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iO2/C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445878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9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SiO2/C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SiO2/C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室温,氮气保护下,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碳源、稳定剂和‑Si‑O‑有机物,搅拌均匀,置于150~180℃密封不锈钢反应釜中加热6~9h,洗涤,干燥,得前驱物;将上述前驱物置于氮气保护的管式炉中,600~800℃下煅烧7~9h,自然冷却,得所述SiO2/C复合纳米材料;将上述SiO2/C复合纳米材料用于锂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并用作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测试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制备工艺简单、周期短,能够用于锂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应用在快速充放电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iO2/C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技术介绍
由于锂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电子产品的移动储能设备。尽管目前石墨已经商业化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其较低的理论比容量(372mAh/g)难以满足市场对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要求。因此,人们不断探究具有较高比容量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2014年,德国的《先进材料》杂志(AdvMater,2014,第26卷,6750页)报道了单质硅具有较高的储锂比容量,但是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发生体积膨胀效应,导致充完电后的体积达到充电前的体积的3倍以上,从而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然而,2014年,荷兰的《能源》(JPowerSources,2014,第246卷,168页)杂志报道了SiO2的价格低廉且在地球上储量丰富,并且具有单质硅类似的较低的充放电平台,因此,可以代替单质硅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但是,SiO2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生体积膨胀效应。2015年,荷兰的《电化学学报》(ElectrochimicaActa,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SiO2/C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室温环境,氮气保护下,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碳源、稳定剂和‑Si‑O‑有机物,搅拌均匀,置于150~180℃密封不锈钢反应釜中加热6~9h,洗涤,干燥,得SiO2/C复合纳米材料前驱物;将上述前驱物置于氮气保护的管式炉中,600~800℃下煅烧7~9h,自然冷却,得所述SiO2/C复合纳米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iO2/C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室温环境,氮气保护下,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碳源、稳定剂和-Si-O-有机物,搅拌均匀,置于150~180℃密封不锈钢反应釜中加热6~9h,洗涤,干燥,得SiO2/C复合纳米材料前驱物;将上述前驱物置于氮气保护的管式炉中,600~800℃下煅烧7~9h,自然冷却,得所述SiO2/C复合纳米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SiO2/C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为葡萄糖、蔗糖、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Si-O-有机物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所述稳定剂为柠檬酸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SiO2/C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水的用量为30~45mL,所述稳定剂和碳源的质量比为1:1,所述-Si-O-有机物的加入量为0.3~0.8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SiO2/C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为磁力搅拌1~3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SiO2/C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为用水和乙醇分别洗涤3~5次,所述干燥为40~70℃烘箱中干燥5~7h。6.一种SiO2/C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室温环境下,将1g柠檬酸三钠和1g葡萄糖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到30ml的去离子水中,再向上述溶液中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方才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