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277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使原水成为净水的装置,它主要由过滤装置、磁化装置、三通机构、四通机构、外壳体等部分构成。其特点是在四通机构的腔室内配装有一其外圆带有凹形槽及与其相配的胶圈的阀套,其内还置有一外圆上带有凹槽及与其相配的胶圈的阀杆,过滤装置内的中筒、内筒、外壳所形成的三层环状管壁内放置有纤维活性炭等填充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设计合理、材料使用科学,净化处理后的水可直接饮用并达到卫生标准,具有矿化、过滤、除氟等作用,还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功能。(*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使原水(自来水)成为净水的装置,并可直接与供水管道连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饮水用的卫生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希望一些即健身又卫生、方便的保健饮水器具不断问世,众所周知的矿泉壶和净水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它们也存在着功能单一、使用寿命短等不足之处,有的净水器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过滤系统选用的填充材料单一、不够科学,从而导致了净化处理后的水仍不能直接饮用,在水压偏高的情况下出现渗漏水的现象。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独特,选用材料科学使用寿命长,密封效果好,并具有矿化、除氟、过滤、杀菌、灭毒等作用的多功能净水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本技术的特征是在四通机构的腔室内配装有一其外圆上带有凹形槽及与其相配的胶圈、而且在凹槽之间设有漏孔的阀套,阀套内还配装有一其端部带有推拉杆的、其外圆上有凹槽及与其相配的胶圈的阀杆,阀杆上有通孔,在过滤装置中的内筒、中筒、外壳所形成的三层环状管壁内置有由纤维活性碳、人工合成矿化物、远红外稀土陶瓷形成的填充物。本技术所述的阀杆、阀套上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凹槽及胶圈。本技术所述的阀杆上的胶圈其端面上有一沟槽。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净水器主要由过滤装置(1)、外壳体(2)、四通机构(7)、三通机构(15)、磁化装置(44)等部分构成,在外壳体内一侧固装有一内装降压阀(21)、分水环(17)的三通机构,其另一侧固装有四通机构,三通机构的上端与过滤装置的下端相连、下端为净水出口(14)其右端与四通机构的左端相连使其形成连通的原水腔室(13),四通机构的上端连接有磁化装置,下端为出水口,右端与换向手柄(6)相连,过滤装置是由过滤座(32)及其上的过滤垫(34)过滤芯(35)及其上放置的内筒(39)、中筒(38)、外壳(37)、压盖(40)等构成,其特征是在四通机构的腔室内配装有一其外圆上带有凹形槽(22)及与其相配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凯利净水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