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针扣眼穿刺去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39176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钝针扣眼穿刺去痂器,涉及一种医疗器材,解决现有钝针扣眼穿刺去痂装置使用不方便也不安全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钝针扣眼穿刺去痂器,包括手柄,手柄的两端分别设置去痂针和镊夹,去痂针的端头呈钝针状,手柄的两端分别套设两端为开口的筒状结构的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手柄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卡圈和第二卡圈,手柄的中部设置一圈凸起,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通过螺纹连接于手柄的两端,通过调整螺纹连接的位置,使去痂针位于第一护套内,镊夹位于第二护套内,避免造成刺伤,同时可使去痂针位于第一护套外,镊夹位于第二护套外,便于使用。钝针扣眼穿刺去痂器使用无需回套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避免刺伤,使用方便且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材,尤其是一种进行钝针扣眼穿刺前用于去痂的器材。
技术介绍
美国肾病基金会血管径路临床指南明确推荐钝针扣眼穿刺法,并认为它是目前防止内瘘闭塞及血管瘤的最佳方法。钝针扣眼穿刺前,需要先彻底处理穿刺点的结痂,否则不利于穿刺针从扣眼处送入,同时会引起局部穿刺点感染。公告号为CN20150516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扣眼穿刺钝针,包括具有钝性针头的钝针,钝针针头上套设有针头保护罩,针头保护罩的顶端设有一去痂装置和罩在去痂装置外面的盖帽,其中去痂装置为一个刮勺。上述去痂装置仅为一个刮勺,刮勺无法实现夹持的作用,使用不方便。另外,刮勺通过盖帽封闭,刮勺直接接触了皮肤,甚至血液,使用后,需要回套盖帽处理,操作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钝针扣眼穿刺去痂器,解决现有钝针扣眼穿刺去痂装置使用不方便也不安全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钝针扣眼穿刺去痂器,包括手柄、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所述手柄的两端分别设置去痂针和镊夹,所述去痂针的端头呈钝针状,手柄的两端分别套设所述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且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均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手柄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卡圈和第二卡圈,手柄外侧靠近第一卡圈处设置第一外螺纹,手柄外侧靠近第二卡圈处设置第三外螺纹,手柄的中部设置一圈凸起,凸起的两侧分别为第二外螺纹和第四外螺纹;第一护套靠近手柄的中部的一端的内部设置第一内螺纹,第一内螺纹可与第一外螺纹、第二外螺纹相适配,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相配合时,去痂针位于第一护套内;第一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相配合时,去痂针位于第一护套外;第二护套靠近手柄的中部的一端的内部设置第二内螺纹,第二内螺纹可与第三外螺纹、第四外螺纹相适配,第二内螺纹与第三外螺纹相配合时,镊夹位于第二护套内;第二内螺纹与第四外螺纹相配合时,镊夹位于第二护套外。进一步的是:所述凸起、第一卡圈和第二卡圈与手柄为一整体。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卡圈和第二卡圈的横截面均呈直角三角形状。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的长度相等,并且均为所述手柄的长度的一半。进一步的是:所述镊夹的两个夹臂之间还设置弹簧。进一步的是:所述手柄、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完全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钝针扣眼穿刺去痂器的手柄两端分别设置去痂针和镊夹,便于去痂使用。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相配合时,第一卡圈限制第一护套内的转动行程,使第一护套可相对手柄旋紧,使去痂针全部位于第一护套内,避免去痂针造成刺伤;第一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相配合时,手柄中部的凸起使第一护套内可相对手柄旋紧,同时去痂针位于第一护套外,使用方便;使用去痂针后,只需调整第一护套的位置即可,无需回套操作,保证使用安全。相应地,镊夹的使用也无需回套作,避免刺伤,保证使用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钝针扣眼穿刺去痂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手柄1、第一卡圈11、第一外螺纹12、第二外螺纹13、第二卡圈14、第三外螺纹15、第四外螺纹16、凸起17、去痂针2、镊夹3、弹簧4、第一护套5、第一内螺纹51、第二护套6、第二内螺纹6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钝针扣眼穿刺去痂器,包括手柄1、第一护套5和第二护套6,手柄1呈圆柱状,手柄1的两端分别设置去痂针2和镊夹3,去痂针2和镊夹3可分别嵌于手柄1的两端。