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踢脚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32978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踢脚线,包括踢脚线体,还包括用于设在墙体侧面上的固定插块,所述线体为中空的框体结构,所述线体内侧设有与固定插块相配合的插接槽。该踢脚线结构设计合理,踢脚线的线体为中空的框体结构,重量轻,安装时竖直压下即可,安装拆卸简便,固定部件不易损坏,踢脚线可多次重复利用,并且固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型材
,尤其是涉及一种踢脚线
技术介绍
现有的踢脚线固定多是通过卡扣固定,安装拆卸繁琐,拆卸时需要很大力气,拆卸时踢脚线内部的卡槽易损坏,不能反复的安装和拆卸,基本上不能重复利用;并且现有踢脚线为条形板结构,重量大,固定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踢脚线,以达到安装拆卸简便,固定可靠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踢脚线,包括踢脚线体,还包括用于设在墙体侧面上的固定插块,所述线体为中空的框体结构,所述线体内侧设有与固定插块相配合的插接槽。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插块下端设有用于固定在墙体侧面的螺钉孔,固定插块上端为插接头,插接槽的开口向下。所述线体内侧底部设有避让凹槽。所述插接槽的槽壁上设有卡槽,固定插块的侧面设有凸起的卡子。所述插接槽为开口向下的竖直槽。所述避让凹槽为弧形凹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踢脚线结构设计合理,踢脚线的线体为中空的框体结构,重量轻,安装时竖直压下即可,安装拆卸简便,固定部件不易损坏,踢脚线可多次重复利用,并且固定可靠。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踢脚线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线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体侧面、2.墙体底面、3.线体、301.插接槽、302.避让凹槽、4.固定插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该踢脚线,包括线体3和固定插块4,其中,线体3通过固定插块4固定在墙体侧面1上,线体3内侧设有与固定插块相配合的插接槽301,固定插块4的上端与插接槽配合,安装时竖直压下即可,安装拆卸简便,固定部件不易损坏,踢脚线可多次重复利用,并且固定可靠。固定插块4下端设有用于固定在墙体侧面的螺钉孔,固定插块上端为插接头;插接块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固定头,另一部分为插接头,固定头和插接头错位设置,插接头位于固定头的上方,固定头靠墙体侧面设置,插接头与墙体侧面具有间隙,安装简便。插接槽301为开口向下的竖直槽,安装时竖直压下即可,拆卸时将线体向上拉出即可,安装拆卸简便。线体3为中空的框体结构,即为中空的塑料型材,通过模具挤出成型,生产简便,成本低;并且中空的线体,线体安装拆卸时可弹性变形,存在一定尺寸误差也能可靠安装,安装拆卸简便。由于墙体的底边线不一定平直,可能存在凸起,难以与线体的内侧底脚配合,导向线体不能平直的安装;线体3内侧底部设有避让凹槽302,避让凹槽302为弧形凹槽,避让凹槽的设置可以避免这一问题,线体的顶部侧面与墙体侧面1相贴合,线体的底面与墙体底面2相贴合。插接槽301的槽壁上设有卡槽,固定插块的侧面设有凸起的卡子,保证线体的固定可靠性,这种固定结构,在拆卸时不易损坏,便于下次安装利用。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踢脚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踢脚线,包括踢脚线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设在墙体侧面上的固定插块,所述线体为中空的框体结构,所述线体内侧设有与固定插块相配合的插接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踢脚线,包括踢脚线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设在墙体侧面上的固定插块,所述线体为中空的框体结构,所述线体内侧设有与固定插块相配合的插接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块下端设有用于固定在墙体侧面的螺钉孔,固定插块上端为插接头,插接槽的开口向下。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胜贵陈凯朱青松阴其路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正典型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