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验科用中药消毒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0803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1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应用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检验科用中药消毒液。该一种检验科用中药消毒液由大青叶、红藤、茜草、蚤休、大蓟、贯众、麻黄、桂枝、防风、常山、佩兰、石苇、桑寄生、蛇床子、女口茵陈、良姜、雄黄、大戟、芫花、赤芍、当归、薄荷、羌活、仙鹤草、白矾、白芷、紫苏叶、石苇等五十四味中草药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采用现代先进的医药制药技术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配制简单,杀菌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杀菌效果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具有杀菌能力强,作用速度快,稳定性好的显著优点,不污染环境,对人和动物无刺激,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理想杀菌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验科用中药消毒液。(二)
技术介绍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检验科作为医院进行医学检验的科室,检验工作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止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等混入检验标本,影响检验效果,使检验结果不精确,为此,检验科的杀菌消毒工作十分重要。(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一种检验科用中药消毒液。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检验科用中药消毒液,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大青叶30-60g、红藤30-70g、茜草25-75g、蚤休30-70g、大蓟25-70g、贯众30-70g、麻黄26-65g、桂枝30-70g、防风25-65g、常山25-65g、佩兰30-70g、石苇20-70g、桑寄生25-75g、蛇床子20-65g、女口茵陈25-65g、良姜30-70g、雄黄35-75g、大戟25-70g、芫花25-70g、赤芍20-60g、当归25-70g、薄荷20-65g、羌活30-75g、仙鹤草20-65g、白矾25-70g、白芷30-70g、紫苏叶25-75g、石苇20-70g、瞿麦30-70g、川芎25-65g、皂角20-70g、当归25-60g、麦冬20-60g、莱服子23-65g、竹茹20-65g、百部20-70g、防风20-65g、细辛20-50g、葱白20-60g、大黄25-70g、知母30-75g、夏枯草20-65g、马齿苋20-70g、木通25-65g、丹皮20-65g、秦皮20-75g、地丁30-70g、白头翁25-75g、黄精20-65g、黄药子25-75g、五味子20-60g、黄芩25-70g、黄连20-60g、厚朴25-65g。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大青叶30g、红藤30g、茜草25g、蚤休30g、大蓟25g、贯众30g、麻黄26g、桂枝30g、防风25g、常山25g、佩兰30g、石苇20g、桑寄生25g、蛇床子20g、女口茵陈25g、良姜30g、雄黄35g、大戟25g、芫花25g、赤芍20g、当归25g、薄荷20g、羌活30g、仙鹤草20g、白矾25g、白芷30g、紫苏叶25g、石苇20g、瞿麦30g、川芎25g、皂角20g、当归25g、麦冬20g、莱服子23g、竹茹20g、百部20g、防风20g、细辛20g、葱白20g、大黄25g、知母30g、夏枯草20、马齿苋20g、木通25g、丹皮20g、秦皮20g、地丁30g、白头翁25g、黄精20g、黄药子25g、五味子20g、黄芩25g、黄连20g、厚朴25g。将上述中药清洗后煎煮,滤渣、放凉后,按照1:4的比例与75%的酒精溶液混合,混合均匀后静置、滤渣加入辅助药物,利用现代先进的制药科技,制成杀菌洗液,即为所述的一种检验科用中药消毒液。本专利技术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大青叶:性寒,味苦。归心经、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清斑。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用治温病、血热发斑、壮热不退、痄腮、喉痹、丹毒以及血热妄行的上部出血症等。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尚具有抗内毒素的作用。对大鼠有利尿作用,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及右旋糖酐性“关节炎”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含黄酮苷-山大青苷,此外,也含有靛玉兰、靛蓝、菘蓝苷B、靛玉红、呋喃木糖甜酸等成分。红藤:味苦,平,无毒。归肝经、大肠经。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红藤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风杀虫的功效;红藤适用于腹痛,跌打损伤,痛经,风湿关节疼痛等症;红藤配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消痈,红藤配连翘:泻火清热;红藤配苦参,清热解毒、祛风杀虫。茜草:性寒,味苦。归肝经。凉血、止血、祛瘀、通经。属止血药下分类的凉血止血药。内服煎汤,或入丸散,治疗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阏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忌服。具有缩短出血时间、抗血小板聚集、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具有镇咳祛痰、抗菌、抗癌作用,能防止实验性肾和膀胱结石的形成,尤其对碳酸钙结石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对实验性心肌梗死有治疗作用;对抗乙酸胆碱所致的离体肠痉挛,有解痉作用。