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流强化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7204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续流强化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涉及采用电化学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装置。装置的主体为一水平放置的转筒,在它的进、出口端分别设计入口端和出口端密封旋转接口,同时设置水气的进、出导管,当水平筒体旋转时,水和气的进、出导管保持不动,导气管进行曝气和排气,使处理装置处于固液气全充满状态,既保证了铁碳床中的溶解氧浓度,填料随装置的转动而相互摩擦使铁碳表面形成的钝化膜不断更新,也提高了设备的有效利用容积,增加了废水与外加电场的作用时间,提高了装置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广泛用于处理溶液及废水中各种胶体、金属离子、氰化物(CN↑[-])、有机物及微生物不易降解和难降解的有机物和其它污染物。(*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难生化降解废水的预处理,是一种电化学方法处理废水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电化学方法处理废水一般无需很多化学药品,后处理简单,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污泥量少,被称为清洁的处理方法。微电解法是利用金属腐蚀原理,形成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的一种电化学方法,又称内电解法、铁屑过滤法等。该方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应用到废水治理中的,由于该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及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以及使用的铁屑多是来自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废料,也不需要消耗有限的电力资源,具有“以废治废”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废水处理系统的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的缺点。正是因为这一点,用腐蚀电池法处理废水自从它诞生开始,就在美、苏、日等国家引起广泛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研究,已有很多专利,取得了一些实用成果。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有不少文章报道,特别是近几年来,进展较快,在印染废水、电镀废水、石油化工废水及含砷、氟等废水的治理方面相继有文章报道,有的已投入实际运行。微电解设备在实际运行中也暴露了较多的问题,有的甚至还影响到废水处理的效果和能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实际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流强化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转筒包括在其内表面分布的隔板(6)、惰性电极(5)、进水筛网(4)和出水筛网(7)、隔板(6)和惰性电极(5)相复合,惰性电极(5)由铜导线连接后引出装置筒体,进水筛网(4)和出水筛网(7)分别垂直竖立在转筒的两端,进水筛网(4)距入口端密封旋转接口(3)和出水筛网(7)距出口端密封旋转接口(9)的距离为装置转筒总长的1/8~1/12,其特征在于,在水平转动筒体的进、出水口端分别设计了入口端密封旋转接口(3)和出口端密封旋转接口(9),同时设置进气导管(1)、出气导管(12),进气导管(1)一端插入水平转动筒的进水区底部,另一端穿出入口端密封旋转接口(3)向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亚平苏兰海张兆昌王丽华邓雁平温艳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