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电缆隧道巡检维护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手持式电力隧道巡检维护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每年都会新增大量的电力电缆隧道。这些隧道充分利用了地下的空间,可是由于环境的封闭加之电力电缆所带来的辐射等问题,导致隧道内往往会存在大量的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难以迅速被巡检人员发现,对巡检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目前市面上虽然出现了大量的空气检测仪器,但是这些探测器只能探测某一种气体,功能单一,而隧道内的有害气体成分复杂,不是单一仪器所能完全探明的,隧道内的电力电缆由于老化等原因可能出现的漏电情况同样威胁巡检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隧道内的巡检人员在巡检中可能遭遇到各种特殊情况,需要与专业技术人员随时保持联系沟通以便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空气探测器功能单一,无法探测含氧量、多种有害气体、可燃气体、电力电缆漏电不易被人察觉的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手持式电力电缆隧道巡视和维护工具,该工具可以探测多种有害气体,可以检测电力电缆表面电压和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式电力电缆隧道巡视和维护工具,其特征是:包括抗干扰外壳(1)、探测机构(2)、报警显示机构(3)、主控机构(4)、音视频显示和传输机构(5)、蓄电池(6)和强光手电(7);所述探测机构(2)设置在抗干扰外壳(1)内侧壁上,探测机构(2)包括感应电压传感器(201)、氧气传感器(202)、室温传感器(203)、湿度传感器(204)、有害气体传感器(205)、可燃气体传感器(206)、红外测温传感器(207)和A/D转换元件(208),所述感应电压传感器(201)、氧气传感器(202)、室温传感器(203)、湿度传感器(204)、有害气体传感器(205)、可燃气体传感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电力电缆隧道巡视和维护工具,其特征是:包括抗干扰外壳(1)、探测机构(2)、报警显示机构(3)、主控机构(4)、音视频显示和传输机构(5)、蓄电池(6)和强光手电(7);所述探测机构(2)设置在抗干扰外壳(1)内侧壁上,探测机构(2)包括感应电压传感器(201)、氧气传感器(202)、室温传感器(203)、湿度传感器(204)、有害气体传感器(205)、可燃气体传感器(206)、红外测温传感器(207)和A/D转换元件(208),所述感应电压传感器(201)、氧气传感器(202)、室温传感器(203)、湿度传感器(204)、有害气体传感器(205)、可燃气体传感器(206)、红外测温传感器(207)均与A/D转换元件(208)连接;报警机构(3)包括报警装置(301)、液晶显示器(302)和报警灯(303);所述报警装置(301)、液晶显示器(302)、报警灯(303)分别位于抗干扰外壳(1)顶部,并且报警装置(301)、液晶显示器(302)及报警灯(303)均与主控机构(4)的处理器(401)连接;所述主控机构(4)设置于抗干扰外壳(1)内部,并分别与探测机构(2)、报警显示机构(3)及蓄电池(6)连接,主控机构(4)包括处理器(401)、无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林,姜晓亮,曲斐,韩松,张金昌,刘志向,朱大铭,许成哲,邵伟艳,张术,张帆,王佳昕,王硕,闫玲,李大川,车德宝,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长春市原动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辽源市鑫安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