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28968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3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砖,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砖体呈方块状,砖体中间设有矩形状手抓孔,手抓孔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孔组,两第一支撑孔组之间设有置于手抓孔两侧的第二支撑孔组,第一支撑孔组包括第一支撑孔条和第二支撑孔条,第一支撑孔条包括第一支持孔和两个第二支持孔,第一支持孔置于两个第二支持孔之间,第一支持孔个数为三个,第二支撑孔条包括若干个第三支持孔,第三支持孔个数为五个,第二支撑孔组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条组和置于两第一支撑条组之间的第二支撑条组,第一支撑条组包括一个第一通孔和一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置于第一通孔和手抓孔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材料少且轻便以及拿取方便的透水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材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透水砖
技术介绍
砖头使用于人们房屋的建设以及道路的铺垫的材料,然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传统桶的实心砖头不仅使用材料高,而且较为厚重,减少材料,也会出现强度差的问题,以及拿取的时候也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材料少且轻便以及拿取方便的透水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水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呈方块状,所述砖体中间设有矩形状手抓孔,所述手抓孔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孔组,两第一支撑孔组之间设有置于手抓孔两侧的第二支撑孔组,所述第一支撑孔组包括第一支撑孔条和第二支撑孔条,所述第一支撑孔条包括第一支持孔和两个第二支持孔,所述第一支持孔置于两个第二支持孔之间,所述第一支持孔个数为三个,所述第二支撑孔条包括若干个第三支持孔,第三支持孔个数为五个,所述第二支撑孔组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条组和置于两第一支撑条组之间的第二支撑条组,所述第一支撑条组包括一个第一通孔和一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置于第一通孔和手抓孔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条组包括一个第三通孔和一个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置于第三通孔和手抓孔之间,第一通孔和第四通孔相同,第三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砖体中间设有矩形的手抓孔,使得使用的时候,操作者能够将大拇指放于砖体外,然后其他手指放到手抓孔内进行使用,使得拿去更加方便,所述手抓孔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孔组,两第一支撑孔组之间设有置于手抓孔两侧的第二支撑孔组,所述第一支撑孔组包括第一支撑孔条和第二支撑孔条,所述第一支撑孔条包括第一支持孔和两个第二支持孔,所述第一支持孔置于两个第二支持孔之间,所述第一支持孔个数为三个,所述第二支撑孔条包括若干个第三支持孔,第三支持孔个数为五个,所述第二支撑孔组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条组和置于两第一支撑条组之间的第二支撑条组,所述第一支撑条组包括一个第一通孔和一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置于第一通孔和手抓孔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条组包括一个第三通孔和一个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置于第三通孔和手抓孔之间,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的设计以及配合第一支持孔、第二支持孔和第三支持孔,进行材料的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通过第一支撑孔组置于手抓孔两侧,在两侧通过第一支撑孔条和第二支撑孔条进行排列,通过第一支持孔和第二支持孔的配合,三个第一支持孔在两个第二支持孔之间,并且通过五个第三支持孔排列成一条第二支撑孔条,进行侧面支撑,保证整体的强度,以及通过第一支撑条组和第二支撑条组,第二支撑条组置于两第一支撑条组之间,第一通孔和第四通孔相同,第三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同,通过第二通孔置于第二通孔和手抓孔之间,形成一个交替的侧面支撑固定,进一步的保证了整体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01、砖体;201、手抓孔;301、第一支撑孔组;3011、第一支撑孔条;3012、第二支撑孔条;302、第一支持孔;303、第二支持孔;304、第三支持孔;401、第二支撑孔组;4011、第一支撑条组;4012、第二支撑条组;402、第一通孔;403、第二通孔;404、第三通