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感潮河流用生态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5244 阅读:3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潮河流用生态浮床,由浮床单元相互连接而成,每个浮床单元包括其上设有水生植物的浮板,每个浮床单元的所述浮板下方悬挂设有内部包裹有含反硝化菌的生物填料的纱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实现了微生物与水生植物协同脱氮,显著提高了系统脱氮净化效率,解决了感潮河流中由于水位变化大、污染物往复传输交叉影响的污染问题,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河流中使用的生态浮床,尤其是适用于感潮河流中的 生态浮床。
技术介绍
感潮河流由于其本身特殊的水力特性使得其水环境具有特殊的性质河流中 的部分污染物质在潮汐的作用下在河网区内往复运动,不能排放到江海中,成 为污染水团,只能依靠河流本身的自净能力加以削减,由于陆源污染物未能得 到较好的处理,造成污染物持续排入河流, 一旦污染物质超过河流的自净能力, 会使污染水团范围越来越大,同时在不利的水动力条件的作用下,在整个河网 区域内进行交叉污染,造成整个感潮河网区不同程度地同时受到污染,使整个 流域的水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经对生态浮床脱氮机制的研究发现,氮素的去除机制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微 生物的降解作用。目前有关氮的去除机理,从反应过程讲,学术界较为一致的 认识是氨化作用和复合的硝化一反硝化作用,而微生物的硝化一反硝化作用在 氮的去除中起主要作用。其中,反硝化作用是系统中最有效的脱氮途径。所以, 尽可能提高系统在感潮河流中反硝化菌的数量以加强反硝化作用是进一步提高 除氮效果的关键。已有的生态浮床技术治理封闭污染水体较为常用,但是对感 潮河流的处理效果不够理想。因为, 一方面,感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潮河流用生态浮床,由浮床单元相互连接而成,每个浮床单元包括其上设有水生植物的浮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浮床单元的所述浮板下方悬挂设有内部包裹有含反硝化菌的生物填料的纱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连鹏冯晨刘阳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