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包装膜,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复合而成,所述外层为纸层,在所述外层与所述中间层之间及所述中间层与所述内层之间设有粘合剂层,所述内层为热封层,所述中间层为铝箔层,设于所述纸层与热封层之间,在包装膜外部设置保护膜层,所述包装膜外侧沿宽度方向贯通设置有撕裂线槽,所述撕裂线槽的槽底设于所述纸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包装袋具有很好的阻隔性、挺度及易撕性,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包装膜,属于包装膜结构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复合包装膜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经过一次或多次干式复合工艺而组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一定功能的复合包装。复合包装膜进行材料复合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提高包装的功能特性,如:提高强度、增强阻隔性能、提高保鲜性能、提高抗静电性能等。但复合包装功能特性的提高,通常都是以增加复合层数、提高复合强度的途径获得的。随着包装复合强度、粘接牢度、撕裂强度的提高,会降低用户拆解、撕裂包装时的易用性。对于大众广泛使用的消费类产品的复合软包装膜,包装的易撕裂性也是用户关注的重要功能特性,但目前复合软包装产品的易撕裂功能还没有得到生产厂家的广泛重视。
技术实现思路
对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复合包装膜,该包装膜具有高阻隔性、高挺度和优越的易撕性。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包装膜,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复合而成,所述外层为纸层,在所述外层与所述中间层之间及所述中间层与所述内层之间设有粘合剂层,所述内层为热封层,所述中间层为铝箔层,设于所述纸层与热封层之间,在包装膜外部设置保护膜层,所述包装膜外侧沿宽度方向贯通设置有撕裂线槽,所述撕裂线槽的槽底设于所述纸层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热封层为复合聚乙烯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20-40um。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护膜层的外表面设置有油墨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纸层与铝箔层的厚度比为1:0.8-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铝箔层上贯通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的孔径为0.05-0.08mm。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纸层上贯通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不全部一一对齐设置,所述第二穿孔的孔径为0.05-0.08mm。上述技术方案中,该包装膜上具有硬度及强度大于其它区域的加强区域。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护膜层为透明膜层,所述纸层和铝箔层中部开设有开孔,从而在所述保护膜层对应开孔的位置形成观察窗口。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的复合包装膜中,通过设置纸层和铝箔层相配合,保证了包装膜的质感以及易撕性,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挺度及阻隔性,内层为热封层,该包装膜制成包装袋后,包装袋的周边通过热封层热封构成袋体,通过在所述包装膜外侧沿宽度方向贯通设置有撕裂线槽,所述撕裂线槽的槽底设于所述纸层上,这样一来,在撕开包装袋时,更加容易撕裂。(2)本技术的复合包装膜中,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20-40um,采用这个厚度,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同时也保证了强度,并设置所述纸层与铝箔层的厚度比为1:0.8-1,从而能够保证包装袋膜的挺度、阻隔性等性能。(3)所述保护膜层的外表面设置有油墨层,所述油墨层用以对包装膜表面的文字、图案进行呈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复合包装膜的正面视图;图2为图1中沿A-A线剖切的剖视图。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外层;11-第二穿孔;2-中间层;21-第一穿孔;3-内层;4-粘合剂层;5-撕裂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中的具体结构做以说明:一种复合包装膜,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外层1、中间层2和内层3复合而成,所述外层1为纸层,在所述外层1与所述中间层2之间及所述中间层2与所述内层3之间设有粘合剂层4,所述内层3为热封层,所述中间层2为铝箔层,设于所述纸层与热封层之间,在包装膜外部设置保护膜层6,所述包装膜外侧沿宽度方向贯通设置有撕裂线槽5,所述撕裂线槽5的槽底设于所述纸层上。本技术的复合包装膜中,通过设置纸层和铝箔层相配合,保证了包装膜的质感以及易撕性,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挺度及阻隔性,内层为热封层,该包装膜制成包装袋后,包装袋的周边通过热封层热封构成袋体,通过在所述包装膜外侧沿宽度方向贯通设置有撕裂线槽,所述撕裂线槽的槽底设于所述纸层上,这样一来,在撕开包装袋时,更加容易撕裂。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封层为复合聚乙烯层。本技术的复合包装膜中,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20-40um,优选30um,采用这个厚度,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同时也保证了强度,并设置所述纸层与铝箔层的厚度比为1:0.8-1,从而能够保证包装袋膜的挺度、阻隔性等性能。所述保护膜层6的外表面设置有油墨层,用以对包装膜表面的文字、图案进行呈现。如图2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铝箔层上贯通设置有第一穿孔21,所述第一穿孔21的孔径为0.05-0.08mm,采用这种结构,在制造包装膜时,粘合剂在固化前,粘合剂分子充分进入第一穿孔21内,从而保证了铝箔层与粘合剂层4的结合力。实际生产时,所述铝箔层可以是至少两层铝箔片粘合而成,相邻铝箔片上的第一穿孔21不全部一一对齐(在加工时先对两层铝箔片上分别制孔,然后将两者粘合即可保证相邻铝箔片上的第一穿孔21不全部一一对齐),这样在保证粘合性能的同时能保证铝箔层的整体阻隔性,并提高包装挺度。进一步,所述纸层上贯通设置有第二穿孔11,所述第一穿孔21与所述第二穿孔11不全部一一对齐设置,所述第二穿孔11的孔径为0.05-0.08mm,采用这种结构,在制造包装膜时,粘合剂在固化前,粘合剂分子充分进入第二穿孔11内,从而保证了纸层与粘合剂层的结合力,由此也保证了包装膜的阻隔性及强度。本实施例中,设置每平方米范围内所述第一穿孔21和所述第二穿孔11的数量为20万-30万个。该包装膜上具有硬度及强度大于其它区域的加强区域,通过设置加强区域,以满足用户对包装袋的某些特殊要求。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层6为透明膜层,所述纸层和铝箔层中部开设有开孔,从而在所述保护膜层6对应开孔的位置形成观察窗口,通过设置观察穿孔能够便于用户查看包装袋内的内容物。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1)、中间层(2)和内层(3)复合而成,所述外层(1)为纸层,在所述外层(1)与所述中间层(2)之间及所述中间层(2)与所述内层(3)之间设有粘合剂层(4),所述内层(3)为热封层,所述中间层(2)为铝箔层,设于所述纸层与热封层之间,在包装膜外部设置保护膜层(6),所述包装膜外侧沿宽度方向贯通设置有撕裂线槽(5),所述撕裂线槽(5)的槽底设于所述纸层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1)、中间层(2)和内层(3)复合而成,所述外层(1)为纸层,在所述外层(1)与所述中间层(2)之间及所述中间层(2)与所述内层(3)之间设有粘合剂层(4),所述内层(3)为热封层,所述中间层(2)为铝箔层,设于所述纸层与热封层之间,在包装膜外部设置保护膜层(6),所述包装膜外侧沿宽度方向贯通设置有撕裂线槽(5),所述撕裂线槽(5)的槽底设于所述纸层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为复合聚乙烯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20-40u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层(6)的外表面设置有油墨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丽,叶建明,胡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粤海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