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洗车废水处理方法及其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43841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小型洗车场的洗车废水处理方法及其设备,整个处理过程包括用混凝剂进行沉淀、用吸油毡进行除油、用陶粒进行吸附、用陶瓷膜管或中空纤维膜进行分离和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应用于该方法的设备包括吸附罐、膜分离单元、消毒器、清水罐、集水池、加药罐、清水池、水泵等,系统处理出水可回用于洗车。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小型洗车场洗车废水的处理回用,出水水质稳定,可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洗车废水处理方法及其设备,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小型洗车场的废水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小型洗车场遍布全国,汽车的洗车废水基本都是一次性使用排放。不仅浪费水资源,洗车废水的任意排放也给农田、水系造成严重污染。为节约用水,保护环境,洗车废水的处理回用势在必行。上世纪90年代以来,常用的处理工艺主要针对洗车废水中主要含悬浮物、石油类和COD的特点,采用沉砂、隔油手段净化处理,处理后的水经调节、加压后再供给洗车(曾家群,张胜.洗车污水的治理与回用.环境保护,1990(8)11~13,20)。由于这种以物理分离方法为主的沉淀、隔油方法只能去除废水中的粗颗粒物质,而不能处理掉水中的胶体物质,所以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不高。在上述工艺的基础上,再加上混凝沉淀去除污染物,可使石油类,悬浮物、COD有一定下降,但投药量、污泥量大,经济上不合算;而且出水水质变化幅度大,水质不稳定。(冷静,梁虎仓,易佑庭.絮凝剂处理洗车污水中悬浮物.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2,21(4)256~258.)(杨德伟,新型洗车污水处理装置.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97201214,审定公告号2280091.)在大型的集中式水处理场,有采用大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的范例(徐伟,洗车场废水的处理与回用设计,.给水排水,1995(2)23~25)。但目前还未见用于小型洗车场的一体化废水处理回用设备及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小型洗车场洗车废水处理的方法及其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加药量大、占地面积大、出水水质不稳定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小型洗车场的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0.5~200mg/L的混凝剂进行沉淀;(2)用吸油毡进行除油;(3)用直径为0.4~2mm的陶粒进行吸附;(4)用膜进行分离;(5)用1~100片的片状消毒剂进行消毒,出水余氯浓度>2mg/L。其中所述的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聚硫氯化铁铝或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的膜为陶瓷膜管或中空纤维膜,所述的陶粒的堆积密度为0.6~0.9g/cm3,所述的消毒剂为次氯酸钙。所述的陶瓷膜管为50-200根,外径7-15mm、长度600-1100mm的陶瓷膜管,所述的中空纤维膜为10-50m2。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洗车废水处理方法的设备,该设备包括集水池、加药槽、进水泵、吸附罐、膜分离单元、清水罐、消毒器和清水池;其中所述的吸附罐、膜分离单元、清水罐、消毒器集成为一体,所述的集水池、清水池设在地面以下,所述的加药槽底部管道通向集水池,所述的吸附罐位于清水罐的下部,所述的膜分离单元位于清水罐的上部,所述的集水池和清水池分别通过进水阀和反冲阀与进水泵的吸水口连接,进水泵的出水口通过进水阀与吸附罐相连、通过反洗阀和回流阀与膜分离单元相连,吸附罐以进水管通过连接阀、连接阀与膜分离单元相连,膜分离单元中的膜一端通向清水罐,清水罐以出水管与消毒器连接,消毒器通过出水管通往清水池。