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网规划领域,并涉及电力系统风险评估领域
技术介绍
配电网的通信系统可由光纤通信、同轴电缆通信、载波通信、无线通信等不同通信介质组建而成,而各种通信介质在实际应用中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网络时延、数据丢包、数据误码等通信失效的情况,导致配电网供电恢复系统工作异常。虽然在通信领域已有重发法、冗余法、前向纠错法等通信失效后的数据修复方法,但是一方面实现这些方法的软硬件开销较大,另一方面即使采用这些方法依然不能完全保证通信过程完全有效。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时,配电网供电恢复系统可以切除故障线路,实现配电网重构,从而尽可能降低故障对配电网可靠性带来的影响。配电网供电恢复系统架构包括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类,其中任何一种实现方式都依赖于通信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远动控制,当通信失效时,必然会对配电网供电恢复的效果产生影响。定量分析配电网供电恢复系统的有效性的方法包括解析法和模拟法两类。解析法基于元件可靠性模型,通过对配电网系统故障进行枚举实现;模拟法主要借助蒙特卡洛模拟进行配电网风险评估,通过反复抽取配电网系统元件的状态,计算待求参数的数字特征作为其近似解。然而,现有的方法仅考虑了电力系统元件失效,而忽略了通信系统失效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为分析通信系统失效情况下的配电网风险,应在已有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上,考虑通信系统的状态以及不同失效状态对供电恢复系统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考虑通信失效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将整个供电恢复过程分解为多个包含输入和输出的子任务,当通信系统失效时,依赖于失效通信链路的子任务将输出无效值,进而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考虑通信失效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一条配电网线路作为故障线路i,并将该线路i故障后的供电恢复过程划分为多个受通信失效影响的供电恢复子任务,并将每一个子任务抽象为一个输入‑输出系统,其中的输入‑输出表达式定义为:式(1)中,uk为子任务k的输入向量;yk为子任务k的输出向量;gk(uk)为通信系统正常时子任务k的输入输出关系;步骤二、构建各个子任务的状态集,并计算各个状态的概率:定义各供电恢复子任务的状态为 st,k∈Gt,k={0,1} (2)式(2)中,Gt,k为子任务k的状态集;st,k为供电恢复过程中子任务k的状态,其中st,k=1表示该子任务k正常完成,st,k=0表示该子任务k失效;供电恢复子任务状态与执行该子任务过程中每一次数据传输过程状态之间的关系为:式(3)中,Lk为完成子任务k过程中的数据传输过程集;sc,i为子任务k中第i次数据传输过程的状态,其中sc,i=1表示数据传输正常,反之sc,i=0;子任务k中第i次数据传输正常完成的概率为 P(sc,i=1)=1‑αi (4)式(4)中,αi为第i次数据传输所依赖通信链路的丢包率;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通信失效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一条配电网线路作为故障线路i,并将该线路i故障后的供电恢复过程划分为多个受通信失效影响的供电恢复子任务,并将每一个子任务抽象为一个输入-输出系统,其中的输入-输出表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云飞,王梓博,贾宏杰,余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