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棒除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五金生产用铁棒除锈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结构简单、除锈效率高的五金生产用铁棒除锈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五金生产用铁棒除锈装置,包括有底板、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右侧板、第一转轴、第一皮带轮、平皮带、第一锥齿轮、第三轴承座、第三转轴、第二锥齿轮、第一齿轮、顶板、第四转轴、磨砂纸、第二支杆、第一齿条和弹簧等,底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和右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机械除锈,运用磨砂纸抹去铁棒上的锈迹,只需要有人来做准备工作和后续工作,就可以自动做好除锈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棒除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五金生产用铁棒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五金:传统的五金制品,也称″小五金″。指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经人工加工可以制成刀、剑等艺术品或金属器件。现代社会的五金更为广泛,例如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筑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小五金产品大都不是最终消费品。铁是一种金属元素纯铁是白色或者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熔点1535℃、沸点3000℃,能溶于强酸和中强酸,不溶于水。铁在生活中分布较广,占地壳含量的4.75%,仅次于氧、硅、铝,位居地壳含量第四。纯铁用于制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铁芯,铁及其化合物还用于制磁铁、药物、墨水、颜料、磨料等。另外人体中也含有铁元素,+2价的亚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用于氧气的运输。现代社会铁制品广泛,十分实用,然而铁制品如铁棒容易生锈,那时候就需要除锈,目前的铁棒除锈装置存在操作复杂、结构复杂、除锈效率低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操作简便、结构简单、除锈效率高的五金生产用铁棒除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目前的铁棒除锈装置操作复杂、结构复杂、除锈效率低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结构简单、除锈效率高的五金生产用铁棒除锈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五金生产用铁棒除锈装置,包括有底板、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右侧板、第一转轴、第一皮带轮、电磁铁、第二转轴、第二皮带轮、平皮带、第一锥齿轮、第三轴承座、第三转轴、第二锥齿轮、第一齿轮、顶板、第一支杆、第一电机、第二齿轮、滑轨、滑块、第二齿条、第二电机、第四转轴、磨砂纸、第二支杆、第一齿条和弹簧,底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和右侧板,第一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第一转轴顶端连接有电磁铁,第二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平皮带,第二转轴顶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右侧板左侧设有第三轴承座,第三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安装有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齿轮,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右方,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右侧板顶部设有顶板,顶板底部中间设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底端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位于第一电机的后侧,顶板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上连接有第二齿条,两个第二齿条均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条顶端与顶板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第二齿条底端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外侧设有磨砂纸,右侧的第二齿条的右侧设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右端连接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优选地,还包括有斜杆,右侧板和顶板之间连接有斜杆,斜杆的一端与右侧板左侧上部固定连接,斜杆的另一端与顶板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斜杆与顶板之间成45度。优选地,还包括有照明灯,顶板上设有照明灯,照明灯为倒扣的半圆状,照明灯底部与顶板顶部固定连接,照明灯最顶端与最底端之间的距离为10cm,照明灯最左端与最右端之间的距离为20cm。优选地,磨砂纸磨砂面朝外,磨砂纸最顶端与最底端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0cm,磨砂纸与第四转轴连接,磨砂纸的厚度至少为3cm,磨砂纸位于电磁铁的上方位置。优选地,底板材质为Q235钢,底板最左端与最右端之间的距离至少为200cm,底板最上端与最底端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cm,底板顶部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固定连接。优选地,电磁铁形状为长方体,电磁铁最左端与最右端之间的距离至少为30cm,电磁铁最上端与最底端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5cm,电磁铁固定在第一转轴的顶端。工作原理:当铁棒生锈了需要除锈时,给电磁铁通电,将铁棒竖直放置在电磁铁顶部,电磁铁会吸住铁棒。启动第二电机转动,第四转轴带着磨砂纸随之转动,磨砂纸开始摩擦铁棒。启动第一电机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随之逆时针转动,开始时第二齿轮带动左侧的第二齿条向下运动,左侧的滑块随之在滑轨上向下滑动,左侧的磨砂纸也随之向下运动,即左侧的磨砂纸在转动的同时向下运动,会摩擦铁棒的其中一面从而除锈,随后左侧的磨砂纸停止向下运动,当第二齿轮不再与左侧的第二齿条啮合时,左侧的弹簧反弹,左侧的第二齿条向上运动复位,此时第二齿轮带动右侧的第二齿条向上运动,右侧的滑块随之在滑轨上向上滑动,右侧的磨砂纸也随之向上运动,即右侧的磨砂纸在转动的同时向上运动,会摩擦铁棒的相对的另外一面从而进行除锈,同时右侧的第二齿条带动第二支杆和第一齿条向上运动,第一齿条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三转轴和第二锥齿轮随之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二转轴和第二皮带轮随之转动,第二皮带轮通过平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转轴随之转动,电磁铁随之带着铁棒转动,磨砂纸对铁棒的不同侧面进行摩擦除锈。