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运动损伤治疗所用手术导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3D打印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是一种以数字模拟文件为基础,运用黏合性粉末材料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制造三体实体的技术,其应用领域广泛,涉及珠宝、鞋类、建筑、汽车、航空航天、医学、枪支等,目前3D打印技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包括熔融沉积造型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离体印刷术、多喷嘴成型技术等。为了保证手术中定位的准确性,降低手术风险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目前已有文献公开了通过3D打印技术设计和制造了手术导板,如口腔种植牙定位的导板、全膝关节置换术截骨导板、经皮椎弓根导板等,上述手术导板的制造和使用实现了手术时的准确定位、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缩短了手术时间,为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运用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运动损伤,如踝关节扭伤是发病率最高的运动损伤,部分扭伤患者会合并距骨骨软骨损伤,其中Hepple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骨囊肿)和距骨坏死(图1)治疗困难,目前主要采用的手术方式是环钻清理病灶,再植入自体或异体骨软骨、骨、骨膜、组织工程骨等移植物。充分清理病灶是治愈损伤的前提。扩大清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打印运动损伤治疗手术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导板分为A和B两个组件,其中所述A组件又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所述上部分是导管,并根据囊肿的空间位置确定所述导管的位置和方向,所述A组件的下部分是紧贴距骨表面的壳,所述壳由距骨侧面延伸至距骨底面和距骨颈,所述A组件在所述导管和所述壳之间有一个标记孔,所述B组件为与环钻清理病灶后制作出的骨孔相适应的导管,其长度等同于环钻拟钻取的骨孔深度,所述B组件的外径与骨孔直径相匹配,所述B组件周围有导孔,所述导孔的位置、方向和数量由环钻清理后的周围残余病灶的位置决定,所述B组件上缘设计有楔形定位豁口,所述楔形定位豁口与所述A组件的标记孔位置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运动损伤治疗手术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导板分为A和B两个组件,其中所述A组件又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所述上部分是导管,并根据囊肿的空间位置确定所述导管的位置和方向,所述A组件的下部分是紧贴距骨表面的壳,所述壳由距骨侧面延伸至距骨底面和距骨颈,所述A组件在所述导管和所述壳之间有一个标记孔,所述B组件为与环钻清理病灶后制作出的骨孔相适应的导管,其长度等同于环钻拟钻取的骨孔深度,所述B组件的外径与骨孔直径相匹配,所述B组件周围有导孔,所述导孔的位置、方向和数量由环钻清理后的周围残余病灶的位置决定,所述B组件上缘设计有楔形定位豁口,所述楔形定位豁口与所述A组件的标记孔位置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运动损伤治疗手术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长度为3-8cm,厚度为1-3mm,内径分别为6mm、8mm、10mm,根据囊肿的大小,分别对应所用的环钻直径,所述壳的厚度为1-3mm,所述B组件的厚度为1-3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运动损伤治疗手术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长度为5cm,厚度为2mm,所述壳的厚度为2mm,所述B组件的厚度为2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3D打印运动损伤治疗手术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损伤为踝关节损伤。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3D打印运动损伤治疗手术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导板由尼龙材料制备而成。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东,郭秦炜,胡跃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