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明杰专利>正文

一种压力式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8494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气动阀或手动阀来控制反冲洗的净水器。该净水器包括一壳体,在壳体的中部安装一混合室,在混合室外的上部为反应室与沉降室,在壳体的下部有过滤室,在每个过滤室的上部利用阀连接集水管与反冲水管,在壳体的底部有一个沉积区,并在壳体的底部安装分别与混合室、过滤室及沉积区连通的进水管、出水管与排污管,所用的阀由闸阀与球阀组成。本装置具有可靠性与安全性好等特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气动阀或手动阀来控制反冲洗的净水器。净水器主要用来生产饮用水,其工作原理是将明矾加入水中,在反应室内形成凝聚物—矾花,较大的凝聚物在自重作用下沉入净水器底部的沉积区,较小的随水流上升,经集水管进入过滤区过滤后,输送至用户管道,供用户使用。在净水器运行一段时间后,过滤区的滤料内会积聚大量的凝聚物,影响净水器的净水效果,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停机,用清水来冲洗凝聚物。为保证连续工作,本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将过滤区分隔成若干个区域,在每个区域都连接集水管和反冲洗管的新型净水器,利用一设置在每一根集水管上的阀来控制过滤区的工作过程与反冲洗过程,使得净水器可在不间断的情况下工作。但由于所用的电磁阀不合理,经常出现故障,影响到净水器的正常运行。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压力式净水器。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在一壳体的中部安装一混合室,在混合室外的上部为反应室,在反应室与壳体间为一圈环形的沉降室,在壳体的下部内壁均布相互独立的密封的过滤室,在每个过滤室的上部利用阀连接集水管与反冲水管,集水管的另一端与壳体上部的内腔连通,在壳体的底部有一个沉积区,并在壳体的底部安装分别与混合室、过滤室及沉积区连通的进水管、出水管与排污管,所用的阀可以是一个气动阀,在该气动阀中,阀体的两端分别为排污阀口与清水阀口,中部为进出口,在阀体内有一阀杆,一阀芯连接在该阀杆的内端,阀杆的外端与一气缸连接,阀芯在阀体内移动,并分别与排污阀口与清水阀口配合,启动气缸,在其活塞杆即阀杆的带动下,阀芯可分别与排污阀口或清水阀口密封配合,以控制进出口与排污阀口或清水阀口的通断状态,排污阀口、清水阀口及进出口分别与反冲水管、集水管及过滤室的上部连接,在清水阀口与气缸间连接一清水管,集水管与清水管上的清水进口连接。所用的阀也可以是一个闸阀与球阀,先在过滤室的上部连接一三通管,闸阀的进口与集水管连接,球阀的出口与反冲水管连接,闸阀的出口及球阀的进口分别与三通管的另两个接口连接;在所述的闸阀中,阀体的两端分别为进、出口,中部连接一阀盖,在阀体内有阀板,一阀杆穿过阀盖后与阀板接触,阀杆的外端连接手轮,转动手轮,便可通过阀杆带动阀板转动,以控制闸阀的开与关;在所述的球阀中,阀体的两端分别为进、出口,内部与一个带有中心通道的球体动配合,该球体利用伸出阀体外的阀杆与一手柄连接,扳动手柄,通过阀杆,可带动球体转动,以控制球体内的通道与球阀进出口的通与断。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所用的阀为气动阀或手动阀,从而彻底避免了原来的电磁阀因漏水导致动作失灵,影响生产的问题,在气动阀或手动阀中,因为没有电,即使漏水也不会影响阀的动作,提高了净水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气动阀结构图。图2为闸阀结构图。图3为球阀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圆筒形壳体38的上、下两端分别为封头37与52,在壳体38的下部内壁均匀地安装8个相互独立、封闭的过滤室59,每个过滤室59的底面为带孔的滤板51,侧面由一个与壳体38同心的内筒形成,在内筒的上面用一圈环形的斜板与壳体38的内壁封接,形成一锥形段,在每个过滤室59内放置滤料,并在每个对应于该部位的壳体38上开设一个观察孔50,以观察滤料的工作状况,或清除含杂的滤料,再在每个观察孔50上部的壳体38上设置加料孔49,以便向过滤室内添加滤料,在每个过滤室59的上部设置通孔,气动阀或三通管的一个管口与该通孔连接,在滤板51下面的封头52上连接出水管56。