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本度专利>正文

一种沉浮式速凝水处理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636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中水处理环保机械。该技术克服了聚凝较慢的缺点,而提供一种聚凝较快的水处理净化装置。它主要是在聚凝室中增设了沉浮式水力旋转混合器5、其圆柱体的外层设有螺旋角为25°~30°的三头数导流板,促使聚凝加快;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大大提高了性能和功能。(*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中水处理环保机械。目前,净水处理装置,最为普遍使用的是《一体化净化器》,最新技术是“一种连续运行水处理净化装置”,它主要是在聚凝室中增设了螺旋导流装置,泥仓中增设了内胆和泥仓底部连接虹吸装置。虽然性能提高,能连续运行,但聚凝不十分理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凝快的水处理净化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源水泵加入聚凝剂的源水由进水管喷嘴喷入第一室聚凝室,在该室中设有沉浮水力旋转混合器,从而使水流急速旋转而上,加快聚凝。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在聚凝室增设沉浮水力旋转混合器,从而使水流急速旋转上升,加速聚凝;聚凝效果十分理想。经处理后的水质超国家饮用水标准,悬浮物体低于4mg/l,明显地提高了性能和功效。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加速凝聚的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和局部剖视图。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由源水泵1、闸阀2,进入的源水加入聚凝剂,通过外壳经进水管喷嘴3进入第一反应室聚凝室4。在该室中设有沉浮水力旋转混合器5,其结构为两头呈半椭圆形中间为圆柱体。从而使水流急速旋转上升,加速聚凝。沉浮旋转混合器5其圆柱体的外层设有螺旋角为25°~30°的三头数导流板,板宽8~12cm,间距8~12cm。在泥仓6中的内胆7,其形状与泥仓相同,由三点均布的支撑19与泥仓侧面固接,它的上口与水管喷嘴3的喷嘴口成水平,它是泥仓6体积的1/4。内胆7的活性污泥由于喷嘴3的负压作用,同时进入聚凝室4,这样,源水,聚凝剂和活性污染在第一反应室聚凝室和第二反应室8中进行充分地混合反应,并形成矾花,加速气浮。在第二反应室出口处,澄清水和泥渣分离,小颗粒矾花和气浮物在上升过程中被斜板装置9截流沉淀下来至内胆7和泥仓6中,内胆7的污泥积满后就溢至泥仓6中。澄清水上升经过滤层10和过滤头11得到的清澈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经溢流槽12、清水管13引至清水池中。虹吸装置的虹吸斗14的底部垂直连通虹吸管15,虹吸管15下端由3支分管匀布弯向泥仓6近底部并连通,在它们连通处各分支管均设有虹吸斜板。虹吸斗14顶部连顶通虹吸排管16,虹吸排管16与地面的贮泥箱17连通。虹吸装置通过支撑板18与水处理装置外壳固接。沉积在泥仓6中的泥渣,达到一定高度后,则产生负压,使虹吸斜板自动打开,经虹吸管15虹吸斗14、虹吸排管16,排出至泥箱17中。待泥渣排出一定量后,由于负压减小,则虹吸斜板自动关闭。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使净水从不间断,从而达到连续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沉浮式速凝水处理净化装置,它由源水泵1,通过水管闸阀2与水管喷嘴连通,喷嘴3的上方是第一反应室聚凝室4,外周是泥仓6;第一反应室的外层是第二反应室8,第二反应室的外层是斜板装置9,斜板9上方是过滤层10,过滤层的上方是过滤头11;外壳顶上是溢流槽12,它与清水管13垂直连接,内胆7其形状与泥仓6相同由三点匀布的支撑19与泥仓侧面固接,它的上口与水管喷嘴3的喷嘴口成水平;虹吸装置的虹吸斗14的底部垂直连通虹吸管15,虹吸管15下端由3支管匀布弯向泥仓6近底部并连通,在它们连通处各分支管均设有虹吸斜板,虹吸斗14顶部连通虹吸排管16,虹吸排管16与地面的贮泥箱17连通,其特征在于在聚凝室中设有沉浮水力旋转混合器5,其结构为两头呈半椭圆形中间为圆柱体,在圆柱体的外层设有螺旋角为25°~30°的三头数导流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中水处理环保机械。该技术克服了聚凝较慢的缺点,而提供一种聚凝较快的水处理净化装置。它主要是在聚凝室中增设了沉浮式水力旋转混合器5、其圆柱体的外层设有螺旋角为25°~30°的三头数导流板,促使聚凝加快;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大大提高了性能和功能。文档编号C02F1/52GK2167985SQ9323758公开日1994年6月8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4日专利技术者王本度 申请人:王本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沉浮式速凝水处理净化装置,它由源水泵1,通过水管闸阀2与水管喷嘴连通,喷嘴3的上方是第一反应室聚凝室4,外周是泥仓6;第一反应室的外层是第二反应室8,第二反应室的外层是斜板装置9,斜板9上方是过滤层10,过滤层的上方是过滤头11;外壳顶上是溢流槽12,它与清水管13垂直连接,内胆7其形状与泥仓6相同由三点匀布的支撑19与泥仓侧面固接,它的上口与水管喷嘴3的喷嘴口成水平;虹吸装置的虹吸斗14的底部垂直连通虹吸管15,虹吸管15下端由3支管匀布弯向泥仓6近底部并连通,在它们连通处各分支管均设有虹吸斜板,虹吸斗14顶部连通虹吸排管16,虹吸排管16与地面的贮泥箱17连通,其特征在于在聚凝室中设有沉浮水力旋转混合器5,其结构为两头呈半椭圆形中间为圆柱体,在圆柱体的外层设有螺旋角为25°~30°的三头数导流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本度
申请(专利权)人:王本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