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生活有机垃圾处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5096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滚筒式生活有机垃圾处理机,该机在底座(1)上装有滚筒(9)及滚筒右端的机箱(24),其特征是:以同一中心线两两依次对接的进气支撑轴(12)、后面带有出气孔(21)的空心中轴(15)、排气支撑轴(19)水平贯穿滚筒(9)左右两端,且三轴均为空心管状,进气支撑轴的左端及排气支撑轴的右端分别固定在底座支架上,滚筒(9)两端与进气支撑轴(12)、排气支撑轴(19)的相交处分别设有轴承(13),在滚筒(9)内壁上设有带拨叉(14)的拨杆(16),在排气支撑轴(19)的上方设有气体吸入口(18),吸入口下方设有热电耦探头(17),机箱(24)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装有斜齿轮蜗杆减速机(4)、多级泵(2)、风机(7)、特制的水箱(8),风机上方有一特制的链轮装在排气支撑轴(19)的顶端,水箱(8)上方装有特制的水交换器(10)。(*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对居民生活区、饭店、农贸市场等地方的有机垃圾进行减量处理的设备,尤其是一种滚筒式生活有机垃圾处理机
技术介绍
目前对有机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建立垃圾发电厂、填埋、厌氧菌搅拌发酵、降解处理等方法。有机垃圾含热量较低,投巨资建发电厂,只能获得较少电能,在每个城市建立垃圾发电厂,也是不大现实的。采取填埋的方法缺点有三一是要集中运输,二是占用大量土地,三是污染地下水系。国内亦有采用容器盛放垃圾,用带有拨叉的轴在中间旋转搅拌,使垃圾与厌氧菌混合发酵的机器,但该机垃圾日处理量小,耗能大,故障率高,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滚筒式生活有机垃圾处理机,它能利用滚筒的转动,使有机垃圾与耗氧菌充分搅拌混合,发酵降解,并排放出水汽和气,达到减量的目的,并能大大降低对有机垃圾的处理成本。其技术方案是让以同一中心线两两依次对接的进气支撑轴、后面带有出气孔的空心中轴、排气支撑轴水贯穿滚筒左右两端,进气支撑轴的左端及排排气支撑轴的右端分别固定在底座支架上,在滚筒两端与进气支撑轴、排气支撑轴的相交处分别设置轴承,在滚筒内壁上设置带拨叉的拨杆。在排气支撑轴上方设置气体吸入口。在滚筒一端的机箱里,装上与特制链轮、链条配套使用的斜齿轮蜗杆减速机、特制的水箱和水交换器。采用上述方案后,可使滚筒内的有机垃圾得到整体翻动,使垃圾与耗氧菌种得到充分的混合,有利于水汽的蒸发,日处理量明显增大装机容量小,降低了垃圾的处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结构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空心轴(15)的放大图图4为图3的A-A剖面图图中1、底座 2、多级泵 3、投料口 4、减速机 5、链条6、链轮 7、风机 8、水箱 9、滚筒 10、水交换器 11、微风机12、进气支撑轴 13、轴承 14、拨叉 15、空心中轴 16、拨杆17、热电偶探头 18、气体吸入口 19、排气支撑轴 20、电气控制柜21、出气孔 22、护罩板 23、岩棉保温层 24、机箱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图3、图4,本技术包括底座(1)、卧式滚筒(9)及机箱(24)。滚筒上有一个投料口(3),以同一中心线两两依次对接的进气支撑轴(12)、后面带有出气孔(21)的空心中轴(15)、排气支撑轴(19)水平贯穿滚筒(9)左右两端,且空心中轴上的出气孔(21)按设定距离分布。进气支撑轴(12)的左端和排气支撑轴(19)的右端,分别固定在底座(1)支架上。滚筒(9)两端装有轴承(13),轴承内圈分别固定在进气支撑轴(12)和排气支撑轴(19)上。滚筒内壁上装有数个带拨叉(14)的拨杆(16),且拨杆按设计要求均匀分布。在进气支撑轴(12)的左端部装有微风机(11),且进气支撑轴(12)、空心中轴(15)、排气支撑轴(19)都为空心管状,三者除用以支撑滚筒外,又同时兼作进气和排气通道。在排气支撑轴(19)的上方装有气体吸入(18)。参照图1、图2,在滚筒一端的机箱(24)内,其底座(1)上从左至右依次装有斜齿轮蜗杆减速机(4)、多级泵(2)、风机(7)、特制的水箱(8)。水箱被滤网分隔成回水腔和出水腔两部份,以便实现水的过滤和循环使用。