吸附罐的外壳中,由下至上依次为吸油毡、孔板、装填于80目筛网中的轻质陶粒;膜分离组件由外壳、、放空管、压力计、以及陶瓷膜管(一端封闭、另一端封装于同一块孔板上并直接连通至清水罐)或中空纤维膜组成;消毒器由外壳、上下孔板、片状消毒剂组成。本专利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出水质量好、水质稳定、使用操作方便等优点。采用膜分离技术,将主要处理工艺集成后专利技术的一体化成套设备,加上辅助设施,形成的洗车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处理出水可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GJ25.1-89)。本设计适于小型洗车场,其设计处理水量为1-10m3/h,,采用的主要处理技术包括混凝沉淀、吸油毡除油、轻质陶粒过滤、膜分离、消毒等工艺。本项目的特点是采用了许多高新技术,如亲油疏水的吸油毡、轻质陶粒、陶瓷或中空纤维膜等,出水水质稳定、易于使用操作、便于维修。膜技术的使用使处理出水水质明显好于以往处理工艺、特别对浊度的去除效果显著,主体设备体积小,运输、管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图2为废水处理设备示意图。图中集水池1、加药槽2、格网3、进水阀4、进水泵5、进水阀6、吸附罐7、吸油毡8、连接阀9、连接阀10、膜分离单元11、放空阀12、压力表13、清水罐14、消毒器15、出水阀16、清水池17、高压洗车泵18、回流阀19、回流阀20、反洗阀21、反洗阀22、反洗阀23、回流管24、反冲洗管25、反冲洗管26、反冲洗管27、出水管28、出水管29、出水管30、进水管31、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 采用如下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1)用50mg/L的聚合氯化铝进行沉淀;(2)用吸油毡进行除油;(3)用直径为1.0mm、堆积密度为0.9g/cm3的陶粒进行吸附;(4)用100根,外径10mm、长度800mm的陶瓷膜管进行分离;(5)膜分离出水流过装填10片次氯酸钙的消毒器进行消毒。实施例2. 采用如下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1)用30mg/L聚硫氯化铁铝、1mg/L聚丙烯酰胺进行沉淀;(2)用吸油毡进行除油;(3)用直径为1.5mm、堆积密度为0.6g/cm3的陶粒进行吸附; (4)用25m2的中空纤维膜进行分离;(5)膜分离出水流过装填20片次氯酸钙的消毒器进行消毒。水质检测方法见表1,处理前后的水质见表2。表1检测方法及标准 表2水质测定结果 实施例3. 本专利技术所用的设备包括集水池1、加药槽2、进水泵5、吸附罐7、膜分离单元11、清水罐14、消毒器15和清水池17;其中吸附罐7、膜分离单元11、清水罐14、消毒器15集成为一体,集水池1、清水池17设在地面以下,加药槽2底部管道通向集水池1,吸附罐7位于清水罐14的下部,膜分离单元11位于清水罐14的上部,集水池1和清水池17分别通过进水阀4和反冲阀21与进水泵5的吸水口连接,进水泵5的出水口通过进水阀6与吸附罐(7)相连、通过反洗阀22和回流阀19与膜分离单元11相连,吸附罐7以进水管31通过连接阀9、连接阀10与膜分离单元11相连,膜分离单元11中的膜一端通向清水罐14,清水罐14以出水管28与消毒器15连接,消毒器15通过出水管29通往清水池17。实施例4. 废水处理方法及过程,包括正常处理过程和反处理过程。正常处理过程在正常处理时关闭反洗阀21、反洗阀22、反洗阀23;开启进水阀4、进水阀6、连接阀9、连接阀10、出水阀16、回流阀19、回流阀20。洗车废水通过格网3自流进入集水池1,同时由加药槽2加混凝剂。废水在集水池初步沉淀后,由进水水泵5提升废水通过进水阀4、进水阀6,镜进水管32进入吸附罐7,在吸附罐中首先通过吸油毡8除油、陶粒吸附,再通过连接阀9、连接阀10,经进水管31进入膜分离单元11,膜分离单元配有放空阀12和压力表13,保证操作的安全性;膜分离后的清水进入清水罐14,清水罐出水经出水管28进入消毒器15消毒后,经过出水阀16、由出水管29进入清水池17,清水池中的清水用高压洗车泵18回用于洗车。膜分离单元产生的浓缩液通过回流阀19、回流阀20,由回流管24回流进入集水池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车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0.5~200mg/L的混凝剂进行沉淀;(2)用吸油毡进行除油;(3)用直径为0.4~2mm的陶粒进行吸附;(4)用膜进行分离;(5)用1~ 100片的片状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出水余氯浓度>2mg/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旦立李燕陈季华徐大同彭民建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