废水中含油量的主要部分, 一般 占废水中含油量的65% 70%。常采用捞撇等手段在隔油池中去除。(2)分散油 以微小油滴悬浮于水中,不稳定,静置后往往变成浮油,其油粒径为10-IOO刚。(3) 溶解油它是小于乳化油粒径的油份,有时可以小到几纳米,多数为溶解 的烃类物质油,在水中的溶解度甚小, 一般约为5 15mg/L,多采用生化法去除。(4) 乳化油含油废水在输送过程中被叶轮机械切割,或压力突然降低或存在 表面活性剂,油在水中呈乳化状态,形成乳化油,油品粒径小于15Mm ,体系较 稳定,不易上浮于水面, 一般采用浮选、过滤、絮凝等方法去除。乳化油含有 界面活性剂和起同样作用的有机物,油分以微米数量级大小的粒子存在,分离 难度颇大。目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含油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主要有四个典型流程如下(1) 含油污水一隔油一浮选一过滤一生物处理一水体或灌沐i。(2) 含油污水一浮选一浮选或过滤一生物处理一水体或灌溉。(3) 含油污水一隔油一浮选一浮选或过滤一水体或灌溉。(4) 含油污水一隔油一浮选一水体或灌溉。这套处理流程工艺技术成熟、适应性强、稳定可靠,但其占地面积大、能 耗和物耗费用高、投资费用高,采用电絮凝、电气浮和臭氧超声强化氧化的方 法,从而解决含油污水的处理问题,使处理后的含油污水稳定达标。近年来,含油污水处理技术方面开发出一系列技术。中国专利CN 1654350A 公开了一种油田污水处理设备,包括顺序管路连接的电阻垢器、电絮凝器、电 气浮器、果壳过滤器、石英过滤器和电杀菌器,在电气浮器的上部开口处设有 刮油器。该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经该设备处理的水回注到地层后不会对 地层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可以对含油污水中的原油加以回收利用。但该 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电耗高,难以实现直接达标排放。中国专利CN 2579880Y 公开了一种油田废水处理装置,其结构为卧式圆形容器,内部分为预处理区和 电气浮区,其中预处理区设置有档板、斜板和集油包,电气浮区设置有档板、 电极板、集油包以及控制水位的出水槽(管)。其在处理油田废水时,不需要投 加多种药剂,大幅度降低处理成本,减化了现场实际操作要求,实现了电气浮 除油和电解杀菌一体化。但仍存在装置庞大,耗电高,没有防垢手段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解决设备占地面积大, 投资费用高,运行能耗和物耗费用高的问题,有效降低电耗,防止极板结垢, 使处理后的含油污水稳定达标。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电絮凝槽内设置有多组相 互平行的电极板和聚结填料、电极板相互连接后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聚 结填料设置在电絮凝槽内的出水口部位,在电絮凝槽的上端面设置有刮油器、下端设置有反冲洗装置;在电气浮槽内设置有多组相互平行的电极板和聚结填 料及超声阻垢器,电极板相互连接后与直流电源9的正负极连接,聚结填料及超 声阻标器设置在电絮凝槽内的出水口部位,在电气浮槽的上端面设置有舌鹏器、 下端设置有反冲洗装置;电气浮槽的进水口与电絮凝槽的出水口连接,其出水 口污水泵与一级过滤罐连接,该一级过滤罐与二级过滤罐连接。本技术针对现有含油污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投资费用高、运行能 耗和物耗费用高的问题,采用电絮凝(内含聚结填料)、电气浮(内含聚结填料) 和过滤的方法,把电化学处理和物理聚结、有机亲油材料过滤结合起来,用超声阻垢器阻止电极结垢并促进新生态的氢和氧与有机物的反应,从而解决含油 污水的处理问题。具有操作稳定,自动化程度高,不加化学药剂,浮渣少,适 应性强,使处理后的含油污水稳定达标。可用于石油开发集输过程中的污水处 理,又可用于炼油厂石油化工厂原油的污水处理,也可用于化工污水处理,尤 其适用于油田三次采油回注含油污水的处理。