在壳体38的内腔上部设置一反应室43,该反应室43的上部为上端密封的圆柱形,下部为锥形,反应室43的下端面与内筒的上端面平齐,反应室43的圆柱形段与壳体38间的环形空间为沉降室42,在该沉降室内可沿周向均布斜板,在反应室43内有一混合室48,该混合室为一喉形管,其上部伸入反应室43内,上下两端均呈敞开状,在封头52的底部连接一进水管54,该进水管的上端伸至混合室48内,在进水管54与封头52连接部的内壁设置一锥形体53,并在锥形体与过滤室59间形成一沉积区58,排污管55与该沉积区连通。在封头37上对应于每个过滤室59的部位各安装一根集水管39,在封头37的顶部设置一人孔36,以便于安装斜板和观察情况,在壳体38的上部有用于观察的视镜40,及取样管41,在壳体38的底部有支架57。图4中的44、45分别为内、外角铁环,46为阀。当所用的阀为气动阀时,如图1所示阀的进出口20与过滤室59上的通孔连接,其排污阀口21与反冲水管1或47连接,其清水进口16与集水管39连接,在阀体11的左、右两端分别利用法兰2、O形圈5与螺栓12连接排污阀口21与清水阀口13,中部为进出口20,在排污阀口21与反冲水管1之间有节流环4及垫圈3,在阀体11内有一阀杆10,该阀杆10的左端利用圆螺母7、压板8连接阀芯9,右端与一气缸19内的活塞连接,气缸19利用清水管15、法兰、螺栓17、12及O形圈14、18与阀体11连接,在清水管15上设置清水进口16。图1中的6为阀座,排外阀口21与清水阀口13均设置在阀座6上。工作时,阀芯9与排污阀口21接触,关闭反冲水管1与进出口20的通道,接通集水管39与清水阀口13的通道,过滤室正常运行,生产净水,当需要反冲洗时,阀芯右移,与清水阀口接触,关闭集水管与进出口的通道,接通反冲水管与进出口的通道,进行反冲洗。当所用的阀为手动阀时,如图3、4所示先在过滤室59的通孔上连接—三通管,该三通管的一个接口与通孔连通,另两个接口分别与一球阀的进口35与一闸阀的出口24连接,球阀的出口32及闸阀的进口26分别与反冲水管47及集水管39连接;在所述的球阀中,阀体25的两端为进、出口26、24,内部有一阀板23,中部利用螺栓连接阀盖22,一阀杆28穿过阀盖22后与阀板23接触,阀杆28的外端连接一手轮27;在所述闸阀中,阀体34的两端为进、出口35、32,内部与一球体31动配合,在球体31内有通道33,一阀杆30的下端与球体31连接,其上端与手柄29连接。工作时,关闭球阀,打开闸阀,使集水管内的水可通过过滤室进行过滤,需要反冲洗时,关闭闸阀,打开球阀,进行反冲洗。净水器工作时,原水自进水管进入混合室内,经反应室后通过沉降室,再经集水管进入过滤室内,从过滤室底部经出水管排出纯净水。较大的凝聚物在经反应室后就下沉至沉积区,较小的凝聚物在沉降室内撞击斜板后继续下沉至沉积区内,通过排污管排除,更小的凝聚物经过滤室过滤掉。反冲洗时,可在电脑的控制下,按顺序逐个对每个过滤室进行清洗。权利要求1.一种压力式净水器,在一壳体(38)的中部安装一混合室(48),在混合室(48)外的上部为反应室(43),在反应室(43)与壳体(38)间为一圈环形的沉降室(42),在壳体(38)的下部内壁均布相互独立的密封的过滤室(59),在每个过滤室(59)的上部利用阀连接集水管(39)与反冲水管(47),该集水管(39)的另一端与壳体(38)上部的内腔连通,在壳体(38)的底部有一个沉积区(58),并在壳体(38)的底部安装分别与混合室(48)、过滤室(59)及沉积区(58)连通的进水管(54)、出水管(56)与排污管(55),其特征是所用的阀由闸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式净水器,在一壳体(38)的中部安装一混合室(48),在混合室(48)外的上部为反应室(43),在反应室(43)与壳体(38)间为一圈环形的沉降室(42),在壳体(38)的下部内壁均布相互独立的密封的过滤室(59),在每个过滤室(59)的上部利用阀连接集水管(39)与反冲水管(47),该集水管(39)的另一端与壳体(38)上部的内腔连通,在壳体(38)的底部有一个沉积区(58),并在壳体(38)的底部安装分别与混合室(48)、过滤室(59)及沉积区(58)连通的进水管(54)、出水管(56)与排污管(55),其特征是所用的阀由闸阀与球阀构成,在过滤室(59)的上部连接一三通管,闸阀的进口(26)与集水管(39)连接,球阀的出口(32)与反冲水管(47)连接,闸阀的出口(24)及球阀的进口(35)分别与三通管的另两个接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唐明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