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秋专利>正文

真空管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7215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管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它由太阳能凹镜面、集热管、中心管、冷凝室和真空泵及海水池组成,太阳能凹镜面设置在海水池的池台上,集热管就位于其圆心轴线上,集热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且开口端位于海水池的水面下,集热管内设有一根中心管,该中心管上端开口,其下端穿出集热管与设置在海水池内底部的冷凝室连通,冷凝室下部连有淡水出水管,上部通过接管与真空泵相连。(*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水淡化器。现有的海水淡化通常采用蒸馏法,其海水淡化器由热源、蒸发器、冷凝器等组成,由热源将海水加热、蒸发、冷凝得到淡水。但这种海水淡化器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每生产一吨淡水其经济代价太大,而且其海水淡化效率低。此外,这种海水淡化器还会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耗能少、淡化效率高且无任何环境污染的真空管太阳能海水淡化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真空管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太阳能凹镜面、集热管、中心管、冷凝室和真空泵及海水池组成,太阳能凹镜面设置在海水池的池台上,集热管就位于太阳能凹镜面的圆心轴线上,集热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且其下端开口位于海水池的水面下,集热管内设有一根中心管,该中心管上端开口,并与集热管的上端封头内壁保留一定间距,中心管的下端穿出集热管的下端开口与设置在海水池内底部的冷凝室连通,冷凝室下部连有淡水出水管,上部通过接管与真空泵相连。本技术采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作为热源,并采用真空技术强化海水的蒸发与冷凝,提高海水淡化的效率。本技术结构新颖。制造容易,淡水生产成本低廉,运行安全可靠,无需任何燃料,不会产生任何环境污染,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放大剖视图。如图1、2,本技术由太阳能凹镜面1、集热管2、中心管3、冷凝室4和真空泵5及海水池6组成,太阳能凹镜面1设置在海水池6的池台上,并由支架支撑,它应倾斜放置,其倾斜度根据各地区太阳光照射到地面的角度来确定,集热管2就位于太阳能凹镜面1的圆心轴线上,集热管2上端封闭,下端开口,且其下端位于海水池6的水面下,集热管2的外表面涂有黑漆或其它吸收率高、反射率低的涂料。集热管2内设有一根中心管3,该中心管3上端开口,并与集热管2的上端封头内壁保留一定间距,中心管3的下端穿出集热管2的下端开口与设置在海水池6内底部的冷凝室4连通,且中心管3的上端口到海水池6的水面的垂直距离h应大于或等于10米。冷凝室4为一圆柱形筒体,其底部连有带有出水阀7的淡水出水管8,其顶部通过接管9引出水面与真空泵5相连。接管9的上口与大气相通,在接管9的上部设有进气阀10和截止阀11,在进气阀10和截止阀11之间的接管9上接有真空泵5,在截止阀11下面的接管9上还接有真空表12。本技术的集热管2及其中心管3和太阳能凹镜面1的数量由淡水的生产量来确定,它们都以并联的形式与冷凝室4连通。本技术工作时,先关闭进气阀10和出水阀8,打开截止阀11,然后开启真空泵5,将冷凝室4和中心管3及接管9内抽成真空,再关闭截止阀11。这样海水池6内的海水就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自动进入集热管2与中心管3之间的夹套内。由于本技术的中心管3上口距海水池6的水面垂直高度h大于或等于10米,而海水在绝对真空状态下的水柱上升高度不会大于10米,故可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海水不会溢入中心管3的上口。此时,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凹镜面1上时,凹镜面1就通过自身的聚焦作用将太阳光反射到集热管2上,这样,太阳能就不断加热集热管2内的海水,由于海水在真空状态下沸点很低(例如当集热管内部压力为0.07大气压时,其海水沸点为40℃),故海水在温度较低时就能沸腾蒸发,其蒸汽上升并从中心管3的上口进入中心管3,蒸汽在流向冷凝室4的过程中与管外的海水产生热交换,使蒸汽逐步产生冷凝,放出的汽化潜热加热管外的海水,实现热量的有效利用。同时蒸汽冷凝时产生的冷凝水(即淡水)流至冷凝室4的底部积聚,部分尚未冷凝的蒸汽继续流向冷凝室4内冷凝,其冷凝时放出的汽化潜热又加热冷凝室4外的海水。如此连续进行蒸发、冷凝,就不断产出纯清的淡水、当冷凝室4内的淡水积聚到一定量时,依次打开进气阀10、截止阀11和出水阀7,则淡水就通过出水管8自动流出,完成海水淡化的一个工作周期。以后重复上述工作过程,就可不断产出淡水。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管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太阳能凹镜面、集热管、中心管、冷凝室和真空泵及海水池组成,太阳能凹镜面设置在海水池的池台上,集热管就位于太阳能凹镜面的圆心轴线上,集热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且其下端开口位于海水池的水面下,集热管内设有一根中心管,该中心管上端开口,并与集热管的上端封头内壁保留一定间距,中心管的下端穿出集热管的下端开口与设置在海水池内底部的冷凝室连通,冷凝室下部连有淡水出水管,上部通过接管与真空泵相连。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凹镜面应倾斜放置。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管外表面涂有黑漆或其它吸收率高、反射率低的涂料。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管的上端口到海水池的水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或等于10米。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室为一圆柱形筒体,其底部连有带有出水阀的淡水出水管,其顶部通过接管引出水面,接管的上口与大气相通,接管的上部设有进气阀和截止阀,在进气阀和截止阀之间的接管上接有真空泵,在截止阀的下面的接管上还接有真空表。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其特征在于在集热管及其中心管和太阳能凹镜面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时,它们都以并联的形式与冷凝室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管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它由太阳能凹镜面、集热管、中心管、冷凝室和真空泵及海水池组成,太阳能凹镜面设置在海水池的池台上,集热管就位于其圆心轴线上,集热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且开口端位于海水池的水面下,集热管内设有一根中心管,该中心管上端开口,其下端穿出集热管与设置在海水池内底部的冷凝室连通,冷凝室下部连有淡水出水管,上部通过接管与真空泵相连。文档编号C02F1/04GK2378384SQ98225969公开日2000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9日专利技术者陈建秋 申请人:陈建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管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太阳能凹镜面、集热管、中心管、冷凝室和真空泵及海水池组成,太阳能凹镜面设置在海水池的池台上,集热管就位于太阳能凹镜面的圆心轴线上,集热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且其下端开口位于海水池的水面下,集热管内设有一根中心管,该中心管上端开口,并与集热管的上端封头内壁保留一定间距,中心管的下端穿出集热管的下端开口与设置在海水池内底部的冷凝室连通,冷凝室下部连有淡水出水管,上部通过接管与真空泵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秋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