去痂针2的端头呈钝针状,去痂针2可为实心或中空结构,手柄1的两端分别套设所第一护套5和第二护套6,且第一护套5和第二护套6均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手柄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卡圈11和第二卡圈14,第一卡圈11和第二卡圈14用于限制第一护套5和第二护套6的行程,避免从手柄1滑出,同时可使第一护套5和第二护套6相对手柄1旋紧。第一卡圈11和第二卡圈14的厚度不宜过大,避免第一护套5和第二护套6不能挤压安装于手柄1上,第一卡圈11和第二卡圈14的横截面最好均呈直角三角形状,如图1所示。手柄1外侧靠近第一卡圈11处设置第一外螺纹12,手柄1外侧靠近第二卡圈14处设置第三外螺纹15,手柄1的中部设置一圈凸起17,凸起17的两侧分别为第二外螺纹13和第四外螺纹16。第一护套5靠近手柄1的中部的一端的内部设置第一内螺纹51,第一内螺纹51可与第一外螺纹12、第二外螺纹13相适配。第一内螺纹51与第一外螺纹12相配合时,去痂针2完全位于第一护套5内,为使用前和使用后的状态;第一内螺纹51与第二外螺纹13相配合时,去痂针2位于第一护套5外,为使用中的状态。使用去痂针2后转动调整第一护套5的位置,即可使得去痂针2回到第一护套5内,无需回套第一护套5,使用安全方便。相应地,第二护套6靠近手柄1的中部的一端的内部设置第二内螺纹61,第二内螺纹61可与第三外螺纹15、第四外螺纹16相适配。第二内螺纹61与第三外螺纹15相配合时,镊夹3位于第二护套6内,第二内螺纹61与第四外螺纹16相配合时,镊夹3位于第二护套6外。镊夹3可仅由两个夹臂组成,也可以是在两个夹臂之间设置弹簧4。手柄1中部的凸起17的作用在于,当第一护套5和第二护套6分别与第二外螺纹13和第四外螺纹16适配时候,使第一护套5和第二护套6均可与手柄1相对固定,保证即使握持第一护套5或第二护套6,仍可正常使用去痂针2和镊夹3。为保证强度,凸起17、第一卡圈11和第二卡圈14与手柄1为一整体。由于使用中会握持手柄1、第一护套5和第二护套6的外侧,手柄1、第一护套5和第二护套6的外表面设置防滑纹。为了便于生产,第一护套5和第二护套6完全相同,即是第一护套5和第二护套6可相互通用。此外,第一护套5和第二护套6的长度相等,并且均为所述手柄1的长度的一半,这样可充分暴露去痂针2和镊夹3。钝针扣眼穿刺去痂器的手柄1两端分别设置去痂针2和镊夹3,有助于进行去痂操作,而且使用后,去痂针2和镊夹3均无需回套操作,避免刺伤,操作方便且使用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钝针扣眼穿刺去痂器

【技术保护点】
钝针扣眼穿刺去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第一护套(5)和第二护套(6),所述手柄(1)的两端分别设置去痂针(2)和镊夹(3),所述去痂针(2)的端头呈钝针状,手柄(1)的两端分别套设所述第一护套(5)和第二护套(6),且第一护套(5)和第二护套(6)均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手柄(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卡圈(11)和第二卡圈(14),手柄(1)外侧靠近第一卡圈(11)处设置第一外螺纹(12),手柄(1)外侧靠近第二卡圈(14)处设置第三外螺纹(15),手柄(1)的中部设置一圈凸起(17),凸起(17)的两侧分别为第二外螺纹(13)和第四外螺纹(16);第一护套(5)靠近手柄(1)的中部的一端的内部设置第一内螺纹(51),第一内螺纹(51)可与第一外螺纹(12)、第二外螺纹(13)相适配,第一内螺纹(51)与第一外螺纹(12)相配合时,去痂针(2)位于第一护套(5)内,第一内螺纹(51)与第二外螺纹(13)相配合时,去痂针(2)位于第一护套(5)外;第二护套(6)靠近手柄(1)的中部的一端的内部设置第二内螺纹(61),第二内螺纹(61)可与第三外螺纹(15)、第四外螺纹(16)相适配,第二内螺纹(61)与第三外螺纹(15)相配合时,镊夹(3)位于第二护套(6)内,第二内螺纹(61)与第四外螺纹(16)相配合时,镊夹(3)位于第二护套(6)外。...

【技术特征摘要】
1.钝针扣眼穿刺去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第一护套(5)和第二护套(6),所述手柄(1)的两端分别设置去痂针(2)和镊夹(3),所述去痂针(2)的端头呈钝针状,手柄(1)的两端分别套设所述第一护套(5)和第二护套(6),且第一护套(5)和第二护套(6)均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手柄(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卡圈(11)和第二卡圈(14),手柄(1)外侧靠近第一卡圈(11)处设置第一外螺纹(12),手柄(1)外侧靠近第二卡圈(14)处设置第三外螺纹(15),手柄(1)的中部设置一圈凸起(17),凸起(17)的两侧分别为第二外螺纹(13)和第四外螺纹(16);第一护套(5)靠近手柄(1)的中部的一端的内部设置第一内螺纹(51),第一内螺纹(51)可与第一外螺纹(12)、第二外螺纹(13)相适配,第一内螺纹(51)与第一外螺纹(12)相配合时,去痂针(2)位于第一护套(5)内,第一内螺纹(51)与第二外螺纹(13)相配合时,去痂针(2)位于第一护套(5)外;第二护套(6)靠近手柄(1)的中部的一端的内部设置第二内螺纹(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雯雯龚琳浩李亚娟张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