对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具有扩张血管、抑制皮肤结缔组织通透性的作用。小鼠口服根煎剂有明显止咳和祛痰作用,但加酒精沉淀后,滤液即无效;根煎剂能对抗离体兔回肠的收缩作用;根水提物对离体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产妇口服亦有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根温浸液能扩张蛙足蹼膜血管,并稍能缩短家兔的血液凝固时间;根在试管内对金黄色与白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及流感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蚤休:苦辛,寒,有毒。入心、肝经。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治痈肿,疔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蚤休100%制剂在试管内对肠道杆菌和化脓性球菌等多种致病菌皆有抗菌作用,醇提取物7.8毫克/毫升在体外有杀灭钩端螺旋体作用,用鸡胚接种法证明水或醇提取物对甲型及亚洲甲型流感病毒都有抑制作用,稀释至1:1万至1:10万仍有效。大蓟:凉血止血,行瘀消肿。主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崩漏,外伤出血,疮疡肿痛,瘰疬,湿疹,肝炎,肾炎。抗菌作用,体外试验,大蓟乙醇浸剂1:30000时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大蓟水提物对单纯疱疹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贯众:治疗风热感冒,目赤,咽喉肿痛,咳嗽痰多等病。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也有驱虫的作用,对蛔虫,绦虫,虫积腹痛有很好的作用。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抑制过敏递质释放;溶血素减少,呈抗补体作用。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乙型溶血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奈瑟双球菌有较强的消杀作用。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抗菌作用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浓度为25毫克/毫升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防风:含挥发油,甘露醇,酚类,多糖类,本品有解热,抗惊厥等作用,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糖菌有一定的灭活作用,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亦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常山:除痰,截疟;治疟疾,瘰疬。体外实验证明,常山对甲型流行感冒病毒PR8有抑制作用,对感染流感的小鼠也有效果。体外和动物实验、治疗,均证明对阿米巴原虫有一定抑制作用。佩兰:味辛;性平。入脾、胃经。解暑化湿;辟秽和中。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洵。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石苇:甘苦、微寒。入肺,膀胱经。热淋、血淋、尿涩作痛。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错目眩,胎动不安,崩漏下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等;有镇静作用,抗病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验科用中药消毒液,其特征为,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大青叶30‑60g、红藤30‑70g、茜草25‑75g、蚤休30‑70g、大蓟25‑70g、贯众30‑70g、麻黄26‑65g、桂枝30‑70g、防风25‑65g、常山25‑65g、佩兰30‑70g、石苇20‑70g、桑寄生25‑75g、蛇床子20‑65g、女口茵陈25‑65g、良姜30‑70g、雄黄35‑75g、大戟25‑70g、芫花25‑70g、赤芍20‑60g、当归25‑70g、薄荷20‑65g、羌活30‑75g、仙鹤草20‑65g、白矾25‑70g、白芷30‑70g、紫苏叶25‑75g、石苇20‑70g、瞿麦30‑70g、川芎25‑65g、皂角20‑70g、当归25‑60g、麦冬20‑60g、莱服子23‑65g、竹茹20‑65g、百部20‑70g、防风20‑65g、细辛20‑50g、葱白20‑60g、大黄25‑70g、知母30‑75g、夏枯草20‑65g、马齿苋20‑70g、木通25‑65g、丹皮20‑65g、秦皮20‑75g、地丁30‑70g、白头翁25‑75g、黄精20‑65g、黄药子25‑75g、五味子20‑60g、黄芩25‑70g、黄连20‑60g、厚朴25‑65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验科用中药消毒液,其特征为,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大青叶30-60g、红藤30-70g、茜草25-75g、蚤休30-70g、大蓟25-70g、贯众30-70g、麻黄26-65g、桂枝30-70g、防风25-65g、常山25-65g、佩兰30-70g、石苇20-70g、桑寄生25-75g、蛇床子20-65g、女口茵陈25-65g、良姜30-70g、雄黄35-75g、大戟25-70g、芫花25-70g、赤芍20-60g、当归25-70g、薄荷20-65g、羌活30-75g、仙鹤草20-65g、白矾25-70g、白芷30-70g、紫苏叶25-75g、石苇20-70g、瞿麦30-70g、川芎25-65g、皂角20-70g、当归25-60g、麦冬20-60g、莱服子23-65g、竹茹20-65g、百部20-70g、防风20-65g、细辛20-50g、葱白20-60g、大黄25-70g、知母30-75g、夏枯草20-65g、马齿苋20-70g、木通25-65g、丹皮20-65g、秦皮20-75g、地丁30-70g、白头翁25-75g、黄精20-65g、黄药子25-75g、五味子20-60g、黄芩25-70g、黄连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维刘光忠杨柳肖明中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