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级过滤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二级过滤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反冲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絮 疑槽,2、电极板,3、直流电源,4、刮油器,5、反冲洗装 置,6、、排污阀,7、电气浮槽,8、电极,9、直流电源,10、刮油器,11、反 冲洗装置,12、排污阀,13、污水泵,14、 一级过滤罐,15、 二级过滤罐,16、 反冲管,17、聚结填料,18、聚结填料,19、超声阻垢器,20、滤芯,21、主 管,22、喷头。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下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是在电絮凝槽l内设置有若干组(一般2-100组)相互平行的电极板2,电极板2为网状或板式结构,材料为铝或铁等活性金属。相邻 电极板之间为正负极关系,间隔的电极板相互连接后分别与直流电源3的正负极 通过导线连接,直流电源3的输出功率一般为l-500Kv,输出电压为5-500V。由电 机带动的自动刮油器4设置在电絮凝槽1的上端面,其作用是及时刮去上浮的油 类。在电絮凝槽1的下端设置有反冲洗装置5,反冲洗装置5的结构为主管21上分 布直径为10毫米的喷头22 (如图4所示),其作用利用高压水在不停工状态下冲 洗去电絮凝槽l内泥沙等沉积物。在反冲洗装置5的下部设置有排污阀6,作用是 排出反冲洗出来的沉积物。在电絮凝槽l内的出水位置还设置有用不锈钢或树脂 类聚结材料制作的聚结填料17,该聚结填料17为板状填料或丝网包裹起来的粒 状填料,用聚四氟乙烯支架固定在极板中间,用于聚结油类。在电气浮槽7内设 置有多组(一般2-IOO组)相互平行的电极板8和聚结填料18及超声阻垢器19,相邻电极板之间为正负极关系,间隔的电极板相互连接后分别与直流电源9的正 负极通过导线连接,电极8为网状或板式结构,为不溶性纳米电极,材料为具有 纳米贵金属钌、钽等氧化物涂层的钛电极,其电流效率极高、阻垢性好,与电 极8相连的直流电源9一般输出功率为l-500Kv,输出电压为5-500V。聚结填料18 及超声阻垢器19设置在电气浮槽7内的出7jC口部位,聚结±真料18为板状±真料或丝 网包裹起来的粒状填料,用聚四氟乙烯支架固定在电气浮槽7的极板中间,作用 是进一步聚结油类。超声阻垢器19为板式超声波发生器,作用是阻止电极结垢 并促进新生态的氢和氧与有机物的反应。由电机带动的自动刮油器10安装在电 气浮槽7上端面,其作用是及时刮去上浮的油类。在电气浮槽7的下端设置有反 冲洗装置ll,反冲洗装置11的结构为主管21上分布直径为10毫米的喷头22 (如 图4所示),作用利用高压7K在不停工状态下冲f先去电气浮槽7内泥沙等沉积物。 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电絮凝槽(1)、电气浮槽(7)、一级过滤罐(14)和二级过滤罐(15),电气浮槽(7)的进水口与电絮凝槽(1)的出水口连接,其出水口经污水泵(13)与一级过滤罐(14)连接,一级过滤罐(14)与二级过滤罐(15)连接,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电絮凝槽(1)内设置有多组相互平行的电极板(2)和聚结填料(17)、电极板(2)相互连接后与直流电源(3)的正负极连接,聚结填料(17)设置在电絮凝槽(1)内的出水口部位,在电絮凝槽的上端面设置有刮油器(4)、下端设置有反冲洗装置(5);在所述的电气浮槽(7)内设置有多组相互平行的电极板(8)和聚结填料(18)及超声阻垢器(19),电极板(8)相互连接后与直流电源(9)的正负极连接,聚结填料(18)及超声阻垢器(19)设置在电絮凝槽内的出水口部位,在电气浮槽(7)的上端面设置有刮油器(10)、下端设置有反冲洗装置(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世松范洪波陈要君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新普石化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