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转子的平衡校正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5869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9 15:52
公开了一种用于转子的平衡校正设备。计算单体平衡校正区域,单体平衡校正区域的重量通过对作为单体的涡轮机转轮(201)(转子)所执行的单体平衡校正而被移除;计算在涡轮机转轮(201)的装配状态下的装配平衡校正区域;以及在单体平衡校正区域和装配平衡校正区域彼此交叠的情况下执行装配平衡校正,使得通过移除涡轮机转轮头部(201a)的内侧部分而设置的弧形装配平衡校正凹槽的外径(Rb)小于单体平衡校正区域的剩余高度a。通过这样的校正处理,可以通过排除其中的重量已经通过单体平衡校正被移除的区域来执行针对装配平衡校正的重量移除,从而使得可以抑制重量移除量的指示值偏离实际重量移除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转子的平衡进行校正的平衡校正设备。
技术介绍
作为平衡校正设备,存在按照以下方式来校正转子的失衡的设备:测量转子的失衡量和失衡校正位置;在转子旋转的状态下用激光束照射转子的失衡校正位置;以及移除失衡校正位置处的重量(参见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布第2011-112514号(JP2011-112514A))。在转子的平衡校正中,可以先于在转子的装配状态下执行平衡校正来对作为单体的转子执行平衡校正。在该情况下,作为单体的转子的单体平衡校正区域(重量移除区域)可能与在转子的装配状态下的装配平衡校正区域交叠。在平衡校正区域彼此交叠的状态下移除重量以校正装配平衡的情况下,因为装配平衡校正部分的重量已经通过单体平衡校正被移除,所以重量移除量的指示值可能偏离实际重量移除量。
技术实现思路
在考虑到上述情形的情况下实现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衡校正设备,该平衡校正设备即使在先于在转子的装配状态下执行装配平衡校正对作为单体的转子执行单体平衡校正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重量移除量的指示值与实际重量移除量之间的差。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校正装配状态下的转子的平衡的平衡校正设备。平衡校正设备包括单体平衡校正区域计算设备、装配平衡校正区域计算设备、剩余高度计算设备和装配平衡校正控制器。单体平衡校正区域计算设备被配置成计算单体平衡校正区域,单体平衡校正区域的重量通过对作为单体的转子执行的单体平衡校正而被移除。装配平衡校正区域计算设备被配置成计算在转子的装配状态下的装配平衡校正区域。剩余高度计算设备被配置成计算单体平衡校正区域距离转子的旋转中心的剩余高度。装配平衡校正控制器被配置成执行装配平衡校正,使得转子的相对于转子的外周边缘的内侧部分被移除了一个围绕转子的旋转中心的弧形形状。装配平衡校正控制器被配置成在单体平衡校正区域和装配平衡校正区域彼此交叠的情况下执行装配平衡校正,使得通过移除转子的内侧部分设置的弧形装配平衡校正凹槽的外径小于单体平衡校正区域的剩余高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平衡校正设备,在单体平衡校正区域和装配平衡校正区域彼此交叠的情况下,执行装配平衡校正,使得装配平衡校正凹槽的外径变得小于单体平衡校正区域的剩余高度。这使得可以通过排除其中的重量已经通过单体平衡校正被移除的区域来执行针对装配平衡校正的重量移除。由此,可以抑制重量移除量的指示值偏离实际重量移除量,从而使得可以提高装配平衡校正的精确度。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平衡校正设备中,装配平衡校正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在单体平衡校正区域和装配平衡校正区域彼此交叠的情况下,设置弧形装配平衡校正凹槽的外径使得差为预定值。在此,差可以是单体平衡校正区域的剩余高度与弧形装配平衡校正凹槽的凹槽外周端沿剩余高度方向的长度之间的差。凹槽外周端可以是在较接近单体平衡校正区域的一侧的凹槽外周端。根据这样的设置,可以将重量移除区域设置为沿径向更加向外(可以使重量移除区域的半径较大)。这使得可以提高装配失衡移除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平衡校正设备,即使在先于在转子的装配状态下执行装配平衡校正来对作为单体的转子执行单体平衡校正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重量移除量的指示值偏离实际重量移除量。附图说明下文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以及在附图中: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平衡校正设备的一个示例的示意性配置图;图2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装配平衡校正的处理内容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3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旋转信号数据的波形图;图4为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单体平衡校正区域和装配平衡校正区域彼此交叠的情况下的装配平衡校正的一个示例的视图;图5为示出在单体平衡校正区域和装配平衡校正区域彼此交叠的情况下的装配平衡校正的另一示例的视图;图6为示出在单体平衡校正区域和装配平衡校正区域彼此不交叠的情况下的装配平衡校正的一个示例的视图;图7为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装配