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用于水净化处理。在澄清含有杂质的水时,首先向水中加入混凝剂,促使水中杂质形成絮凝体,随水中杂质进一步絮凝和集聚,絮凝体变大而下沉,使水得以澄清。已有的水澄清装置见附图说明图1。该装置有水入口1、第一反应室2、第二反应室3和分离室4。分离室4的下部有泥渣出口5,上部有净水出口6。加入混凝剂后的水由入口进入反应室2,通过混凝反应促使杂质形成絮凝体,然后进入反应室3,水中杂质进一步絮凝,絮凝体变大而下沉,汇集成泥渣位于分离室的下部,由出口5排出,澄清后的水位于分离室上部,由净水出口排出。使用该种结构的澄清装置澄清水时,由于进入反应室2的水流紊动小,不易满足絮凝所需要的平均速度梯度,杂质颗粒之间碰撞机会少,致使絮凝效果差;其二,在分离室内的净水与泥渣层接合处有泥渣悬浮层,该悬浮层不稳定,其内的微小颗粒接触絮凝效果差,容易汇入上层净水中,造成净化水质不稳定。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澄清器,可增强泥渣悬浮层的稳定性,提杂质接触絮凝效果,保证出水水质稳定。当采用实施例结构时,还可增强反应室内水流紊动,增强杂质颗粒碰撞,提高絮凝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参见图2,在分离室9的中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澄清器,有水入口,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和分离室,所述的水入口与第一反应室相通,第一反应室与第二反应室相通,第二反应室与分离室相通,分离室下部有泥渣出口,上部有净水出口,其特征在于分离室9的中部有毛刷式填料层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灵,吴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电子工业部第八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