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吴一专利>正文

新型电力保护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9362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9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力保护管,包括外护管,外护管内部底端设有吸湿棉层,位于吸湿棉层上方的外护管内设有内护管,内护管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内通孔,内护管的外表面和外护管的内表面之间连接有多个条形隔板,条形隔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隔板通孔,外护管的内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凸起柱,外护管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沿外护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外加强筋,外护管下方固定设有底部托座,且底部托座的上表面为与外护管相贴合的弧面结构,下表面为水平面结构,底部托座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底部固定块,底部固定块上开设有底部安装孔,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大大利于电缆的散热和检修,同时还能有效地进行位置定位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力保护管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和电力建设的发展,电力电缆在电力、通信传输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铺设地下电力电缆的过程中,为了保障电力电缆使用的安全性和长久性,往往会使用配套的电力电缆保护管,以对电力电缆进行有效的防护。但与此同时所存在的问题是,限于结构和设计上的限制,现有的电力电缆保护管往往只有一个容纳电力电缆的腔体,使得电缆在保护管内便会堆积缠绕在一起进行布置,这样不仅不利于线路检修,同时也不利于电缆的有效散热;此外,在保护管的铺设过程中,往往不能方便快捷地对保护管进行位置定位和固定,从而很容易因保护管转动而对其内的电缆产生扭拧作用,这大大影响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了保护管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大大利于电缆的散热和检修,同时还能有效地进行位置定位和固定的新型电力保护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力保护管,包括外护管,在所述外护管的内部底端设有吸湿棉层,在位于所述吸湿棉层上方的外护管内还设有内护管,在所述内护管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内通孔,在所述内护管的外表面和外护管的内表面之间还连接有多个条形隔板,且所述条形隔板沿所述内护管及外护管的长度方向延伸,同时在所述条形隔板上还均匀开设有多个隔板通孔;在所述外护管的内表面上还均匀分布有多个凸起柱,在所述外护管的外表面还设有多个沿所述外护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外加强筋,同时在所述外护管的下方还固定设有底部托座,且所述底部托座的上表面为与所述外护管的外表面相贴合的弧面结构,所述底部托座的下表面为水平面结构,并且在所述底部托座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底部固定块,在所述底部固定块上还开设有底部安装孔。上述新型电力保护管,其中在所述内护管的内表面还均匀设有多个沿所述内护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内加强筋。上述新型电力保护管,其中在所述外护管的内部还嵌设有金属网层。上述新型电力保护管,其中在所述底部托座的底端还均匀设有多个定位钉。上述新型电力保护管,其中在所述外护管的上方还固定设有顶部托座,且所述顶部托座的下表面为与所述外护管的外表面相贴合的弧面结构,所述顶部托座的上表面为水平面结构,同时在所述顶部托座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顶部固定块,在所述顶部固定块上还开设有顶部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能够大大利于电缆的散热和检修,同时还能有效地进行位置定位和固定,从而大大提升了自身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新型电力保护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外护管1,吸湿棉层2,内护管3,条形隔板4,凸起柱5,外加强筋6,底部托座7,底部固定块8,内加强筋9,定位钉10,顶部托座11,顶部固定块1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电力保护管,包括外护管1,在外护管1的内部底端设有吸湿棉层2,在位于吸湿棉层2上方的外护管1内还设有内护管3,在内护管3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内通孔(图中未示出),在内护管3的外表面和外护管1的内表面之间还连接有多个条形隔板4,且条形隔板4沿内护管3及外护管1的长度方向延伸,同时在条形隔板4上还均匀