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永忠专利>正文

微絮凝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741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絮凝净水器。传统净水过程存在着净水效率低、占地大、管理杂、投资多、损耗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在由进水管、承压罐体、排水管及出水管所组成的微絮凝净水器的承压罐体内自上而下分设有一上滤板、凝聚层、絮凝层、过滤层及下滤板,所述的过滤层的上、下端界面处的所述的承压罐体的前端壁上分别配设有一可连接压力计的压力传感器接头,所述的进水管上还配接有一文丘里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絮凝净水器将混凝、反应、沉淀和过滤工艺真正地结合在一起,并于单个罐体内完成,其体积小、占地少、投资低,总体效率较传统工艺高出9倍左右且节水、省电,与常规一体化净水设备相比,效率亦提高了约4~8倍。(*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质净化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絮凝净水器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水质净化过程中,要经过投药、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程序,其中混凝、沉淀、过滤三个环节都是分别在不同的构筑物里完成的,混凝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应过程是在反应池内进行的,反应池有水力搅拌和机械搅拌池两大类,有隔板反应池、旋流反应池、水力澄清池、机械搅拌澄清池、脉冲澄清池、折板反应池、波纹板反应池等,近年来,又发展到网格反应池,沉淀池的发展有平流式沉淀池、斜板沉淀池、斜管沉淀池,过滤池有普通快滤池、虹吸滤池、无阀滤池及近年开始应用的V型滤池等,传统净水过程存在着净水效率低、占地大、管理杂、投资多、损耗大等缺点,特别是使用传统池型的水厂,随着运行年限的延长,设施的老化,已越来越无法满足净水水质标准不断提高的要求,对于如何提高净水效率,优化净水过程,在水处理领域有过不断的创新,但是关于一体化净水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净水过程上,没有质的突破,最早的净水罐是过滤罐,它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铁、锰及其它特殊元素(如氟、钙、镁等),还有主要去除水中悬浮物,凝聚的絮状物,以及用沉淀等方法不能去除的粘结胶质颗粒,适合作矿泉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絮凝净水器,它包括有一承压罐体(1),所述的承压罐体(1)的上端端部设有一前端面带有一自动排气阀(2)的封头(3),所述的封头(3)的一侧密封装配有一联接固定着手动进水阀(5)的进水管(6),所述的封头(3)的另一侧装配密封有一固定联接着手动排水阀(8)的排水管(9),所述的封头(3)的上端端部的端面上设有一密封的顶盖(10),所述的承压罐体(1)的下端的底面中部处设有一密封串接着放水阀(11)的出水管(12),所述的承压罐体(1)一侧壁的上、下端部处分别设有一配有密封盖的人孔(13)、(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压罐体(1)内的上端部与下端部分别设有一上滤板(16)与下滤板(17)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永忠
申请(专利权)人:方永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