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性中药制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痛风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痛风多见于中年男性,女性仅占5%,主要是绝经后女性,痛风发生有年轻化趋势。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四期,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临床表现如下: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数患者发作前无明显征兆,或仅有疲乏、全身不适和关节刺痛等。典型发作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在12小时左右达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部分以上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在以后的病程中,部分患者累及该部位。其次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关节,肩、髋、脊柱和颞颌等关节少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痛风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干百合4.5‑13.5份、干乌梅3‑9份、赤小豆6‑18份、木瓜1.5‑4.5份、葛根2‑6份和薏苡仁1.5‑4.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痛风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干百合4.5-13.5份、干乌梅3-9份、赤小豆6-18份、木瓜1.5-4.5份、葛根2-6份和薏苡仁1.5-4.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干百合6-12份、干乌梅4.5-7.5份、赤小豆9-15份、木瓜2-4份、葛根3-5份和薏苡仁2-4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干百合9份、干乌梅6份、赤小豆12份、木瓜3份、葛根4份和薏苡仁3份。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干百合用水浸泡后粉碎成糊状,将干乌梅用水浸泡后,收集所得乌梅水,将赤小豆磨粉;将所得百合糊、乌梅水和赤小豆分混合搅拌均匀,烘干粉碎,得到粉状组分A;(2)将木瓜和葛根用水浸泡后,再水煎提取,收集提取液,用所得提取液浸泡薏苡仁,将浸泡后所得薏苡仁药液混合物粉碎成糊状,烘干粉碎得到粉状组分B;(3)将所得粉状组分A和粉状组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