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过充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由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多使用极易燃烧的碳酸酯类有机电解液,电池过充过放和过热都有可能引起电池燃烧甚至爆炸。因此,在电极材料、电解质材料和隔离膜材料短时间内不可能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改善电解液的稳定性是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一条重要途径。锂离子电池防过充电解液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电聚合型和氧化还原型。电聚合型添加剂如联苯、环己基苯,虽可以有效抑制电池过充,但其加入会损害电池的循环性能。而氧化还原型添加剂如二茂铁及其衍生物、茴香苯及其衍生物等,虽过充保护机制可逆但由于其较低的氧化电势,未能达到锂离子电池正常工作电压(4.2V)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往往限制了其在不同电池材料体系的锂离子电池中的大规模使用。2008年11月20日公开的专利文献WO2008138132A1中公开了腈类化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或添加剂的使用实例,进一步阐述了腈类化合物作为电解液溶剂的使用前景。戊二腈和己二腈等腈类化合物具有高达8.3V(vs.Li/Li+)的电化学窗口,比包括砜类在内的所有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过充电解液,包括:锂盐;非水有机溶剂;以及组合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添加剂包括添加剂A和添加剂B;添加剂A选自式1、式2以及式3中的至少一种;其中,R1~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氟、氯、溴、硝基、氰基、烷基、烷氧基、卤代烷基、异氰酸酯基、三氟甲磺酰基、三氟乙酰基、羧基、羧酸锂盐、羧酸钠盐、磷酸基、磷酸锂盐、磷酸钠盐、磺酸基、磺酸锂盐或磺酸钠盐中的一种,n为1~5内的自然数;添加剂B选自式4、式5以及式6中的至少一种;其中,R7~R14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10的直链烷基、含侧链烷基、含双键烃基、含三键烃基、含醚键烷基或含羰基烷基中的一种;R8、R9、R10中的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过充电解液,包括:锂盐;非水有机溶剂;以及组合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添加剂包括添加剂A和添加剂B;添加剂A选自式1、式2以及式3中的至少一种;其中,R1~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氟、氯、溴、硝基、氰基、烷基、烷氧基、卤代烷基、异氰酸酯基、三氟甲磺酰基、三氟乙酰基、羧基、羧酸锂盐、羧酸钠盐、磷酸基、磷酸锂盐、磷酸钠盐、磺酸基、磺酸锂盐或磺酸钠盐中的一种,n为1~5内的自然数;添加剂B选自式4、式5以及式6中的至少一种;其中,R7~R14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10的直链烷基、含侧链烷基、含双键烃基、含三键烃基、含醚键烷基或含羰基烷基中的一种;R8、R9、R10中的任一个还可不存在以使CN直接与中心的叔碳连接;R11、R12、R13、R14中的任一个还可不存在以使CN直接与中心的季碳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过充电解液,其特征在于,R1~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氟、氯、溴、硝基、氰基、异氰酸酯基、三氟甲磺酰基、三氟乙酰基、羧基、羧酸锂盐、羧酸钠盐、磷酸基、磷酸锂盐、磷酸钠盐、磺酸基、磺酸
\t锂盐或磺酸钠盐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过充电解液,其特征在于,R1~R6各自独立地选自羧酸锂盐、羧酸钠盐、磷酸锂盐、磷酸钠盐、磺酸锂盐或磺酸钠盐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过充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A选自4,4'-联苯二磺酸、4,4'-联苯二磺酸锂、4,4'-联苯二磺酸钠、2,2'-联苯二磺酸、2,2'-联苯二磺酸锂、2,2'-联苯二磺酸钠、3,3'-联苯二磺酸、3,3'-联苯二磺酸锂、3,3'-联苯二磺酸钠、4'-乙基-4-氰基联苯、3-三氟甲基苯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可飞,林永寿,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