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尿素生产线搅拌防沉淀装置,包括底座、两个相同规格的气缸、提升杆、搅拌轴、叶片、气动马达、行走轮和把手;所述两个气缸均垂直向上固定于底座上;所述提升杆固定连接于所述两个气缸的轴端;所述搅拌轴竖直设于提升杆的下方并与提升杆通过滚动轴承固定连接;所述叶片固定于搅拌轴的下部,所述叶片为上下两层,上下两层叶片均可绕搅拌轴折叠成与搅拌轴平行和与搅拌轴垂直两种位置状态;所述提升杆上部设有气动马达,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气动马达固定连接;所述行走轮设于所述底座下的四角处,所述把手设于所述底座上行走方向的后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移动方便、搅拌轴和叶片可上下移动,能有效防止车用尿素液结晶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尿素生产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用尿素生产线的气动搅拌防沉淀装置。
技术介绍
车用尿素,它是一种使用在SCR(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Technology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技术中,用来减少柴油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的液体。其组成成分为32.5%的高纯尿素和67.5%的去离子水。采用柴油发动机的汽车,因其具有优良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在中大型客车、中重型货车和专用汽车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采用柴油发动机的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的气体排放物,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随着国内排放法规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重型发动机厂商基本上选择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的尾气处理技术,该技术要求使用车用尿素水溶液作为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车用尿素水溶液的标准很高,比如Na、Mg、Al、K、Ca、Fe等元素的含量不大于0.5ppm,Cr、Ni、Cu、Zn元素含量不大于0.2ppm。这不但要求严格控制去离子水和尿素等原材料的品质,而且对尿素水溶液的生产设备、灌装设备及生产环境的要求也达到了极其苛刻的程度。车用尿素适用于配有SCR(车用选择性催化还原尾气后处理)系统的轿车、卡车、客车和重型非道路使用柴油发动机车辆,是SCR技术中必须要用到的消耗品,与SCR催化剂一起将柴油发动机排放的有害氮氧化物转换成无害的水蒸气和氮。随着国Ⅳ排放标准实施时间的临近,国内北京、深圳、上海等大城市已经提前开始执行国Ⅳ标准。同时,目前国内中重型货车、客车、公交车辆大部分采用SCR技术路线达到国Ⅳ排放标准要求,因此,SCR系统所需的车用尿素溶液成为与柴油等同的消耗品。车用尿素必须在-5度-25度之间储存。并且储存温度的不同其保质期也不一样,尤其尿素制备、储存的过程中及易产生结晶。车用尿素生产线的搅拌系统在车用尿素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尿素溶液极易结晶,若生产过程中搅拌不均匀,将严重影响到车用尿素对汽车尾气的净化质量。目前,传统的车用尿素生产过程中采用搅拌叶轮法进行搅拌、混合,搅拌轴和叶轮固定无法移动,申请号为CN201320491907.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尿素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驱动装置1、搅拌轴2和桨叶3,所述驱动装置1连接有搅拌轴2,搅拌轴2的另一端设有桨叶3,所述桨叶3为半圆弧形,所述桨叶3上设有加强杆4,所述加强杆4固定在搅拌轴2上。此装置搅拌轴和叶轮固定,将导致搅拌不均匀,局部无法充分搅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用性广、灵活性高、体积小、移动方便、搅拌轴和上下两层叶片可上下移动的车用尿素生产线的气动搅拌防沉淀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尿素生产线搅拌防沉淀装置,包括底座、两个相同规格的气缸、提升杆、搅拌轴、叶片、气动马达、行走轮和把手;所述两个气缸均垂直向上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提升杆固定连接于所述两个气缸的轴端;所述搅拌轴竖直设于所述提升杆的下方并与所述提升杆通过滚动轴承固定连接;所述叶片固定于所述搅拌轴的下部,所述叶片为上下两层,所述上下两层叶片均可绕搅拌轴折叠成与所述搅拌轴平行和与所述搅拌轴垂直两种位置状态;所述提升杆上部设有气动马达,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气动马达固定连接;所述行走轮设于所述底座下的四角处,所述行走轮包括两个万向轮和两个定向轮,所述两个定向轮上设有刹车装置,所述两个定向轮设于行走方向的后部;所述把手设于所述底座上行走方向的后侧。