平衡校正的处理内容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8为示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单体平衡校正区域和装配平衡校正区域彼此交叠的情况下的装配平衡校正的视图;图9A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对其执行单体平衡校正的涡轮机转轮(turbinewheel)的剖面图;图9B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涡轮机转轮的头部的剖面图(省略了指示剖面的剖面线);图9C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涡轮机转轮的头部的透视图;以及图10为示意性地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单体平衡校正区域和装配平衡校正区域(激光照射位置)彼此交叠的示例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为示例,首先参照图1来描述对其执行平衡校正的涡轮增压器200。该示例中的涡轮增压器200由涡轮机转轮(例如,由英科耐尔合金(Inconel)(注册商标)制成)201、压缩机叶轮(compressorimpeller)(例如,由铝合金制成)202等构成。压缩机叶轮202连接至与涡轮机转轮201一体地设置的涡轮机轴(未示出)的端部。涡轮机转轮201容纳于涡轮机壳体210中,并且压缩机叶轮202容纳于压缩机壳体220中。在涡轮机壳体210中设置有流体流过的通道(涡道(scroll))。流体旋转地驱动涡轮机转轮201。另外,支承涡轮机轴的轴承(未示出)容纳在中心壳体230中,并且涡轮机壳体210和压缩机壳体220附接至中心壳体230的两侧。本实施方式的平衡校正设备100是校正在装配状态下的转子(更具体地,涡轮机转轮201)的平衡的设备。平衡校正设备100包括激光振荡器1、激光器移动设备2、驱动空气给送器3、旋转传感器4、加速度传感器5、支架(trestle)6、控制器7等。支架6能够可释放地支承涡轮增压器200。在涡轮增压器200由支架6支承的状态下,涡轮增压器200的旋转中心(涡轮机转轮201的旋转中心)沿水平方向(X方向)。激光振荡器1为例如可以生成脉冲的半导体激光器。激光振荡器1被布置成其光轴沿水平方向(与涡轮机转轮201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激光振荡器1可以从涡轮机转轮201的旋转轴方向(X方向)用脉冲激光束(在下文中仅被称为“激光束”)照射附接至支架6的涡轮增压器200的涡轮机转轮(转子)201的柱状头部201a(在下文中又被称为涡轮机转轮头部201a)。可以通过激光照射来移除涡轮机转轮头部201a的一部分。通过控制器7来控制对于激光振荡器1的驱动。注意,从激光振荡器1发射的激光束穿过涡轮机壳体210的排出口211,从而被施加于壳体内的涡轮机转轮201的头部201a。激光器移动设备2沿涡轮机转轮201的径向(沿与涡轮机转轮201的旋转轴垂直的方向:Y方向)移动激光振荡器1。当激光器移动设备2移动激光振荡器1时,相对于涡轮机转轮201的激光照射位置可以沿着涡轮机转轮201的径向被移动和设置。驱动空气给送器3包括空气源31、空气管32等。空气管32连接至涡轮机壳体210的涡道进口,使得来自空气源31的驱动空气可以被提供至涡轮机壳体210的涡道。通过向涡道提供驱动空气,驱动空气流过涡轮机转轮201以使涡轮机转轮201旋转。通过调节从空气源31输出的驱动空气的流量(要流过涡轮机转轮201的驱动空气的流量)可以可变地设置涡轮机转轮201的旋转速度。从空气源31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校正在装配状态下的转子的平衡的平衡校正设备,所述平衡校正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单体平衡校正区域计算设备,其被配置成计算单体平衡校正区域,所述单体平衡校正区域的重量通过对作为单体的所述转子执行的单体平衡校正而被移除;装配平衡校正区域计算设备,其被配置成计算在所述转子的装配状态下的装配平衡校正区域;剩余高度计算设备,其被配置成计算所述单体平衡校正区域距离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的剩余高度;以及装配平衡校正控制器,其被配置成执行装配平衡校正,使得所述转子的相对于所述转子的外周边缘的内侧部分被移除了一个围绕所述转子的所述旋转中心的弧形形状,所述平衡校正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平衡校正控制器被配置成在所述单体平衡校正区域和所述装配平衡校正区域彼此交叠的情况下执行装配平衡校正,使得通过移除所述转子的所述内侧部分而设置的弧形装配平衡校正凹槽的外径小于所述单体平衡校正区域的所述剩余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7.06 JP 2015-1350431.一种用于校正在装配状态下的转子的平衡的平衡校正设备,所述平衡校正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单体平衡校正区域计算设备,其被配置成计算单体平衡校正区域,所述单体平衡校正区域的重量通过对作为单体的所述转子执行的单体平衡校正而被移除;装配平衡校正区域计算设备,其被配置成计算在所述转子的装配状态下的装配平衡校正区域;剩余高度计算设备,其被配置成计算所述单体平衡校正区域距离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的剩余高度;以及装配平衡校正控制器,其被配置成执行装配平衡校正,使得所述转子的相对于所述转子的外周边缘的内侧部分被移除了一个围绕所述转子的所述旋转中心的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治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