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9533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9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炉体的炉腔包括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内设有主进气管,主进气管与炉体的进气口连通,主进气管两侧分别设有与其外壁固定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两端均分别与上炉体的内壁固定,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远离主进气管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腔室,且该腔室与炉体的出气口连通,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有与该腔室连通的气孔;主进气管的下方设有若干根与其连通的副进气管,且任意一条副进气管远离主进气管的一端均穿过所述腔室伸入至下腔室并与下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燃烧充分,有害气体排出量小,且热量损耗小,热量有效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在不断地增加,生活垃圾的成分亦日趋复杂,对环境的污染和人民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也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因此也推动了垃圾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现有的垃圾处理设备结构不合理,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垃圾处理装置。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炉体的炉腔包括上下布置且相互连通的上腔室和下腔室,其中:上腔室内且位于靠近其顶部的一侧设有水平布置的主进气管,主进气管与炉体的进气口连通,主进气管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并与其外壁固定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两端均分别与上炉体的内壁固定,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远离主进气管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腔室,且该腔室与炉体的出气口连通,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有与该腔室连通的气孔;主进气管的下方设有若干根沿主进气管长度方向布置并与其连通的副进气管,且任意一条副进气管远离主进气管的一端均穿过所述腔室伸入至下腔室并与下腔室连通。优选地,炉体的炉壁且位于上腔室的外周设有绕上腔室环形布置的上夹腔。优选地,炉体的出气口与上夹腔连通,上夹腔与所述腔室连通。优选地,炉体还设有与下腔室连通的排烟口。优选地,炉体的炉壁且位于下腔室的外周设有绕下腔室环形布置的下夹腔。优选地,排烟口与下夹腔连通,下夹腔与下腔室连通。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炉内输出的气体进行冷凝去水的气体冷凝处理机构,该气体冷凝处理结构具有进口和出口,且其进口与炉体的出气口连通,其出口与炉体的进气口连通。本技术中,通过在上腔室内设置主进气管,并使主进气管与炉体的进气口连接,主进气管的下方设置多根与其连通并伸至下腔室的副进气管,利用主进气管和各副进气管可以将助燃气体导入下腔室内,以加快垃圾的处理速度,并使垃圾可以充分燃烧,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出;且由于主进气管位于上腔室内,在输送气体时,可利用上腔室内高温对气体进行预热,以避免下腔室内的热量损耗;同时本技术通过在主进气管的两侧设置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两端均分别与上炉体的内壁固定,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远离主进气管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腔室,并使该腔室与炉体的出气口连通,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分别设有与该腔室连通的通孔,利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腔室可以将垃圾燃烧前高温热解产生的可燃气体进行回收,并在回收过程中,利用高温的可燃气体进一步对主进气管和副进气管内的气体进行预热,以避免冷气体进入下腔室后造成下腔室内的热量损耗。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垃圾处理装置,结构合理,燃烧充分,有害气体排出量小,且热量损耗小,热量有效利用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垃圾处理装置中所述主进气管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垃圾处理装置中所述主进气管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参照图1-2,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设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炉体1的炉腔包括上下布置且相互连通的上腔室和下腔室,其中:上腔室内且位于靠近其顶部的一侧设有水平布置的主进气管2,主进气管2与炉体1的进气口11连通,主进气管2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并与其外壁固定的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的两端均分别与上炉体1的内壁固定,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远离主进气管2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腔室,且该腔室与炉体1的出气口12连通,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上均设有与该腔室连通的气孔;主进气管2的下方设有若干根沿主进气管2长度方向布置并与其连通的副进气管5,且任意一条副进气管5远离主进气管2的一端均穿过所述腔室伸入至下腔室并与下腔室连通。本实施例中,炉体1的炉壁且位于上腔室的外周设有绕上腔室环形布置的上夹腔,炉体1的出气口12与上夹腔连通,上夹腔与所述腔室连通,该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可燃气体再由腔室向外排出时先经过上夹腔,以起到对上炉腔保温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炉体1还设有与下腔室连通的排烟口,用于排出垃圾燃烧时产生的不可燃废气。本实施例中,炉体1的炉壁且位于下腔室的外周设有绕下腔室环形布置的下夹腔,排烟口与下夹腔连通,下夹腔与下腔室连通;该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废气再由下腔室向外排出时先经过下夹腔,以起到对下腔室保温的作用。本技术中,通过在上腔室内设置主进气管2,并使主进气管2与炉体1的进气口11连接,主进气管2的下方设置多根与其连通并伸至下腔室的副进气管5,利用主进气管2和各副进气管5可以将助燃气体导入下腔室内,以加快垃圾的处理速度;且由于主进气管2位于上腔室内,在输送气体时,可利用上腔室内高温对气体进行预热,以避免下腔室内的热量损耗;同时本技术通过在主进气管2的两侧设置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的两端均分别与上炉体1的内壁固定,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远离主进气管2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腔室,并使该腔室与炉体1的出气口12连通,使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上分别设有与该腔室连通的通孔,利用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之间的腔室可以将垃圾燃烧前高温热解产生的可燃气体进行回收,并在回收过程中,利用高温的可燃气体进一步对主进气管2和副进气管5内的气体进行预热。此外,为了使炉内排出的可燃气体可以循环利用,本实施中还包括用于将炉内输出的气体进行冷凝去水的气体冷凝处理机构,该气体冷凝处理结构具有进口和出口,且其进口与炉体1的出气口12连通,其出口与炉体1的进气口11连通;在工作过程中,垃圾在热解时产生的可燃气体通过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的通孔进入所述腔室内,并由腔室进入出气口12引入气体冷凝处理机构,该气体冷凝处理机构将气体处理后再由炉体1的进气口11输入主进气管2并由主进气管2分别向各副进气管5输送,最终由各副进气管5输送至下腔室内进行助燃,从而实现了对可燃气体的循环利用,使得整个设备无需外接辅助能源,大大降低了设备总成本和运行成本,经济环保。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设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炉体(1)的炉腔包括上下布置且相互连通的上腔室和下腔室,其中:上腔室内且位于靠近其顶部的一侧设有水平布置的主进气管(2),主进气管(2)与炉体(1)的进气口(11)连通,主进气管(2)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并与其外壁固定的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的两端均分别与上炉体(1)的内壁固定,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远离主进气管(2)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腔室,且该腔室与炉体(1)的出气口(12)连通,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上均设有与该腔室连通的气孔;主进气管(2)的下方设有若干根沿主进气管(2)长度方向布置并与其连通的副进气管(5),且任意一条副进气管(5)远离主进气管(2)的一端均穿过所述腔室伸入至下腔室并与下腔室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设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炉体(1)的炉腔包括上下布置且相互连通的上腔室和下腔室,其中:上腔室内且位于靠近其顶部的一侧设有水平布置的主进气管(2),主进气管(2)与炉体(1)的进气口(11)连通,主进气管(2)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并与其外壁固定的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的两端均分别与上炉体(1)的内壁固定,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远离主进气管(2)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腔室,且该腔室与炉体(1)的出气口(12)连通,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上均设有与该腔室连通的气孔;主进气管(2)的下方设有若干根沿主进气管(2)长度方向布置并与其连通的副进气管(5),且任意一条副进气管(5)远离主进气管(2)的一端均穿过所述腔室伸入至下腔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启仁曹文波明永刚舒志强魏凌敏唐武才李文龙何加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