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801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主体(3)上部为多层式结构的分离器(5),主体(3)底部为布水点(1),其特征在于:向布水点(1)供水的布水管(4)通向设在主体(3)上端的布水槽(7)。(*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装置,直接涉及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发酵、淀粉、制糖、制药、牛奶、造纸等以有机物为主的废水处理过程中,广泛应用着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就是其中的一种典型设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一书第203页对带多层分离器结构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作了介绍,该结构的反应器可有效地防止上浮颗粒污泥洗出,能保证出水净化效果。然而这种结构的反应器由于采用了底部进液系统,因而存在着布水管易堵塞、造成布水不均匀、反应器内形成死区、生产能力低下及进水需要用泵加压、浪废动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它能有效地克服带多层分离器的现有反应器布水管易堵塞从而产生死区及浪废动力的弊端。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述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其主体上部为多层式结构的分离器,主体底部为布水点,向布水点供水的布水管通向设在主体上端的布水槽。本技术由于是在多层式结构分离器基础上,采用布水槽直接从反应器上部向布水点供水结构,因而使布水管容易保持畅通且省掉了供水泵动力。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显示,主体3下部为反应区2,上部为以两层结构的分离器5为核心的分离区,分离器5的坡面形成集气室8,分离区上部为沉降区9,沉降区9上部为出水槽6,布水槽7装于主体3的上部,布水管4从布水槽7引向布水点1所在的反应区2的下部,布水点密度为每平方米1个。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废水从主体3上端的布水槽7分布到各布水管4中,再从各布水点1流出,然后向上翻起首先进入反应区2的下部,反应区2下部形成厌氧污泥床;随着废水的不断注入,废水会逐渐向上翻腾,同时产生大量上升气体,由于它们的搅拌作用,使一部分污泥在反应区2的污泥床上方形成相对稀薄的污泥悬浮层;当悬浮液进入上方气液固三相分离的分离器5高度处的分离区后,气体首先进入集气室8被分离出去;含有悬浮液的废水进入分离器5上面的沉降区9,由于此时不再有气体干扰,沉降区9相对稳定,因而污泥得以沉降,从分离器5的坡面上滑下再逐渐进入反应区2;分离后的轻液从沉降区9上部的出水槽6流出,实现整个分离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主体(3)上部为多层式结构的分离器(5),主体(3)底部为布水点(1),其特征在于向布水点(1)供水的布水管(4)通向设在主体(3)上端的布水槽(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是布水点(1)的布置密度为每平方米1-2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是布水点(1)的布置密度为每平方米1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所述主体上部的分离器为多层结构,主体底部为布水点,向布水点供水的布水管通向设在主体上端的布水槽。本技术可用于发酵、淀粉、制糖、制药、牛奶、造纸等以有机物为主的废水处理工艺中。本技术具有布水管易保持畅通且不需要供水泵动力的优点。文档编号C02F1/52GK2663408SQ20032012154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孟广银, 黄灵法, 孟凡成, 王国, 郑华 申请人:山东瑞星化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广银黄灵法孟凡成王国郑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瑞星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