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伟锋专利>正文

珍珠蚌供料寄养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4564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0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珍珠蚌供料寄养盒,用于水产养殖中,包括:盒本体和连接管;盒本体的上端开口,盒本体的下端封闭;连接管设置在盒本体上,且连接管的一端与供料管相连通,另一端与自动化管网式供给系统连接,以实现对盒本体内的珍珠蚌进行供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珍珠蚌供料寄养盒,以实现对盒本体内的珍珠蚌进行供料养殖,避免了传统的养殖在水体中投肥导致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浪费肥料,提高了产品的环保性能和节约肥料,同时,可以在盒本体的内部下端放泥土,在盒本体的下端对珍珠蚌幼崽养殖,促进了幼蚌的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尤其是涉及一种珍珠蚌供料寄养盒。
技术介绍
传统的珍珠蚌一般都是挂养在水体中,传统的养殖理念和方法是向水体大量投肥,提高水体富含肥料的含量,等待珍珠蚌自行吸收的粗放型饲养方式。目前,传统的养殖理念是避不开向水体投肥,再让水体生物吸收的环节的,这对宝贵的淡水资源来讲是在做“破坏性试验”,而且常规养殖投肥饲喂后河蚌是一下子吸收不完的,而导致大量的有机质沉淀,年份一长会导致土壤成酸性,将严重影响地下水资源,还有在投放有机肥时大量恶臭气体会随风飘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珍珠蚌供料寄养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养殖破坏水资源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珍珠蚌供料寄养盒,用于水产养殖中,包括:盒本体,所述盒本体的上端开口,所述盒本体的下端封闭;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盒本体上,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供料管相连通,另一端与自动化管网式供给系统连接,以实现对所述盒本体内的珍珠蚌进行供料。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盒本体的下端呈锥状。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供料管为伸缩式软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供料管的一端连接有插管,所述插管能够插入珍珠蚌的肚壳的开孔内。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插管的直径由与所述供料管连接的一端向所述插管的自由端逐渐减小。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插管插入所述开孔内的长度为2.5mm-3.5mm。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插管插入所述开孔内的长度为3mm。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盒本体的长度为20mm至30mm,宽度为7mm至17mm,高度为23mm至33mm。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盒本体、所述连接管和所述供料管分别为注塑一体成型制成。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插管为硬塑料制成。本技术提供的珍珠蚌供料寄养盒,盒本体的上端开口,盒本体的下端封闭,连接管的一端与供料管相连通,另一端与自动化管网式供给系统连接,以实现对盒本体内的珍珠蚌进行供料养殖,避免了传统的养殖在水体中投肥导致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浪费肥料,提高了产品的环保性能和节约肥料,同时,可以在盒本体的内部下端放泥土,在盒本体的下端对珍珠蚌幼崽养殖,促进了幼蚌的生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珍珠蚌供料寄养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盒本体;11-开口;20-连接管;30-供料管;40-插管;50-珍珠蚌;51-开孔;60-土壤;70-幼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珍珠蚌供料寄养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珍珠蚌供料寄养盒,用于水产养殖中,包括:盒本体10,所述盒本体10的上端开口11,所述盒本体10的下端封闭;和连接管20,所述连接管20设置在所述盒本体10上,且所述连接管20的一端与供料管30相连通,另一端与自动化管网式供给系统连接,以实现对所述盒本体10内的珍珠蚌50进行供料。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珍珠蚌50供料寄养盒,盒本体10的上端开口11,盒本体10的下端封闭,连接管20的一端与供料管30相连通,另一端与自动化管网式供给系统连接,以实现对盒本体10内的珍珠蚌50进行供料养殖,避免了传统的养殖在水体中投肥导致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浪费肥料,提高了产品的环保性能和节约肥料,同时,可以在盒本体10的内部下端放泥土,在盒本体10的下端对珍珠蚌50幼崽养殖,促进了幼蚌70的生长。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盒本体10的下端呈锥状。在该实施例中,盒本体10的下端呈锥状,使在盒本体10内部下端放土壤60养殖幼蚌70时的空间,不会被盒本体10中养殖成蚌的影响,促进了幼蚌70的生产,给幼蚌70的生长带来舒适的空间环境。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供料管30为伸缩式软管。在该实施例中,伸缩式软管使供料管30使用范围较广,方便对盒本体10内成蚌的进食,提高了供料管30的使用性能。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供料管30的一端连接有插管40,所述插管40能够插入珍珠蚌50的肚壳的开孔51内。在该实施例中,插管40能够插入珍珠蚌50的肚壳的开孔51内,并穿过珍珠蚌50的外套膜,同时,使插管40的尾端卡在珍珠蚌50的肚壳开孔51上,这样可以把食料直接送到珍珠蚌50口中,方便珍珠蚌50的进食。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插管40的长度根据不同蚌龄蚌体加工不同的长度,例如,插管40的直径7mm,长度为6mm-6.2mm。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插管40的直径由与所述供料管30连接的一端向所述插管40的自由端逐渐减小。在该实施例中,针对上述插管40插入珍珠蚌50的肚壳开孔51内的方案,插管40的直径由与供料管30连接的一端向插管40的自由端逐渐减小,使插管40的自由端能够很容易的插入到珍珠蚌50的肚壳开孔51内,提高了产品的工作效率。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插管40插入所述开孔51内的长度为2.5mm-3.5mm。进一步的,优选的,所述插管40插入所述开孔51内的长度为3mm。在该实施例中,一方面,插管40插入开孔51的长度不小于2.5mm,避免了插入的长度过短而起不到穿过珍珠蚌50肚壳外套膜的情况发生,使其不会影响珍珠蚌50的进食,另一方面,插管40插入开孔51的长度不大于3.5mm,避免了插管40插入肚壳开孔51内过长导致使珍珠蚌50受到插管40的伤害,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优选的,插管40插入开孔51内的长度为3mm,最为合适。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盒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珍珠蚌供料寄养盒,用于水产养殖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盒本体,所述盒本体的上端开口,所述盒本体的下端封闭;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盒本体上,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供料管相连通,另一端与自动化管网式供给系统连接,以实现对所述盒本体内的珍珠蚌进行供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珍珠蚌供料寄养盒,用于水产养殖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盒本体,所述盒本体的上端开口,所述盒本体的下端封闭;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盒本体上,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供料管相连通,另一端与自动化管网式供给系统连接,以实现对所述盒本体内的珍珠蚌进行供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珠蚌供料寄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本体的下端呈锥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珠蚌供料寄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管为伸缩式软管。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珍珠蚌供料寄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管的一端连接有插管,所述插管能够插入珍珠蚌的肚壳的开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珍珠蚌供料寄养盒,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锋
申请(专利权)人:郭伟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