孔;404、第四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透水砖,包括砖体101,所述砖体101呈方块状,所述砖体101中间设有矩形状手抓孔201,所述手抓孔201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孔组301,两第一支撑孔组301之间设有置于手抓孔201两侧的第二支撑孔组401,所述第一支撑孔组301包括第一支撑孔条3011和第二支撑孔条3012,所述第一支撑孔条3011包括第一支持孔302和两个第二支持孔303,所述第一支持孔302置于两个第二支持孔303之间,所述第一支持孔302个数为三个,所述第二支撑孔条3012包括若干个第三支持孔304,第三支持孔304个数为五个,所述第二支撑孔组401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条组4011和置于两第一支撑条组4011之间的第二支撑条组4012,所述第一支撑条组4011包括一个第一通孔402和一个第二通孔403,第二通孔403置于第一通孔402和手抓孔201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条组4012包括一个第第三通孔404和一个第四通孔405,所述第四通孔405置于第第三通孔404和手抓孔201之间,第一通孔402和第四通孔405相同,第第三通孔404和第二通孔403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砖体101中间设有矩形的手抓孔201,使得使用的时候,操作者能够将大拇指放于砖体101外,然后其他手指放到手抓孔201内进行使用,使得拿去更加方便,所述手抓孔201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孔组301,两第一支撑孔组301之间设有置于手抓孔201两侧的第二支撑孔组401,所述第一支撑孔组301包括第一支撑孔条3011和第二支撑孔条3012,所述第一支撑孔条3011包括第一支持孔302和两个第二支持孔303,所述第一支持孔302置于两个第二支持孔303之间,所述第一支持孔302个数为三个,所述第二支撑孔条3012包括若干个第三支持孔304,第三支持孔304个数为五个,所述第二支撑孔组401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条组4011和置于两第一支撑条组4011之间的第二支撑条组4012,所述第一支撑条组4011包括一个第一通孔402和一个第二通孔403,第二通孔403置于第一通孔402和手抓孔201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条组4012包括一个第第三通孔404和一个第四通孔405,所述第四通孔405置于第第三通孔404和手抓孔201之间,通过第一通孔402、第二通孔403、第第三通孔404和第四通孔405的设计以及配合第一支持孔302、第二支持孔303和第三支持孔304,进行材料的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通过第一支撑孔组301置于手抓孔201两侧,在两侧通过第一支撑孔条3011和第二支撑孔条3012进行排列,通过第一支持孔302和第二支持孔303的配合,三个第一支持孔302在两个第二支持孔303之间,并且通过五个第三支持孔304排列成一条第二支撑孔条3012,进行侧面支撑,保证整体的强度,以及通过第一支撑条组4011和第二支撑条组4012,第二支撑条组4012置于两第一支撑条组4011之间,第一通孔402和第四通孔405相同,第第三通孔404和第二通孔403相同,通过第二通孔403置于第二通孔403和手抓孔201之间,形成一个交替的侧面支撑固定,进一步的保证了整体的强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透水砖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水砖,包括砖体,其特征是:所述砖体呈方块状,所述砖体中间设有矩形状手抓孔,所述手抓孔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孔组,两第一支撑孔组之间设有置于手抓孔两侧的第二支撑孔组,所述第一支撑孔组包括第一支撑孔条和第二支撑孔条,所述第一支撑孔条包括第一支持孔和两个第二支持孔,所述第一支持孔置于两个第二支持孔之间,所述第一支持孔个数为三个,所述第二支撑孔条包括若干个第三支持孔,第三支持孔个数为五个,所述第二支撑孔组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条组和置于两第一支撑条组之间的第二支撑条组,所述第一支撑条组包括一个第一通孔和一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置于第一通孔和手抓孔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条组包括一个第三通孔和一个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置于第三通孔和手抓孔之间,第一通孔和第四通孔相同,第三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砖,包括砖体,其特征是:所述砖体呈方块状,所述砖体中间设有矩形状手抓孔,所述手抓孔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孔组,两第一支撑孔组之间设有置于手抓孔两侧的第二支撑孔组,所述第一支撑孔组包括第一支撑孔条和第二支撑孔条,所述第一支撑孔条包括第一支持孔和两个第二支持孔,所述第一支持孔置于两个第二支持孔之间,所述第一支持孔个数为三个,所述第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仁恩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友联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