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施工孔口水渣导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4164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孔施工孔口水渣导流装置,包括封孔管内插置的钻杆,封孔管裸露在岩壁外侧的一端设置有三通管,三通管的一端出料口与分离单元的进料口连通,分离单元的出料口与气体缓冲单元的进料口连通,气体缓冲单元的出料口与瓦斯抽采管连通,三通管的管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段,三通管的管端外螺纹段与直通管的管腔内螺纹段连接,三通管的管口设置有第一压接环,直通管的管口设置有第二压接环,第一压接环与第二压接环之间设置有止水渣垫圈,述的水渣在止水渣垫圈的封堵作用下,无法由三通管与钻杆之间的间隙流出,进而避免水渣涌入钻场或巷道内,确保作业现场的整洁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钻孔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钻孔施工孔口水渣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瓦斯的防治主要依靠钻孔抽采,因此避免不了施工大量瓦斯抽采钻孔,在采用湿式钻孔期间,钻杆在与岩壁接触时,一般向钻杆的钻头通入水源,进而有利于钻头的钻孔操作,钻头在钻孔操作时,难免会产生大量的水渣,在钻孔操作中还存在大量的瓦斯。现有技术中,在实际钻孔操作时,在岩壁上钻入封孔管,钻机的钻杆穿置在封孔管内,并向钻杆的钻头通入水源,钻杆钻设过程中产生的水渣及瓦斯由封孔管流出,在封孔管管端设置有三通管,三通管的出口与分离装置连接,分离装置用于分离水渣与瓦斯,上述用于通入钻杆的三通管的管口与钻杆配合时,大量的水渣会从三通管的一端管口流出,并涌入钻场或巷道内,造成钻孔操作现象较为混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孔施工孔口水渣导流装置,避免水渣从三通管的一端管口流出,确保水渣全部导入分离装置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钻孔施工孔口水渣导流装置,包括封孔管,封孔管内插置有钻杆,封孔管裸露在岩壁外侧的一端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端出料口与分离单元的进料口连通,分离单元的出料口与气体缓冲单元的进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钻孔施工孔口水渣导流装置

【技术保护点】
钻孔施工孔口水渣导流装置,包括封孔管(10),封孔管(10)内插置有钻杆(20),封孔管(10)裸露在岩壁外侧的一端设置有三通管(30),所述三通管(30)的一端出料口与分离单元(40)的进料口连通,分离单元(40)的出料口与气体缓冲单元(50)的进料口连通,气体缓冲单元(50)的出料口与瓦斯抽采管(60)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30)的管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段,三通管(30)的管端外螺纹段与直通管(70)的管腔内螺纹段连接,三通管(30)的管口设置有第一压接环(31),所述直通管(70)的管口设置有第二压接环(71),第一压接环(31)与第二压接环(71)之间设置有止水渣垫圈(80)。

【技术特征摘要】
1.钻孔施工孔口水渣导流装置,包括封孔管(10),封孔管(10)内插置有钻杆(20),封孔管(10)裸露在岩壁外侧的一端设置有三通管(30),所述三通管(30)的一端出料口与分离单元(40)的进料口连通,分离单元(40)的出料口与气体缓冲单元(50)的进料口连通,气体缓冲单元(50)的出料口与瓦斯抽采管(60)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30)的管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段,三通管(30)的管端外螺纹段与直通管(70)的管腔内螺纹段连接,三通管(30)的管口设置有第一压接环(31),所述直通管(70)的管口设置有第二压接环(71),第一压接环(31)与第二压接环(71)之间设置有止水渣垫圈(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施工孔口水渣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单元(40)包括分离箱体(41),分离箱体(41)的箱底设置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文王军张爱平郑礼萍邓中王璟玥田茂长黄莲莲张千东陈延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十九工程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