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油墨废液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44180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水性油墨废液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水槽、pH调节池、混凝装置、沉淀池、污泥池以及压滤机,所述混凝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圆柱状筒体,筒体内设有将所述筒体分为上筒体以及下筒体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外端均匀开设复数个通孔,所述下筒体上设有进水管、下进料箱,所述上筒体上设有出水管、上进料箱,上进料箱、下进料箱与筒体连接的管路上皆安装有进料阀,所述下筒体内壁位于所述通孔的下端设有侧曝气器,位于所述上筒体内的隔板上安装有上曝气器,所述下筒体安装有搅拌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针对水性油墨生产时产生的废水进行有效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针对水性油墨废液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水性油墨简称为水墨,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它主要由水溶性树脂、有机颜料、溶剂及相关助剂经复合研磨加工而成。目前,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国内纸箱包装、壁纸生产行业主要采用的是水性油墨印刷技术,水性油墨废水来源主要是更换油墨时清洗印刷相关设备的排水,如洗棍、洗槽、洗桶、冲洗操作间等产生的废水。目前水性油墨废水处理的主要程序为:加药混凝反应,反应后废水进入沉降池,进行污水渣水分离,沉降池上层出清水,下层出渣。但是,由于油墨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极高,传统的处理方法存在处理时间周期长、处理不彻底、工序复杂、二次污染等诸多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废液处理效果好的水性油墨废液处理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性油墨废液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水槽、pH调节池、混凝装置、沉淀池、污泥池以及压滤机,所述混凝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圆柱状筒体,筒体内设有将所述筒体分为上筒体以及下筒体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外端均匀开设复数个通孔,所述下筒体上设有进水管、下进料箱,所述上筒体上设有出水管、上进料箱,上进料箱、下进料箱与筒体连接的管路上皆安装有进料阀,所述下筒体内壁位于所述通孔的下端设有侧曝气器,位于所述上筒体内的隔板上安装有上曝气器,所述下筒体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下筒体轴向中心的搅拌轴、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的搅拌电机以及设于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叶。优选的,所述上进料箱通过竖直进料管与上筒体连接,所述竖直进料管延伸至上筒体内,竖直进料管的自由端连接一水平进料管,所述水平进料管上均匀开设有复数个进料孔。优选的,所述上筒体内沿其轴向向上倾斜安装圆环状的挡板,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挡板上端处的上筒体上。优选的,所述压滤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水管连接。优选的,所述压滤机为板柜式压滤机。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混凝装置进行改进,对经过PH调节池后的废水进行在混凝装置内的二次混凝,使得调节为酸性的废水被有效地析出固体杂质,并由混凝装置排出进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且将形成的杂质沉淀物排入污泥池,而后污泥经压滤机充分压制形成泥饼和滤液,泥饼外运处置,滤液循环接入混凝装置进行循环净化,实现废水杂质的去除,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混凝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实施例参考图1及图2,一种水性油墨废液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水槽10、PH调节池20、混凝装置30、沉淀池40、污泥池50以及压滤机60,所述压滤机60为板柜式压滤机;所述混凝装置30包括机架1以及设于机架1上的圆柱状筒体2,筒体2内设有将所述筒体2分为上筒体21以及下筒体22的隔板3,所述隔板3的外端均匀开设复数个通孔31,所述下筒体22上设有进水管221、下进料箱222,所述上筒体21上设有出水管211、上进料箱212,上进料箱212、下进料箱222与筒体2连接的管路上皆安装有进料阀23,所述下筒体22内壁位于所述通孔31的下端设有侧曝气器24,位于所述上筒体内的隔板3上安装有上曝气器32,所述下筒体22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下筒体22轴向中心的搅拌轴25、驱动所述搅拌轴25转动的搅拌电机26以及设于所述搅拌轴25上的搅拌叶27。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进料箱212通过竖直进料管213与上筒体21连接,所述竖直进料管213延伸至上筒体21内,竖直进料管213的自由端连接一水平进料管214,所述水平进料管214上均匀开设有复数个进料孔215,所述水平进料管214安装在靠近上曝气器32的位置,进入上筒体21的药剂可以由进料口215更充分地散开,使其同时经过上曝气器32产生的气泡进行均匀上浮,与下筒体22传来的絮凝物进行充分混凝,而后气浮。所述上筒体21内沿其轴向向上倾斜安装圆环状的挡板216,形成圆台状的凸起,中部为开口,所述出水管211位于所述挡板216上端处的上筒体21上,混凝物在挡板216形成的开口处聚集,最后溢流在挡板上端,而后由出水管211排出。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滤机60的输出端还与所述进水管221连接,使经过压滤机60后的滤液可以循环进入混凝装置30实现循环净化。本技术采用的混凝装置为上、下分层混凝,投入不同的混凝剂,由下筒体内搅拌,通过侧曝气器使水中的絮凝物经由通孔进入上筒体,在上筒体内由上曝气器释放大量微型气泡,使由上进料箱进入上筒体内的试剂与进入上筒体的絮凝物进行二次混凝,由于气泡结合进絮凝物杂质的内部,使杂质浮至水面进而由挡板中部溢流,最后由出水管排出。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性油墨废液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性油墨废液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水槽、pH调节池、混凝装置、沉淀池、污泥池以及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圆柱状筒体,筒体内设有将所述筒体分为上筒体以及下筒体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外端均匀开设复数个通孔,所述下筒体上设有进水管、下进料箱,所述上筒体上设有出水管、上进料箱,上进料箱、下进料箱与筒体连接的管路上皆安装有进料阀,所述下筒体内壁位于所述通孔的下端设有侧曝气器,位于所述上筒体内的隔板上安装有上曝气器,所述下筒体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下筒体轴向中心的搅拌轴、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的搅拌电机以及设于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油墨废液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水槽、pH调节池、混凝装置、沉淀池、污泥池以及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圆柱状筒体,筒体内设有将所述筒体分为上筒体以及下筒体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外端均匀开设复数个通孔,所述下筒体上设有进水管、下进料箱,所述上筒体上设有出水管、上进料箱,上进料箱、下进料箱与筒体连接的管路上皆安装有进料阀,所述下筒体内壁位于所述通孔的下端设有侧曝气器,位于所述上筒体内的隔板上安装有上曝气器,所述下筒体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下筒体轴向中心的搅拌轴、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的搅拌电机以及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元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优雅环保壁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