优选的方案,所述两个气缸的升降行程均为1050mm。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搅拌轴和叶片均由304不锈钢制成。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搅拌轴直径为25mm,长度为1000mm。再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车用尿素生产线搅拌防沉淀装置各零部件均通过喷塑处理。所述气动马达为活塞式气动马达。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用尿素生产线搅拌防沉淀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技术效果在于:1、采用可上下伸缩式搅拌轴对车用尿素液进行搅拌,且叶片采用上下两层设计,实现了搅拌无死角,能有效避免结晶现象的产生;2、叶片采用可收放设计,有效避免车用尿素生产线搅拌防沉淀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对叶片造成意外损坏或导致叶片的变形;3、本装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采用前面两个万向轮、后面两个带刹车的定向轮的行走装置,移动方便,灵活性高;4、搅拌轴和叶片采用304不锈钢制作,有效降低了液体对搅拌装置的腐蚀,提高了使用寿命;5、搅拌轴由气动马达带动,与传统的电动机相比,其体积小、功率高、能实现无级调速,可以急启动、急停机,特别适用于车用尿素生产线系统;6、车用尿素生产线搅拌防沉淀装置各零部件均通过喷塑处理,避免了腐蚀,提高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尿素反应釜的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用尿素生产线搅拌防沉淀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用尿素生产线搅拌防沉淀装置的左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车用尿素生产线搅拌防沉淀装置,包括底座5、两个相同规格的气缸6、提升杆7、搅拌轴8、叶片9、气动马达10、行走轮11和把手12。所述两个气缸6均垂直向上固定于所述底座5上,所述两个气缸6的升降行程均为1050mm。所述提升杆7固定连接于所述两个气缸6的轴端。所述搅拌轴8竖直设于所述提升杆7的下方并与所述提升杆7通过滚动轴承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8直径为25mm,长度为1000mm。所述叶片9固定于所述搅拌轴8的下部,所述叶片9为上下两层,所述上下两层叶片9均可绕搅拌轴8折叠成与所述搅拌轴8平行和与所述搅拌轴8垂直两种位置状态。所述搅拌轴8和叶片9均由304不锈钢制成。所述提升杆7上部设有活塞式气动马达10,所述搅拌轴8与所述气动马达10固定连接。所述行走轮11设于所述底座5下的四角处,所述行走轮11包括两个万向轮111和两个定向轮112,所述两个定向轮112上设有刹车装置,所述两个定向轮112设于行走方向的后部。所述把手12设于所述底座5上行走方向的后侧。所述车用尿素生产线搅拌防沉淀装置各零部件均通过喷塑处理。如图3所示,上层叶片9处于打开状态,下层叶片9处于收缩状态。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尿素生产线搅拌防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两个相同规格的气缸、提升杆、搅拌轴、叶片、气动马达、行走轮和把手;所述两个气缸均垂直向上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提升杆固定连接于所述两个气缸的轴端;所述搅拌轴竖直设于所述提升杆的下方并与所述提升杆通过滚动轴承固定连接;所述叶片固定于所述搅拌轴的下部,所述叶片为上下两层,所述上下两层叶片均可绕搅拌轴折叠成与所述搅拌轴平行和与所述搅拌轴垂直两种位置状态;所述提升杆上部设有气动马达,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气动马达固定连接;所述行走轮设于所述底座下的四角处,所述行走轮包括两个万向轮和两个定向轮,所述两个定向轮上设有刹车装置,所述两个定向轮设于行走方向的后部;所述把手设于所述底座上行走方向的后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尿素生产线搅拌防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两个相同规格的气缸、提升杆、搅拌轴、叶片、气动马达、行走轮和把手;所述两个气缸均垂直向上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提升杆固定连接于所述两个气缸的轴端;所述搅拌轴竖直设于所述提升杆的下方并与所述提升杆通过滚动轴承固定连接;所述叶片固定于所述搅拌轴的下部,所述叶片为上下两层,所述上下两层叶片均可绕搅拌轴折叠成与所述搅拌轴平行和与所述搅拌轴垂直两种位置状态;所述提升杆上部设有气动马达,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气动马达固定连接;所述行走轮设于所述底座下的四角处,所述行走轮包括两个万向轮和两个定向轮,所述两个定向轮上设有刹车装置,所述两个定向轮设于行走方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瓦西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