开设有多个隔板通孔(图中未示出);在外护管1的内表面上还均匀分布有多个凸起柱5,在外护管1的外表面还设有多个沿外护管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外加强筋6,同时在外护管1的下方还固定设有底部托座7,且底部托座7的上表面为与外护管1的外表面相贴合的弧面结构,底部托座7的下表面为水平面结构,并且在底部托座7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底部固定块8,在底部固定块8上还开设有底部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在上述结构下,通过分别设有内护管3和外护管1,并且在内护管3和外护管1之间还连接有多个条形隔板4,这样在嵌设电缆时,不同的电缆便可相互独立地置于由条形隔板4所隔开的不同空间内,这不仅大大方便了对电缆进行检修,同时还保证了电缆的良好散热,而通过进一步在内护管3上开设有内通孔,在条形隔板4上开设有隔板通孔,便进一步促进了电缆的快速散热。同时,通过在外护管1的内部底端设有吸湿棉层2,便可有效地对外护管1内的水汽等进行吸附,这大大保证了电缆始终处于干燥的环境中,从而提升了电缆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而当随着电缆的长时间工作,电缆本身会散热热量,此时便又可对吸湿棉层2进行有效的干燥处理,这进一步保证了吸湿棉层2的使用性能和重复使用。通过在外护管1的内表面上还均匀分布有多个凸起柱5,便可进一步防止电缆紧贴外护管1的内表面,这样电缆便更不容易会受到外部环境的侵蚀,而通过设有底部托座7和底部固定块8,便可方便有效地对保护管进行位置定位和位置固定。作为优选,对于上述新型电力保护管,其中在内护管3的内表面还均匀设有多个沿内护管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内加强筋9,以进一步增强保护管的结构强度。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对于上述新型电力保护管,其中在外护管1的内部还嵌设有金属网层,以进一步实现对外界干扰信号的隔离,从而保证了电力电缆的安全、正常运行。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对于上述新型电力保护管,其中在底部托座7的底端还均匀设有多个定位钉10,以进一步方便有效地对保护管进行固定。作为再进一步的优选,对于上述新型电力保护管,其中在外护管1的上方还固定设有顶部托座11,且顶部托座11的下表面为与外护管1的外表面相贴合的弧面结构,顶部托座11的上表面为水平面结构,同时在顶部托座11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顶部固定块12,在顶部固定块12上还开设有顶部安装孔(图中未示出)。这样,当需要上下叠加铺设保护管时,通过顶部托座11和底部托座7结构便可方便快捷地对上下两个保护管进行放置,同时通过顶部固定块12和底部固定块8对上下两个保护管进行位置固定,这大大提升了保护管的使用性能。综上所述,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能够大大利于电缆的散热和检修,同时还能有效地进行位置定位和固定,从而大大提升了自身的使用性能。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电力保护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力保护管,包括外护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护管的内部底端设有吸湿棉层,在位于所述吸湿棉层上方的外护管内还设有内护管,在所述内护管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内通孔,在所述内护管的外表面和外护管的内表面之间还连接有多个条形隔板,且所述条形隔板沿所述内护管及外护管的长度方向延伸,同时在所述条形隔板上还均匀开设有多个隔板通孔;在所述外护管的内表面上还均匀分布有多个凸起柱,在所述外护管的外表面还设有多个沿所述外护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外加强筋,同时在所述外护管的下方还固定设有底部托座,且所述底部托座的上表面为与所述外护管的外表面相贴合的弧面结构,所述底部托座的下表面为水平面结构,并且在所述底部托座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底部固定块,在所述底部固定块上还开设有底部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力保护管,包括外护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护管的内部底端设有吸湿棉层,在位于所述吸湿棉层上方的外护管内还设有内护管,在所述内护管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内通孔,在所述内护管的外表面和外护管的内表面之间还连接有多个条形隔板,且所述条形隔板沿所述内护管及外护管的长度方向延伸,同时在所述条形隔板上还均匀开设有多个隔板通孔;在所述外护管的内表面上还均匀分布有多个凸起柱,在所述外护管的外表面还设有多个沿所述外护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外加强筋,同时在所述外护管的下方还固定设有底部托座,且所述底部托座的上表面为与所述外护管的外表面相贴合的弧面结构,所述底部托座的下表面为水平面结构,并且在所述底部托座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吴一
申请(专利权)人:王吴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