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原河网地区农田排水回灌利用及氮磷拦截去除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平原河网地区河网密集,水流平缓,地下水位较高,水环境容量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未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农业面源污染造成大量的氮磷营养物进入江河、湖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严重的将导致水环境恶化,水生生态系统失衡。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也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目前,为了减少农田面源污染,应用的主要技术包括:养分减量投入技术、水肥耦合技术、沟河生态拦截技术、农田径流集蓄河塘水质改善技术,这些技术都只是着眼于养分流动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忽略了灌区内农田、沟道和河塘的协同作用效果。因此,如何针对平原河网地区的特点,提出工程技术、生态技术、管理技术相结合的可持续性农田径流氮磷拦截去除集成技术体系,对提高作物产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保护水环境和生态健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原河网地区农田排水回灌利用及氮磷拦截去除系统及其应用方法,主要材料有波纹塑料吸水管、透水土工布、作物秸秆、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原河网地区农田排水回灌利用及氮磷拦截去除系统,其特征是,在平原河网地区设有农田渗滤系统(1)、生态沟道渗滤系统(2)、多级河塘湿地系统和提水泵站(5);所述农田渗滤系统(1)是由排水暗管(6)外依次包裹渗滤材料(8)、透水土工布(7)组成的地下渗滤体;排水暗管倾斜设置,排水暗管埋设坡度为1/1000~1/500;所述农田渗滤系统(1)出水口设置所述生态沟道渗滤系统(2),生态沟道渗滤系统(2)是边坡由秸秆透水混凝土(10)衬砌的排水沟(9),排水沟(9)上端种植草本植物,排水沟出口处设置退水闸(3);所述多级河塘湿地系统,位于排水沟(9)尾端的、有水位差的多级河塘,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原河网地区农田排水回灌利用及氮磷拦截去除系统,其特征是,在平原河网地区设有农田渗滤系统(1)、生态沟道渗滤系统(2)、多级河塘湿地系统和提水泵站(5);所述农田渗滤系统(1)是由排水暗管(6)外依次包裹渗滤材料(8)、透水土工布(7)组成的地下渗滤体;排水暗管倾斜设置,排水暗管埋设坡度为1/1000~1/500;所述农田渗滤系统(1)出水口设置所述生态沟道渗滤系统(2),生态沟道渗滤系统(2)是边坡由秸秆透水混凝土(10)衬砌的排水沟(9),排水沟(9)上端种植草本植物,排水沟出口处设置退水闸(3);所述多级河塘湿地系统,位于排水沟(9)尾端的、有水位差的多级河塘,通过上下级的水位差控制,保证水流逐级流动,上下级河塘之间设置秸秆透水混凝土生态渗滤堰(4),河塘深度2~3m,河塘水位差变化区间种植湿生植物,湿生植物面积小于水面面积的1/3;末级河塘处设置提水灌溉泵站(5),通过提水灌溉系统实现对农田排水的回灌利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原河网地区农田排水回灌利用及氮磷拦截去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排水暗管为波纹塑料吸水管,排水暗管管身均匀布有透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原河网地区农田排水回灌利用及氮磷拦截去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渗滤材料是指以沸石和麦秸秆重量比2:1组合的外包层,渗滤材料厚度为1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原河网地区农田排水回灌利用及氮磷拦截去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秸秆透水混凝土(10)用的作物秸秆是麦秸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原河网地区农田排水回灌利用及氮磷拦截去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草本植物是狗牙根或高羊茅,湿生植物是茭白或浮萍。6.权利要求1-5所述的平原河网地区农田排水回灌利用及氮磷拦截去除系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布置系统:在平原河网地区布置农田渗滤系统(1)、生态沟道渗滤系统(2)、多级河塘湿地系统和提水泵站(5);农田渗滤系统(1),是由排水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耀,于贤磊,杨夏威,窦超银,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