当第二齿轮不再与右侧的第二齿条啮合时,右侧弹簧反弹,右侧的第二齿条向上复位,同时也会使第一齿轮反方向转动,从而使铁棒反方向转动,左右两侧的磨砂纸同时摩擦铁棒从而达到全部除锈的效果,同理,当第二齿轮重新与左侧的第二齿条啮合时,左右两侧的磨砂纸将反复对铁棒进行摩擦除锈。结束除锈后,关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然后给电磁铁断电,人工取出除了锈的铁棒。因为左侧板和顶板之间连接有斜杆,斜杆的一端与左侧板右侧上部固定连接,斜杆的另一端与顶板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斜杆与顶板之间成45度,斜杆可以起到固定作用。因为还包括有照明灯,顶板上设有照明灯,照明灯为倒扣的半圆状,照明灯底部与顶板顶部固定连接,照明灯最顶端与最底端之间的距离为10cm,照明灯最左端与最右端之间的距离为20cm,打开照明灯,在夜晚时也能使用该装置。因为磨砂纸磨砂面朝外,磨砂纸最顶端与最底端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0cm,磨砂纸与第四转轴连接,磨砂纸的厚度至少为3cm,磨砂纸位于电磁铁的上方位置。因为底板材质为Q235钢,底板最左端与最右端之间的距离至少为200cm,底板最上端与最底端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cm,底板顶部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固定连接。因为电磁铁形状为长方体,电磁铁最左端与最右端之间的距离至少为30cm,电磁铁最上端与最底端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5cm,电磁铁固定在第一转轴的顶端。(3)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机械除锈,运用磨砂纸抹去铁棒上的锈迹,只需要有人来做准备工作和后续工作,就可以自动做好除锈工作,达到了操作简便、结构简单、除锈效率高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第一轴承座,3-第二轴承座,4-右侧板,5-第一转轴,6-第一皮带轮,7-电磁铁,8-第二转轴,9-第二皮带轮,10-平皮带,11-第一锥齿轮,12-第三轴承座,13-第三转轴,14-第二锥齿轮,15-第一齿轮,16-顶板,17-第一支杆,18-第一电机,19-第二齿轮,20-滑轨,21-滑块,22-第二齿条,23-第二电机,24-第四转轴,25-磨砂纸,26-第二支杆,27-第一齿条,28-弹簧,29-斜杆,30-照明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五金生产用铁棒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第一轴承座(2)、第二轴承座(3)、右侧板(4)、第一转轴(5)、第一皮带轮(6)、电磁铁(7)、第二转轴(8)、第二皮带轮(9)、平皮带(10)、第一锥齿轮(11)、第三轴承座(12)、第三转轴(13)、第二锥齿轮(14)、第一齿轮(15)、顶板(16)、第一支杆(17)、第一电机(18)、第二齿轮(19)、滑轨(20)、滑块(21)、第二齿条(22)、第二电机(23)、第四转轴(24)、磨砂纸(25)、第二支杆(26)、第一齿条(27)和弹簧(28),底板(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轴承座(2)、第二轴承座(3)和右侧板(4),第一轴承座(2)上安装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6),第一转轴(5)顶端连接有电磁铁(7),第二轴承座(3)上安装有第二转轴(8),第二转轴(8)上安装有第二皮带轮(9),第一皮带轮(6)和第二皮带轮(9)之间连接有平皮带(10),第二转轴(8)顶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1),右侧板(4)左侧设有第三轴承座(12),第三轴承座(12)上安装有第三转轴(13),第三转轴(13)上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4)和第一齿轮(15),第二锥齿轮(14)位于第一齿轮(15)的右方,第二锥齿轮(14)与第一锥齿轮(11)啮合,右侧板(4)顶部设有顶板(16),顶板(16)底部中间设有第一支杆(17),第一支杆(17)底端连接有第一电机(18),第一电机(18)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齿轮(19),第二齿轮(19)位于第一电机(18)的后侧,顶板(16)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滑轨(20),滑轨(20)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21),滑块(21)上连接有第二齿条(22),两个第二齿条(22)均与第二齿轮(19)啮合,第二齿条(22)顶端与顶板(16)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28),第二齿条(22)底端连接有第二电机(23),第二电机(2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四转轴(24),第四转轴(24)外侧设有磨砂纸(25),右侧的第二齿条(22)的右侧设有第二支杆(26),第二支杆(26)右端连接有第一齿条(27),第一齿条(27)与第一齿轮(15)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金生产用铁棒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第一轴承座(2)、第二轴承座(3)、右侧板(4)、第一转轴(5)、第一皮带轮(6)、电磁铁(7)、第二转轴(8)、第二皮带轮(9)、平皮带(10)、第一锥齿轮(11)、第三轴承座(12)、第三转轴(13)、第二锥齿轮(14)、第一齿轮(15)、顶板(16)、第一支杆(17)、第一电机(18)、第二齿轮(19)、滑轨(20)、滑块(21)、第二齿条(22)、第二电机(23)、第四转轴(24)、磨砂纸(25)、第二支杆(26)、第一齿条(27)和弹簧(28),底板(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轴承座(2)、第二轴承座(3)和右侧板(4),第一轴承座(2)上安装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6),第一转轴(5)顶端连接有电磁铁(7),第二轴承座(3)上安装有第二转轴(8),第二转轴(8)上安装有第二皮带轮(9),第一皮带轮(6)和第二皮带轮(9)之间连接有平皮带(10),第二转轴(8)顶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1),右侧板(4)左侧设有第三轴承座(12),第三轴承座(12)上安装有第三转轴(13),第三转轴(13)上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4)和第一齿轮(15),第二锥齿轮(14)位于第一齿轮(15)的右方,第二锥齿轮(14)与第一锥齿轮(11)啮合,右侧板(4)顶部设有顶板(16),顶板(16)底部中间设有第一支杆(17),第一支杆(17)底端连接有第一电机(18),第一电机(18)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齿轮(19),第二齿轮(19)位于第一电机(18)的后侧,顶板(16)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滑轨(20),滑轨(20)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21),滑块(21)上连接有第二齿条(22),两个第二齿条(22)均与第二齿轮(19)啮合,第二齿条(22)顶端与顶板(16)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28),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海龙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