风机上方有一特制的链轮(6)装在排气支撑轴(19)的顶端,链轮与减速机之间采用链条(5)传动。水箱(8)上方装有特制的水交换器(10),水交换器内顶部设有喷咀。本技术在工作时,电气控制柜(20)启动,将有机垃圾从投料(3)投入,滚筒(9)由减速机(4)经链条(5)、链轮(6)带动滚筒旋转,使有机垃圾和投放的微生物菌种即耗氧菌不断地搅拌混合、发酵降解,并排放出水汽和气体,从而达到减量的目的。在排气减量过程中,风机(7)不断往外抽气,而新鲜空气则从进气支撑轴(12)进入空心中轴(15),并通过空心中轴后面分布的一排出气孔(21)散发到滚筒(9)内,以便补充氧气,正好满足了耗氧菌的需求。为了防止垃圾进入出气孔(21),或将出气孔堵塞,特在每个出气孔上方安设护罩板(22)。滚筒内产生的气体由气体吸入口(18)吸入排气支撑轴(19)内,并经软管进入水交换器(10)。此时,水箱(8)中的水经多级泵(2)进入水交换器上部的喷咀,并以雾状形式喷出,对进入水交换器的水汽和气体进行洗涤,去除异味。洗涤过的气体从水箱上部空间经软管进入风机(7)抽出而凝结水进入水箱,多余的水从水箱溢水口排出。另外,多级泵(2)和风机(7)为同步间歇工作。当多级泵和风机工作时,新鲜空气从进气支撑轴(12)的左端被抽入进气支撑轴和空心中轴(15)内,并经出气孔(21)散入滚筒(9)内,补充氧气,供垃圾发酵之用;当多级泵和风机不工作时,为防止异味气体从进气支撑轴(12)的左端溢出,特在该轴左端装上微风机(11),当风机不抽滚筒内的气时,微风机便开始工作,向滚筒内吹入少量的新鲜空气。为防止用户在使用中投入的有机垃圾过量,造成筒内有机垃圾的含水率过高,耗氧菌活动受限,使有机垃圾湿度下降过低,影响筒内有机垃圾的正常减量,本装置在滚筒的岩棉保温层(23)中设置了加热装置,在排气吸入口下方装有热电耦探头(17),对温度实施控制,当有机垃圾温度低于设定的最低温度时,加热装置自动加热,高于设定的最高温度时,加热装置自动停止加热。权利要求1.一种滚筒式生活有机垃圾处理机,该机在底座(1)上装有滚筒(9)及滚筒右端的机箱(24),其特征是以同一中心线两两依次对接的进气支撑轴(12)、后面带有出气孔(21)的空心中轴(15)、排气支撑轴(19)水平贯穿滚筒(9)左右两端,且三轴均为空心管状,进气支撑轴的左端及排气支撑轴的右端分别固定在底座支架上,滚筒(9)两端与进气支撑轴(12)、排气支撑轴(19)的相交处分别设有轴承(13),在滚筒(9)内壁上设有带拨叉(14)的拨杆(16),在排气支撑轴(19)的上方设有气体吸入口(18),吸入口下方设有热电耦探头(17),机箱(24)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装有斜齿轮蜗杆减速机(4)、多级泵(2)、风机(7)、特制的水箱(8),风机上方有一特制的链轮装在排气支撑轴(19)的顶端,水箱(8)上方装有特制的水交换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生活有机垃圾处理机,其特征是在滚筒(9)的壁上开有投料口(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生活有机垃圾处理机,其特征是空心中轴(15)后面的出气孔(21)按设定距离分布,且出气孔的上方设有护罩板(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生活有机垃圾处理机,其特征是在进气支撑轴(12)的左端装有微风机(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生活有机垃圾处理机,其特征是滚筒(9)内壁的拨杆(16)按设计距离均匀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生活有机垃圾处理机,其特征是在滚筒(9)壁内设有岩棉保温层(23),且保温层内设有加热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生活有机垃圾处理机,其特征是机箱(24)内的水箱(8)由滤网分隔成回水腔和出水腔两部分。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生活有机垃圾处理机,其特征是在减速机(4)和链轮(6)之间,有用以传动的链条(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生活有机垃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水交换器(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厦电气集团上海海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